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歲小孩健脾胃,18歲女孩散宮寒,28歲調氣血,38歲養(yǎng)容顏,48歲寧心神,58歲提神氣,68歲強筋骨,78歲延益壽。 三伏天,外界陽氣最盛,濕氣最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jié),此時做養(yǎng)生,排濕、排寒,扶正祛邪,行氣活血,延年益壽效果是平時3倍以上! 那三伏天為什么會有這么神奇的作用呢?老祖宗總結的“冬病夏治”很多人都聽說過,來看看冬病夏治的道理是怎么說的: 冬病就是在冬季易發(fā)作、常發(fā)作的疾病或不適感,多因內虛外寒導致。包括一些由于陽氣不足,正氣虧虛、虛寒型疼痛和一切免疫功能低下類疾病或者冬季易發(fā)作的疾病。冬病主要有肺類疾病、骨科疾病、脾胃類疾病等。 冬病夏治源于《黃帝內經》提出的“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如《內經》所述,人與自然界是統(tǒng)一的,人體的陽氣和自然界的陽氣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 公眾號:御痧閣,更多中醫(yī)妙法發(fā)表于此 冬病患者體質偏虛寒,再加上冬天環(huán)境寒冰一片,兩寒夾擊,便毫無解凍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癥,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是很困難的。 而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也是人體陽氣最為旺盛的時候。三伏時節(jié)人體經脈氣血運行充盈,毛孔張開。此時治療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以熱治寒,鼓舞陽氣,驅散體內寒氣,調整陰陽,從而達到減少冬季發(fā)病頻率或徹底根治疾病的效果。 所以,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黃金時間。 足三里(補氣血、健脾胃) 關元穴(補腎壯陽、溫通經絡、理氣和血、補虛益損,補一身之元氣) 神闕穴(溫通元陽、復蘇固脫、調和脾胃、益氣養(yǎng)血) 中脘穴(一切脾胃之疾無所不療) 抓住上面的這幾個穴位,艾灸、按摩、刮痧都可以,都是給身體補充“熱”的好方法,你記住了沒? |
|
|
來自: 吳翠平書館 > 《養(yǎng)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