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國內學校,家長所了解到的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和信息來源大部分是與班主任的溝通得來,那在加拿大的小學里有沒有班主任這個概念呢? ![]() 1. 國內小學一般有班主任,班主任教一門課程,剩下還有英語、數學、體育、音樂等各科老師,一個班級有很多老師進行授課。加拿大小學大部分是全科老師,很多不同的課程都是一個全科老師在教,個別的科目如法語會有另外一個老師授課。 ![]() 2. 每個老師有一個固定的教室,每年學生們會重新打亂再次分班,就是說每年學生都會跟不同的全科老師進行學習,也會跟不同的同學在一個班級里上課,這樣可以認識不同的同學,可以了解不同老師的教學風格,以后孩子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 ![]() 3. 每年分班學校是有基本原則的,比如不會把學生分到與自己家庭生活在一個小區(qū)的全科老師的教室里;不接受家長提出的挑選班級或老師的訴求;不會把幾個不乖的小朋友分到一個班級里。 ![]() 4. 每年新班級成立時會有家長會,是老師與家長相互了解的一個開始,家長會上老師會說自己的教學風格、班級要求、學生對家長的看法、家長對學校的期望等等。老師會給每個家長發(fā)一個類似日歷記事本的本子,老師、家長對于每天學生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寫上面。 ![]() 5.老師與家長處理記事本的溝通方式,還有郵件、電話等方式,如果有什么事要見老師,需要提前預約。 下一期北美楓哥說一說小留學生如何應對加拿大學校語言不通的問題,歡迎關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