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暮云深 2019-07-15

元曲,或稱元雜劇,是盛行于元代的戲曲藝術(shù),為散曲和雜劇的合稱。相對于明傳奇(南曲),后世又將元曲稱為北曲。元曲與宋詞及唐詩、漢賦并稱。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廣義的曲泛指秦漢以來各種可入樂的樂曲,如漢大曲、唐宋大曲、民間小曲等。狹義的曲則多指宋朝以來的南曲和北曲。曲分為戲曲(或稱劇曲,包括雜劇、傳奇等)與散曲兩類,元明以來甚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稱。而曲同詞的體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數(shù)定格外可加襯字,較為自由,并多使用口語。音樂部分亦有宮調(diào)之分,元曲中最常用的有五宮四調(diào)。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目錄:

卷211[越調(diào)]寨兒令-鑒湖上尋梅

卷212[越調(diào)]天凈沙-江上

卷213[黃鐘]人月圓-開吳淞江遇雪

卷214[中呂]普天樂-暮春即事

卷215[雙調(diào)]折桂令-九日

卷216[雙調(diào)]折桂令-讀史有感

卷217[中呂]滿庭芳-春思

卷218[雙調(diào)]水仙子-歸興

卷219[商調(diào)]梧葉兒-有所思

卷220[雙調(diào)]殿前歡-春晚

卷221[雙調(diào)]殿前歡-客中

卷222[雙調(diào)]折桂令-西陵送別

卷223[越調(diào)]天凈沙-晚步

卷224[雙調(diào)]清江引-采石江上

卷225[中呂]紅繡鞋-秋望

卷226[雙調(diào)]湘妃怨-次韻金陵懷古

卷227[雙調(diào)]落梅風(fēng)-春晚

卷228 [中呂]紅繡鞋-雪

卷229 [南呂]閱金經(jīng)-春

卷230 [黃鐘]紅錦袍

卷231[黃鐘]人月圓-蘭亭

卷232[雙調(diào)]水仙子-夜雨

卷233[越調(diào)]天凈沙-秋江夜泊

卷234[雙調(diào)]沉醉東風(fēng)-春情

卷235[商調(diào)]梧葉兒-革步

卷236[中呂]陽春曲-皇亭晚泊

卷237[中呂]普天樂-西山夕照

卷238[雙調(diào)]蟾宮曲-春情

卷239[雙調(diào)]水仙子

卷240[雙調(diào)]清江引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越調(diào)]寨兒令-鑒湖上尋梅

張可久

賀監(jiān)宅,放翁齋。

梅花老夫親自栽。

路近蓬萊,地遠塵埃,清事惱幽懷。

雪模糊小樹莓苔,月朦朧近水樓臺。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猜,昨夜一枝開。

《寨兒令》以賀知章、陸游都曾在鑒湖之畔居住來自比。自栽梅、自尋梅、自賞梅、自己沽酒載詩,何等愜意!作者就是用這種方式來排斥污濁社會的侵染,全曲充滿詩情畫意,令你神往,使你忘卻各種煩惱與憂愁。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越調(diào)]天凈沙-江上

張可久

嗈嗈落雁平沙,依依孤鶩殘霞,隔水疏林幾家。

小舟如畫,漁歌唱入蘆花。

這是一首寫景之作。作者以凝煉的筆墨,勾畫出一幅暮秋江邊落日圖。前三句寫落雁、孤鶩、殘霞、人家等,純是自然景物;末句“小舟如畫,漁歌唱入蘆花”,錦上添花,一小舟、一漁歌,使畫面更覺生動,平添了一片從容閑適的情趣。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黃鐘]人月圓-開吳淞江遇雪

張可久

一冬不見梅花面,天意可憐人。

曉來如畫,殘枝綴粉,老樹生春。

山僧高臥,松爐細火,茅屋衡門。

凍河堤上,玉龍戰(zhàn)倒,百萬愁鱗。

《開吳淞江遇雪》曲作者以梅花喻雪花,因而雪景中便陡然充滿了春意,同時“山僧高臥,松爐細火,茅屋衡門”的高士生活,又為雪景增添了一分閑適情趣,流露出作者心中的喜悅之情。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中呂]普天樂-暮春即事

張可久

老梅邊,孤山下。

晴橋螮蝀,小舫琵琶。

春殘杜宇聲,香冷荼架。

淡抹濃妝山如畫,酒旗兒三兩人家。

斜陽落霞。

嬌云嫩水,剩柳殘花。

這首曲子描寫了暮春之狀態(tài)。表達出作者不得志的惆悵心理。頗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之意。詞語清麗自然,頗值一讀。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雙調(diào)]折桂令-九日

張可久

對青山強整烏紗。

歸雁橫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風(fēng)白發(fā),蝶愁來明日黃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shù)點寒鴉。

這首小令,既寫“重陽”的美好,更寫了游子的愁腸。此時正值秋高氣爽,同時萬物也開始蕭疏。大雁南歸,更易引發(fā)游子思鄉(xiāng)。秋野豐美多姿,而秋景卻最令游子淚下神傷,給人一種蒼桑的感覺。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雙調(diào)]折桂令-讀史有感

張可久

劍空彈月下高歌,說到知音,自古無多,白發(fā)蕭疏,

青燈寂寞,老子婆娑。

故紙上前賢坎坷,醉鄉(xiāng)中壯士磨跎。

富貴由他,謾想廉頗,誰效常何。

在這首小令中,作者借古人之酒杯,抒發(fā)了“知音”難覓的感慨。作者從戰(zhàn)國時彈鋏的馮歡談起,聯(lián)想到古代的許多前賢,他們盡管滿腹經(jīng)綸,躊躇滿志,卻總是道路坎坷。假如沒有常何,馬周焉能被唐太宗賞識?而趙國老將廉頗,雖然戰(zhàn)功赫赫,由于不遇明主,終被埋沒。作者讀歷史,有感于自身際遇,故而發(fā)出這樣的慨嘆。他空有濟世救民的雄心壯志,而不被起用,壯志難酬,因此至今只能過著“白發(fā)蕭疏,青燈寂寞”的生活。此曲也含有對封建專制社會進行批判的含意。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中呂]滿庭芳-春思

張可久

愁斟玉斝,塵生院宇,弦斷琵琶。

相思瘦的人來怕,夢繞天涯。

何處也雕鞍去馬?有心哉歸燕來家。

鮫綃帕,淚痕滿把,人似雨中花。

《春思》實際上寫的是相思之情。開頭三句創(chuàng)造一種氛圍,寫主人公情思慵懶,對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來。不知什么原因。第四句就明確回答:主人公患了嚴重的相思病,整天神思恍惚,游海角天涯,尋覓情人。接下去就要提到她的情人了。情人騎著駿馬離開,害相思病的女子不知情人去蹤,因此也就不知他何日歸來??吹搅荷想p雙紫燕歸來,人卻孤獨無依,更加傷心,不禁淚流滿面?!叭怂朴曛谢ā?,這一比喻既寫出了女子相思之苦,也刻畫出女子之美。兩者相融,也就成為一種凄美。此美最能惹人同情,使人感傷,別具一種攝人的藝術(shù)魅力。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雙調(diào)]水仙子-歸興

張可久

淡文章不到紫薇郎,小根腳難登白玉堂。

遠功名卻怕黃茅瘴。

老來也思故鄉(xiāng),想途中夢感魂傷。

云莽莽馮公嶺,浪淘淘揚子江,水遠天長。

此作系作者從官場中引退歸家時所作。頭兩句是說自己功名無望,既無才學(xué)又無靠山,因此仕途堪憂。初看似是自謙,實際上是發(fā)不平之聲。說自己因出身貧寒而“難登白玉堂”,發(fā)自內(nèi)心的控訴!下邊三句對歸鄉(xiāng)原因作進一步解說:本想隱居深山,又因那里瘴氣太重,自己年事已高就更加思鄉(xiāng),故鄉(xiāng)的山水魂牽夢繞。最后寫歸鄉(xiāng)途中所見:馮公嶺,揚子江,正是日夜“夢感魂傷”的故鄉(xiāng)!結(jié)尾表達了作者熱愛故鄉(xiāng)的無限深情。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商調(diào)]梧葉兒-有所思

張可久

人何處,草自春。

弦索已生塵,柳線縈離思。

荷衣拭淚痕,梅屋鎖吟魂。

目斷吳山暮云。

該曲是懷人之作。青草經(jīng)春又生,而美人卻不知何方,當年她彈弄的弦索已積滿灰塵。接下來三句,作者賦予春日柳絲、夏日荷葉、冬日梅花以人的感情,以此來表達雖然季節(jié)變更、景物有變化但思念卻沒有停止的心理。結(jié)句云山隔斷,更見此恨綿綿,情意深長。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雙調(diào)]殿前歡-春晚

張可久

怨春遲,夜來風(fēng)雨妒芳菲。

西湖云錦吳山翠,正好傳杯。

蘭舟畫槳催。

柳外鶯聲碎,花底佳人醉。

攜將酒去,載得詩歸。

這首小曲描寫西湖春天晚景,寫得優(yōu)美雋永,極富情味。最后一句,對仗工整自然,十分暢達。潛詞造句,匠心獨運,故廣為傳誦。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雙調(diào)]殿前歡-客中

張可久

望長安,前程渺渺鬢斑斑。

南來北往隨征雁,行路艱難。

青泥小劍關(guān),紅葉湓江岸,白草連云棧。

功名半紙,風(fēng)雪千山。

此曲表現(xiàn)了作者對仕途功名的厭倦和否定。開頭兩句,前程渺渺和鬢發(fā)斑斑,直貫全篇,已充分顯示出作者的哀愁與失望。由此生發(fā),筆隨意轉(zhuǎn),接連使用了“青泥小劍關(guān),紅葉湓江岸,白草連云?!边@樣三個對仗工整的短句,形成鼎足式的對語;用人們所熟知的天險,作形象具體的比喻,可見多年來南北漂泊之苦,說明人生旅途中艱險。最后以“功名半紙、風(fēng)雪千山”的深沉慨嘆作結(jié),尤覺悲憤之至。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雙調(diào)]折桂令-西陵送別

張可久

畫船兒載不起離愁,人到西陵,恨滿東州。

懶上歸鞍,慵開淚眼,怕倚層樓。

春去春來,管送別依依岸柳。

潮生潮落,會忘機泛泛沙鷗。

煙水悠悠,有句相酬,無計相留。

這是一首送友的名作。首先點明在西陵送別友人。寫離愁之重,襯托出友情之深。二、三兩句寫出送別之地及友人的目的地。強化離情之苦,友誼之深。四、五、六句為第二層,寫送別友人后的情景。別后淚眼難睜?;丶液蟛桓乙袠翘魍5谄呔涞降谑?,寫出與友別離后的寂寞凄清。春去春來,西陵渡頭依然楊柳依依,潮漲潮落,日更一日,但友人蹤影難覓,何堪傷悲!最后三句,悱惻纏綿,情悠意長。雖有深情的詩句,但牽不住離舟。余音裊裊,如水長流。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越調(diào)]天凈沙-晚步

張可久

吟詩人老天涯,閉門春在誰家。

破帽深衣瘦馬。

晚來堪畫,小橋風(fēng)雪梅花。

這首小令寫作者傍晚散步的所見所感。以簡潔的語言描寫早春時節(jié),離家的游子仍然在外飄零,春天好像和他無緣,因此問“春在誰家”,說明其內(nèi)心孤苦,這正和其外表裝束互為表里地道出羈旅之苦。但此時小橋邊一朵雪中梅花映入眼簾,給他帶來了安慰。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雙調(diào)]清江引-采石江上

張可久

江空月明人起早,渺渺蘭舟棹。

風(fēng)清白鷺洲,花落紅雨島。

一聲杜鵑春事了。

這支小令,用寥寥數(shù)筆,勾勒如畫美景:廣漠的天空中一輪明月朗照,遼闊的江面上一只早行的小舟漸漸遠去。白鷺洲上風(fēng)吹過,島上的花也落英無聲,只有一聲杜鵑打破了破曉的沉寂。風(fēng)、花可使島、洲增色,鳥聲送春更堪流連。曲子小巧簡練,但所繪美景卻美不勝收。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中呂]紅繡鞋-秋望

張可久

一兩字天邊白雁,百千重樓外青山。

別君容易寄書難。

柳依依花可可,云淡淡月彎彎。

長安迷望眼。

《秋望》主體是誰?似是一位閨中少婦。她在盼望進京求取功名的丈夫早日歸鄉(xiāng)?!傲酪阑煽桑频聫潖潯笨质桥砸暯?。此曲寫景措詞造句工整而自然,妙語天成。意境深遠,獨具一種魅力。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雙調(diào)]湘妃怨-次韻金陵懷古

張可久

朝朝瓊樹后庭花,步步金蓮潘麗華,龍蟠虎踞山如畫。

傷心詩句多,危城落日寒鴉。

鳳不至空臺上,燕飛來百姓家,恨滿天涯。

這首曲子抒寫南宋亡國之恨,借歷史故事寄托今日之哀思。作者寫了陳后主、南齊東昏侯的荒淫無恥,強調(diào)盡管金陵是“鐘皇龍蟠,石城虎踞”險要之地,也保不住統(tǒng)治者的衰亡?;实鄣膶m闕和貴族的府第,如今都是尋常百姓的茅舍。這就是歷史提供的借鑒。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雙調(diào)]落梅風(fēng)-春晚

張可久

尋花徑,夢草池,乳鶯啼牡丹開未?

荒涼故園春事已,謝東風(fēng)補紅添翠。

這又是一首寫春日晚景的詩章。既有實寫的目前殘春之景,又有想象之景;既有荒園的凄涼,又有東風(fēng)的和暖,情感一起一伏,顯得曲子詩味雋永。寫景抒情,均極佳妙;鍛詞鑄句,頗具匠心,但又不見斧鑿,可謂妙語天成。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中呂]紅繡鞋-雪

徐再思

白鷺交飛溪腳,玉龍橫臥山腰。

滿乾坤無處不瓊瑤。

因風(fēng)吹柳絮,和月點梅梢。

想孤山鶴睡了。

作者用“白鷺”、“玉龍”、“瓊瑤”、“柳絮”、“梅梢”等,一系列獨具神韻的意象的詞語來形容雪的世界。白鷺交飛,風(fēng)吹柳絮,形容雪花飛落之情態(tài);月點梅梢,比喻雪花飄墜之風(fēng)姿;玉龍橫臥,孤山鶴睡,喻雪滿大地,靜寂無聲;“滿乾坤無處不瓊瑤”更見其降雪之廣大。使得這一世界詩意化、情感化,賦予了無限的生機與靈氣,真是琳瑯滿目,妙筆生花。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南呂]閱金經(jīng)-春

徐再思

紫燕尋舊壘,翠鴛棲暖沙。

一處處綠楊堪系馬。

他,問前春沽酒家。

秋千下,粉墻邊紅杏花。

這是一首吟詠春天的曲子。寫得明快簡潔,氣象、形影連成一片,組成了一幅無比和諧,詩意盎然的春景圖。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黃鐘]紅錦袍

徐再思

那老子覷功名如夢蝶。

五斗米腰懶折,百里侯心便舍。

十年事可嗟,九日酒須賒。

種著三徑黃花,載著五株楊柳,望東籬歸去也。

《紅錦袍》是一組重頭曲,分詠嚴光、范蠡、張良、陶淵明。該曲詠陶潛,歌吟陶淵明蔑視功名富貴、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高風(fēng)亮節(jié)。全曲流露蕭灑自如之態(tài),正契合著陶潛的性格。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黃鐘]人月圓-蘭亭

徐再思

茂林修竹風(fēng)流地,重到古山陰。

壯懷感慨,醉眸俯仰,世事浮沉。

惠風(fēng)歸燕,團沙宿鷺,芳樹幽禽。

山山水水,詩詩酒酒,古古今今。

到了蘭亭,作者一定會想起王羲之,想起魏晉的風(fēng)流名士,一定會喝一壇米酒,然后醉了,醉了之后就壯懷感慨。山水依舊,只是世事浮沉,人物已非。如果僅只停留于此,作者的這首懷古之作也不過重寫前人而已。此曲之能走出古人陰影,全賴最后一筆振起:雖然逝者已矣,風(fēng)流不再,但是詩酒文章卻如同此山此水一樣長留世間,千古流傳。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雙調(diào)]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

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孤館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漂泊在外的游子,雨夜棲宿在旅館,其心境該是何等凄涼。歸家的好夢似是被風(fēng)雨聲驚醒,于是便再也睡不著,萬千思緒都到心頭。開頭兩句疊用數(shù)量詞,如聞雨聲嘀嗒,讀來既抑揚頓挫,又把整個氣氛渲染得十分濃厚,以下的一切都是在雨聲中展開的。本篇題為“夜雨”,實則寫羈旅之愁苦。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越調(diào)]天凈沙-秋江夜泊

徐再思

斜陽萬點昏鴉,西風(fēng)兩岸蘆花。

船系潯陽酒家。

多晴司馬,青衫夢里琵琶。

這首小曲也是情景交融之作,旅舟停泊于潯陽江邊的酒家,僅此一點就極具詩情和畫意。此小曲可謂《琵琶行》的另一種形式的再現(xiàn)。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雙調(diào)]沉醉東風(fēng)-春情

徐再思

一自多才間闊,幾時盼得成合?

今日個猛見他,門前過。

得喚著怕人瞧科。

我這里高唱當時水調(diào)歌。

要識得聲音是我。

“幾時”兩字見得思念之殷切。今日猛見那個小伙,內(nèi)心之激動自不必說。想奔出去喊住他,又怕別人看見,這時候該有多急!幸好女孩急中生智,高聲唱起舊日的情歌,她想、憑著熟悉的聲音,情人一定會回過頭來找她。結(jié)果到底如何?留給讀者去想象。全曲僅用白描,將少女微妙的內(nèi)心活動刻畫得入木三分;語言素樸清新,極富民歌氣息。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商調(diào)]梧葉兒-革步

徐再思

山色投西去,羈情望北游,湍水向東流。

雞犬三家店,陂塘五月秋,風(fēng)雨一帆舟。

聚車馬關(guān)津渡口。

此曲亦寫羈旅之景,抒羈旅之情。在易感的詩人眼中,山色、羈旅之情、東流水,以及雞犬、陂塘、風(fēng)雨天,都同他一樣,有情有味,心事重重。即景抒情,情景交融。語言質(zhì)樸清新,對仗工整自然。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中呂]陽春曲-皇亭晚泊

徐再思

水深水淺東西澗,云去云來遠近山。

秋風(fēng)征棹釣魚灘。

煙樹晚,茅舍兩三間。

作者在畫面的攝取上,無疑是以“秋風(fēng)征棹釣魚灘”一句為視覺的中心點或出發(fā)點的,于是便有俯視、仰視、平視等多角度所得的景象了。秋風(fēng)、征棹、釣魚灘三個意象的共存并發(fā),很容易把我們引入歸隱的主題上來。此曲剛一看時似乎描摹山水,其實寄寓人生旅程無限艱苦之意。對仗工整自然,寫景如畫,意境深遠,耐人尋味。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中呂]普天樂-西山夕照

徐再思

晚云收,夕陽掛。

一川楓葉,兩岸蘆花。

鷗鷺棲,牛羊下。

萬頃波光天圖畫,水晶宮冷浸紅霞。

凝煙暮景,轉(zhuǎn)暉老樹,背影昏鴉。

這首小令宛如一幅恬淡的風(fēng)情畫,寫得空靈平淡,仿佛不帶任何主觀色彩。縱觀全曲,既注意大筆寫意又側(cè)重細部描繪,力求神貌兼?zhèn)洌簧蔬\用大膽、強烈、自如,奪人眼目;雖不著感情色彩卻使人悟出熱烈與向往之情,賦予客觀景物以新意,在“老樹”、“烏鴉”中咀嚼出美的意象和感受,而不再是馬致遠筆下的孤寂、遲暮的象征了。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雙調(diào)]蟾宮曲-春情

徐再思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飛絮,氣若游絲。

空一縷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證候來時,正是何時?燈半昏時,月半明時。

一位情竇初開的少女形象,被作者的生花妙筆勾畫得栩栩如生?!吧硭聘≡啤保f明女孩因思念情人而變得恍恍惚惚,身不由己;“心如飛絮”,是說她心神不定,老是胡思亂想;“氣苦游絲”,可見她被相思之情害得身體極度虛弱,幾乎氣息奄奄。這位癡情女孩的魂靈兒早就飛走了,她甚至已感覺不到自己身體的存在,就好像只剩下一縷余香,日夜期盼著心愛的人兒歸來。最難捱的還是夜深人靜時,那種痛苦恐怕不是過來人是無法體味的。此篇連用疊韻,而又婉轉(zhuǎn)流美,兼之妙語連珠,堪稱寫情神品。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雙調(diào)]水仙子

徐再思

雪晴天地一冰壺,竟往西湖探老逋。

騎驢踏雪溪橋路。

笑王維作畫圖。

揀梅花多處提壺。

對酒看花笑,無錢當劍沽,醉倒在西湖。

湖山雪霽,皎潔晶瑩,猶如玲瓏剔透之冰壺,在此清寒之境探尋梅花,可謂清雅之至。而探梅目的,又在尋求林逋詩意和王維畫境的同時,流露出作者追攀古人高遠超脫的風(fēng)雅?!皩啤比?,復(fù)以不負好景的豪興,抒寫了與唐代詩人李白“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相似的情懷,表現(xiàn)出鮮明的個性特點。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元曲名篇賞析(211—240卷)  竹籬邊沽酒去,驢背上載詩來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