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辨證】肝脾血瘀,水濕內(nèi)困。 【治法】疏肝理脾,行氣活血。 【方名】舒肝飲。 【組成】鱉甲16克,丹參13克,茯苓13克,白術(shù)10克,當(dāng)歸身10克,白芍10克,澤瀉10克,郁金9克,青皮6克,枳殼7克,木香5克,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李聰甫方 
(二)【辨證】肝氣虛,脾陽弱,氣血兩虧。 【治法】溫陽補(bǔ)氣養(yǎng)血。 【方名】補(bǔ)肝湯。 【組成】附子9克,白術(shù)9克,白芍9克,桂枝6克,炙甘草4.5克,青皮4.5克,陳皮4.5克,當(dāng)歸12克,雞血藤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柴國劍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