|
公元733年,張九齡做丞相,孟浩然西游長安,寫了這首詩贈給張九齡,希望張引薦他當官。詩中以“舟楫”作比喻,并引用“羨魚情”的典故,暗示了其想當官的愿望,希望張九齡引薦。 杜甫也曾以洞庭湖為題材,寫了《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這首詩寫于768年,杜甫登上岳陽樓后,對著浩瀚的湖水,觸景生情,抒寫了自己身世的感慨,也表現(xiàn)的對時局的憂慮。詩人憂國憂民的的博大崇高的思想感情躍然紙上,感人至深。 這兩首詩都是名篇,把洞庭湖那種浩蕩的氣勢、雄偉的景象都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了。但孟浩然只抒寫的是個人的情感,只是想到當官無人推薦;而杜甫在詩中則抒發(fā)了個人的悲慘遭遇,表達了以國家安危為重的思想感情,對社會的批判有著積極的的意義;其詩的高度遠超出了孟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