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暮云深 2019-07-15

元曲,或稱元雜劇,是盛行于元代的戲曲藝術(shù),為散曲和雜劇的合稱。相對于明傳奇(南曲),后世又將元曲稱為北曲。元曲與宋詞及唐詩、漢賦并稱。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廣義的曲泛指秦漢以來各種可入樂的樂曲,如漢大曲、唐宋大曲、民間小曲等。狹義的曲則多指宋朝以來的南曲和北曲。曲分為戲曲(或稱劇曲,包括雜劇、傳奇等)與散曲兩類,元明以來甚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稱。而曲同詞的體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數(shù)定格外可加襯字,較為自由,并多使用口語。音樂部分亦有宮調(diào)之分,元曲中最常用的有五宮四調(diào)。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目錄:

卷301[越調(diào)]寨兒令-聽箏

卷302[正宮]小梁州-九日渡江

卷303[雙調(diào)]天香引-留別友人

卷304[越調(diào)]天凈沙-閑居雜興

卷305[越調(diào)]柳營曲-春思

卷306[南呂]干荷葉

卷307[正宮]叨叨令

卷308[中呂]喜春來

卷309[正宮]塞鴻秋

卷310[正宮]醉太平-嘆子弟

卷311[仙呂]寄生草

卷312[大石調(diào)]初生月兒

卷313[中呂]朝天子-志感

卷314[越調(diào)]天凈沙

卷315[正宮]塞鴻秋-山行警

卷316[正宮]醉太平-譏貪小利者

卷317[中呂]喜春來

卷318[中呂]喜春來-四節(jié)

卷319 [雙調(diào)]壽陽曲-答盧疏齋

卷320 [雙調(diào)]清江引

卷321 [中呂]紅繡鞋·歡情

卷322[雙調(diào)]殿前歡

卷323[正宮]小梁州·秋

卷324[雙調(diào)]折桂令·送春

卷325[雙調(diào)]清江引·詠梅

卷326[雙調(diào)]清江引·詠梅

卷327[雙調(diào)]清江引·惜別

卷328[雙調(diào)]清江引·立春

卷329[正宮]塞鴻秋·代人作

卷330[正宮]醉太平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越調(diào)]寨兒令-聽箏

湯式

酒乍醒,月初明,誰家小樓調(diào)玉箏?

指撥輕清,音律和平,一字字訴衷情。

恰流鶯花底叮嚀,又孤鴻云外悲鳴。

滴碎金砌雨,敲碎玉壺冰。

聽,盡是斷腸聲!

這是一篇聽箏樂后的評論。開篇三句,點明作者是在酒后微醉的黃昏時分,傾聽鄰近小樓上有人彈箏。接下去是對演奏者藝術(shù)技巧的賞析評判。首先是審視音樂演奏本體:音律和諧,指法嫻熟。其次,用物象比喻來形容箏曲之美:如黃鶯細語,像大雁悲鳴;如驟雨滴落臺階,冰塊被敲碎。再次則是箏曲能彈出世間最真摯的感情。因此,彈箏才能達到了藝術(shù)美的極致。“聽,盡是斷腸聲”則說所彈之情,全是無盡哀怨之情,將箏曲的思想內(nèi)容具體化。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正宮]小梁州-九日渡江

湯式

秋風江上棹孤舟,煙水悠悠,傷心無句賦登樓。

山容瘦,老樹替人愁。(幺)

樽前醉把茱萸嗅,問相知幾個白頭。

樂可酬,人非舊。

黃花時候,難比舊風流。

這是一篇借景抒情之作,前面寫景,后面抒情,前面最后一句“老樹替人愁”是過渡句,是情景交融之句。從曲中所述看,可能是作者晚期作品,抒發(fā)年華易逝之哀情,但在人生感慨中,也隱含著對世事變遷的慨嘆。

[雙調(diào)]天香引-留別友人

湯式

乍相逢同是云萍,未盡平生,先訴飄零。

淮甸迷渺渺離愁,淮水流滔滔離恨,淮山遠點點離情。

玉薤杯拼今朝酩酊,錦囊詞將后會叮嚀。

魚也難憑,雁也難憑,多在錢塘,少在金陵。

此曲是送友贈別之作。白居易詩云:“相逢何必曾相識,同是天涯淪落人?!眱蓚€萍水相逢的人,能傾蓋如故,為的是同樣的天涯淪落,同樣的書生意氣。這樣的結(jié)交,反而能使兩顆靈魂更加靠近,互相溫暖。然而邂逅相遇,卻匆匆又要分手,顧不上暢敘生平。談不完的話題是動蕩漂零,宛若山河都滿含離愁。書信難達,也只好盼望后會有期。描述真實,情感真摯,感人肺腑。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越調(diào)]天凈沙-閑居雜興

湯式

近山近水人家,帶煙帶雨桑麻,當役當差縣衙。

一犁兩耙,自耕自種生涯。

首先,曲子寫出了對田園生活的向往。此作特別鮮明地提出了“一犁兩耙,自耕自種生涯”的思想,這卻是難能可貴的。其次,它還提到了“當役當差縣衙”。就是說,在躬耕田園的時候,還要聽從當時政府的差遣,盡某些社會義務(wù)。以上兩個方面,使得此作的思想內(nèi)容矛盾而又統(tǒng)一。

[越調(diào)]柳營曲-春思

湯式

鴉髻松,鳳釵橫。

碧窗夢回春晝永。

離緒蒙茸,倦眼朦朧,清淚滴香容。

恨東君多雨多風,盼王孫無影無蹤。

柳添新樣綠,花減舊時紅。

盡在不言中。

此曲寫閨怨,表達出女子傷悲之態(tài),“恨東君多雨多風,盼王孫無影無蹤”更是吐盡其心中幽怨。寫得情景交融,形神相依,離情別恨盡在眼前。通過女子之態(tài),女子之心,女子對于周圍世界的感受等方方面面予以表現(xiàn),言約而意豐。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南呂]干荷葉

無名氏

南高峰,北高峰,慘淡煙霞洞。

宋高宗,一場空,吳山依舊酒旗風,兩度江南夢。

這是一支詠史小曲。開篇“南高峰,北高峰,慘淡煙霞洞”句用托物起興的手法,說明在杭州的南宋小朝廷已經(jīng)日薄西山。下句“宋高宗,一場空”說明其偏安于杭州建朝的美夢最終破滅。曲子譏諷了偏安江南的南宋政權(quán),鋒茫畢現(xiàn)直指南宋皇帝宋高宗;同時也抒發(fā)了對歷史興亡的無限感嘆。

[正宮]叨叨令

無名氏

黃塵萬古長安路,折碑三尺邙山墓,西風一葉烏江渡,夕陽十里邯鄲樹。

老了人也么哥,老了人也么哥,英雄盡是傷心處。

這是一首感嘆人生的懷古曲。開頭四句為連璧對,先后列出“長安路”、“邙山墓”、“烏江渡”、“邯鄲樹”四種意象,分別冠以“黃塵”、“折碑”、“西風”、“夕陽”等修飾短語,使這四種意象蒙上了一層蕭條、冷落的色彩。往日那些奔波功名的士子、不可一世的權(quán)貴以及叱咤風云的英雄,如今都化為煙塵,空留下令人感傷的遺跡!有限的生命與無限的時空之間的矛盾,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事實。由此引出作者深沉的慨嘆:“英雄盡是傷心處!”辭氣豪逸,感慨萬千,發(fā)人深省。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中呂]喜春來

無名氏

窄裁衫裉安排瘦,淡掃蛾眉準備愁。

思君一度一登樓,凝望久,雁過楚天秋。

此曲寫閨情閨怨?!鞍才攀荨薄ⅰ皽蕚涑睢?,極寫主人公既怕離愁又不得不準備咀嚼離愁的復(fù)雜心態(tài),用語新奇,使人耳目一新?!八季欢纫坏菢恰?,則直白急切,寫思念之深之切,亦生動洗練。

[正宮]塞鴻秋

無名氏

愛他時似愛初生月,喜他時似喜看梅梢月。

想他時道幾首西江月,盼他時似盼辰鉤月。

當初意兒別,今日相拋撇,要相逢似水底撈明月。

此是首詠情曲,立意新穎、風格詼諧。奇絕妙絕的比喻使作品機趣橫生,而全曲盡量以“月”押韻,富于變化而又不覺勉強。這更使得此曲生動有加。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正宮]醉太平-嘆子弟

無名氏

尋葫蘆鋸瓢,拾磚瓦攢窯,暖堂院翻做乞兒學,做一個蓮花落訓(xùn)道。

戴一頂十花九裂遮塵帽,穿一領(lǐng)千補百衲藏形襖,系一條七斷八續(xù)勒身絳。

這的是子弟每下梢。

這首散曲生動地刻畫了紈绔子弟淪落乞討時的乞丐形象:有聲有色,有悔恨之情,有冷靜思考。淪為乞丐,意味著喪盡家產(chǎn),喪盡生活的本領(lǐng),是人生的悲劇。這在乞丐本身,無可奈何、悔恨莫及;而旁觀者卻可以有同情、憐憫、感嘆,也可以從中引出教訓(xùn)。作者以“嘆子弟”為題,在字里行間流露了這種感情。全篇感嘆膏粱子弟的可悲下場。在作者看來,驕奢淫逸的生活養(yǎng)成了他們好逸惡勞、百無一用的公子哥習氣,他們的才能、青春、理想和進取心,在這種紙醉金迷的繁華生活中消磨已盡,等待他們的將是家業(yè)破敗,自身淪為沿街托缽的乞丐這樣的下場。慨嘆之中,自存一種警世的關(guān)懷心腸。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仙呂]寄生草

無名氏

花影兒來來往往紗窗外,光皎潔明明朗朗月正斜。

金爐中氤氤氳氳香燼煙消滅,銀臺上昏昏慘慘忽地燈花謝。

冷清清孤孤另另怎生捱今夜?

小梅香俄俄延延待把角門關(guān)。

不剌,謊敲才更深夜靜須有個來時節(jié)。

此曲寫女子先生情人赴約時焦灼、喜悅、猶疑、患得患失的心情。宋人趙師秀詩曰:“有約不來夜過半,閑敲棋子落燈花?!边@份閑雅,深處情網(wǎng)中的女子是不會有的。小梅香(丫環(huán))十分理解小姐的心境,一直拖延著關(guān)門閉戶的時刻,女子對情人的信任支撐起漫漫長夜的期待與相思,支撐起所有愛情中痛苦和幸福的意義。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大石調(diào)]初生月兒

無名氏

初生月兒一半彎,那一半團圓直恁難。

雕鞍去后何日還?

捱更闌,淹淚眼,虛檐外憑損闌干。

這支小曲寫思人念遠。主人公可能是位滿腹幽怨的女性。用夸張的手法給信口雌黃的騙子畫了一幅漫畫,與前面無名氏《醉太平-譏貪小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此曲語言淺近,有如口語。修辭的運用均貼切生動,具有民歌風韻。曲牌名取開頭前四字,可能是此無名氏自創(chuàng)的新調(diào)。

[中呂]朝天子-志感

無名氏

不讀書有權(quán),不識字有錢,不曉事倒有人夸薦。老天只恁忒心偏,賢和愚無分辨。折挫英雄,消磨良善,越聰明越運蹇。志高如魯連,德過如閔騫,依本分只落的人輕賤。

不讀書最高,不識字最好,不曉事倒有人奈俏。老天不肯辨清濁,好和歹沒條道。善的人欺,貧的人笑,讀書人都累倒。立身則小學,修身則大學,智和能都不及鴨青鈔。

這兩首曲子題為志感,實是元代知識分子對黑暗社會的強烈怨刺。第一首,鋒芒直指元代政治制度?!安蛔x書有權(quán),不識字有錢,不曉事的倒有人夸薦”為全文主旨。第二首,抨擊元代社會道德淪喪的現(xiàn)實?!安蛔x書最高,不識字最好,不曉事倒有人夸俏?!狈涤^全篇所寫,兩種人,兩種命運,形成了鮮明、尖銳的對照。讀這樣的作品,不可能不引起讀者的反思。諷刺的依據(jù)是正義感。作者對不讀書有權(quán)、不讀書最高、依本分只落的人輕賤、智和能不及鴨青鈔的丑惡現(xiàn)實,實抱有無比的輕蔑,暗含莫大的嘲弄。這是直面黑暗的真正諷刺。作者的態(tài)度,不是遁世,而是憤世。他的精神所本,仍是當時已被踐踏了的文化傳統(tǒng)。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如果沒有這一種基于自己信仰的正義感,也就不會產(chǎn)生震動人心的藝術(shù)作品。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越調(diào)]天凈沙

無名氏

平沙細草斑斑,曲溪流水潺潺,塞上清秋早寒。

一聲新雁,黃云紅葉青山。

這支曲子吟詠塞外秋景,語言質(zhì)樸,格調(diào)清新,色彩艷麗,無一般詠秋之作之感傷,別具一格,堪稱佳作。

[正宮]塞鴻秋-山行警

無名氏

東邊路西邊路南邊路,五里鋪七里鋪十里鋪。

行一步盼一步懶一步,霎時間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

斜陽滿地鋪,回首生煙霧,兀的不山無數(shù)水無數(shù)情無數(shù)。

抒情主人公不畏“道路阻且長”而“行行復(fù)行行”,當是出于不得已。是迫于生計而離家宦游,抑或是探訪親友、奔走生意?我們自是不便妄斷,然而,“行一步盼一步懶一步”,不正透露了他身不由已、勢在必“行”與回“盼”再三、意“懶”步遲的自身矛盾么?心理負重如此,在“夕陽西下”之際,焉得不有“斷腸人在天涯”的蒼涼感受?那么,此時的驀然“回首”所看到的“山無數(shù)水無數(shù)”,自然都是“情無數(shù)”的具體化了;這雜多“情”味中包含了他對人生意義的思索與“警”悟。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正宮]醉太平-譏貪小利者

無名氏

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

鵪鶉嗉里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nèi)刳脂油。

虧老先生下手!

這是一首運用高度夸張手法、表達強烈諷刺意義的小令精品。起首三句,在三個分述和一個總括中,無一字言“貪”,而貪者形象自然躍然紙上。五六七句用三個逐步深入的意象,繼續(xù)挖掘貪者之心:對一切可以撈一把的事物,從不輕易放過。鵪鶉吞到嗉里的豌豆,他要掏出;鷺鷥細長腿上,他要劈下精肉;蚊子小肚內(nèi),他要刮出脂油。這一系列藝術(shù)的夸張和形象的比喻,鮮明地突出了“貪小利者”的本質(zhì)。結(jié)句精警,抨擊有力。所謂“老先生”者,實指元代的各級官吏。全曲寓莊于諧,嬉笑怒罵,皆成妙文,體現(xiàn)出元曲爽朗、幽默、風趣的特色。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中呂]喜春來

無名氏

筆頭風月時時過,眼底兒曹漸漸多。

有人問我事如何?人海闊,無日不風波。

孟子云:“無恒產(chǎn)者有恒心,唯士為能。”文人是社會的良心所在。境況艱厄而又心存高遠,自命清高而又擺不脫惡風濁氣的困擾,于是便鑄就了憤世嫉俗、郁勃不平的文化心態(tài)。封建時代的進步文化人概莫能外,而尤以元人的雙重煎熬(民族的和社會的)為甚。這支小令,寫的是一介書生(或小有功名的儒士)對人事紛紜、世道艱危的焦慮與悲患,平靜中見激越,是那一代文化人的心態(tài)凝縮。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中呂]喜春來-四節(jié)

無名氏

有如楊柳風前瘦,恰似桃花鏡里羞。

嫩紅嬌綠已溫柔。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這是一支抒寫愛情的小令。抒情主人公也許是一位思念遠人的閨中少婦,也許是一位懷想情人的窈窕淑女,但不管是何身份,有兩點是可以肯定的:一是芳齡堪羨,粉面羞花;二是意篤神迷,用情專一。桃紅柳綠的無邊春色攪動起她紛擾的情思,不由對鏡自傷,當此之時,也許有一縷淡淡愁緒縈繞芳胸;然而,她絕無對意中人的嗔怪與怒恨,而是貞靜自守,悄然地向遠方的“他”寄送著款款心曲:“從別后,雖瘦也風流”。正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那純凈的柔情、堅執(zhí)的蜜意,同那充滿信心的期盼,寫出了這位幽人的靜謐、純美而又豐厚、瑰麗的精神世界!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雙調(diào)]壽陽曲-答盧疏齋

珠簾秀

山無數(shù),煙萬縷。

憔悴煞玉堂人物。

倚篷窗一身兒活受苦,恨不得隨大江東去。

在曲中作者一方面對盧摯的臨行贈曲表示感謝,另一方面傾吐了自己做歌女的悲憤。無數(shù)青山阻隔了送行之路,萬縷煙靄勾起情絲。作者移情入景,先濃重地渲染了離別的悲涼氣氛。接著作者以描述對方的面容憔悴,表達了雙方的難舍難分,轉(zhuǎn)而一句“一身兒活受苦”,直抒胸臆,將自己做歌女的飄泊生活之苦和盤托出,最后以“恨不得隨大江東去”,含蓄地表明自己此時的痛不欲生以及日后的永久思念。整個小令將離別時強烈的情感起伏,表現(xiàn)得一波三折,真切感人。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雙調(diào)]清江引

貫云石

競功名有如車下坡,驚險誰參破?

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殘禍,爭如我避風波走在安樂窩。

此曲系作者辭官后寫的。他辭官是因為看透了“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殘禍”的官場險惡。當時一個處于高等民族地位的官員,尚總感到這種朝不保夕的危險,于此可見元朝上層統(tǒng)治集團之間也存在著激烈的矛盾與傾軋。因此,避開是非之地,找一個桃花源式的生活之處成為作者遠禍保身的理想。這支曲子深刻反映了當時為官者的這種心態(tài)。

[中呂]紅繡鞋·歡情

貫云石

挨著、靠著云窗同坐,偎著、抱著月枕雙歌,聽著、數(shù)著、愁著、怕著早四更過。

四更過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

天哪,更閏一更兒妨甚么!

此曲的抒情主人公乃是一位年輕女子。開篇一連疊用八個“著”字,生動別致,真實地表達了戀人難得相會、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急切心情。他們對不容易到來的相聚極為珍惜。所以才有諸多的熱烈動作,而且又有聽、數(shù)、愁、怕時間飛逝的心理狀態(tài)?!八母^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情未足”的重復(fù),更加重了戀人們的急切與恐懼。五更將至,這位女子竟然發(fā)出了:“天那,更閏一更兒妨甚么!”的呼喊,完全為癡情中人之語。如此歌贊男女歡愛,尤其是女性的熱烈與大膽,在元曲中不是多見的。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雙調(diào)]殿前歡

貫云石

楚懷王,忠臣跳入汩羅江。

《離騷》讀罷空惆悵,日月同光。

傷心來笑一場,笑你個三閭強。

為甚不身心放?

滄浪污你,你污滄浪。

作者棄官歸隱的朝野皆熟的經(jīng)歷使他看問題也比較客觀公正,把屈原的做人與作文分開來加以評價。在這首曲子中,作者憑吊楚三閭大夫屈原,稱其名著《離騷》可與日月同光。但作者又批評他不必跳水,“滄浪污你,你污滄浪”,對他死亡的評價和歷代文人的態(tài)度相比有著高明之處。表現(xiàn)了他比屈原更為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正宮]小梁州·秋

貫云石

芙蓉映水菊花黃,滿目秋光。

枯荷葉底鷺鷥藏。

金風蕩,飄動桂枝香。(幺)

雷峰塔畔登高望,見錢塘一派長江。

湖水清,江潮漾。

天邊斜月,新雁兩三行。

此曲為貫云石晚年隱居杭州時所作。他對風光秀麗的杭州懷有深厚感情。該曲極盡西湖秋色之美。其所描繪的乃是一個略顯善意的清爽、沉靜的境界。其深層則是其淡泊名利、飄然出世的思想。在作者筆下,我們看到:西湖亭亭玉立的芙蓉,靜靜地覓食的白鷺。菊花怒放,滿目秋光,金風習習,桂香送爽。登高遠望又見錢塘波涌,一派長江大河氣象。湖水清澈,江潮滾動,天邊已掛斜月,兩三行新雁掠過天空。此曲所擇取的景物和意象,都極富秋之神韻,作者又能將自己的情感融于其中,使得情景合一,加大了情的深度與景的厚度。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雙調(diào)]折桂令·送春

貫云石

問東君何處天涯?

落日啼鵑,流水桃花。

淡淡遙山,萋萋芳草,隱隱殘霞。

隨柳絮吹歸那答?

趁游絲惹在誰家?

倦理琵琶,人倚秋千,月照窗紗。

此曲寫女子傷春。作者以問句開端:主宰春天的神你到遠方何處去了?這里只剩下西下的落日和啼叫的杜鵑,以及漂流桃花的溪水。遠山淡淡,芳草茂密,殘霞隱約。這些都是描繪春天的景物,但它在一個滿腹哀怨的女子眼中卻失去了明媚,染上了傷愁。接著,主人公進一步發(fā)問:柳絮被風吹到哪里去了呢?空中的游絲掛到誰家呢?她的思緒也如同柳絮一樣被風吹走,連琵琶也懶得彈撥,喜歡蕩的秋千也蕩不起來了。不知不覺間,月亮已照在窗紗上了。這首小令文雅、含蓄、沉靜,寫盡了一位思春的青年女子的哀愁。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雙調(diào)]清江引·詠梅

貫云石

南枝夜來先破蕊,泄漏春消息。

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戲。

有時節(jié)暗香來夢里。

這是一首優(yōu)美的詠梅言志的散曲。全篇詠物,句句不離梅花純潔高雅的品性,同時,又是字字言志,正是作者崇尚高潔,不慕名利的高尚人格的寫照。他辭官而隱居,就是此曲的最佳注腳。曲境活潑,格調(diào)明朗,如首句“南枝夜來先破蕊”之俊俏,末句“有時節(jié)暗香來夢里”之頑皮,都令人滿口生津,回味無窮。其韻律諧美,用語工巧,也是少見的,如動詞“破”、“泄漏”、“交”、“惹”、“來”,都極恰當?shù)乇磉_了梅花的特征,且有擬人手法之傳神。修飾詞“先”、“偏宜”、“有時節(jié)”、等都有分寸,又不呆板,很是活潑。而“暗香”一詞寫梅花香之妙,雖借用前人詩,卻另有新趣。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雙調(diào)]清江引·詠梅

貫云石

芳心對人嬌欲說,

不忍輕輕折,

溪橋淡淡煙,

茅舍澄澄月,

包藏幾多春意也。

此曲詠月夜梅花。起用擬人手法,“嬌欲說”三字,意蘊無窮,寫盡梅花的動人神態(tài),惹人憐愛。然后由近及遠,由眼前之梅花說到四周之物色:“溪橋淡淡煙,茅舍澄澄月。”明月清輝,淡煙飄渺,梅花解人,這一切的一切,自然包含有無限的春意!作者是在寫景,同時也在抒情。在傳神寫物的同時,細膩地吐露著自己的微妙情懷,情景交融,物我渾然,自能引起讀者共鳴。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雙調(diào)]清江引·惜別

貫云石

若還與他相見時,

道個真?zhèn)魇荆?/strong>

不是不修書,

不是無才思,

繞清江買不得天樣紙。

這是支描寫男子嘆惜與情人離別之苦的小曲。小曲妙在不是直抒別懷的苦味,而是采用“節(jié)制”的筆法來表達這種郁結(jié)的情感:先是虛擬與情人相見時告白自己的心跡,繼則采用“否定”的口吻,委曲道來,極寫自己的情致深長;接連四個“不”字,以盤馬彎弓之筆法,故作吞吐頓挫之語氣,不獨將“我”的心跡抖落得酣暢淋漓,而且將曲中“情勢”推到高潮,又為后一句設(shè)下懸念,使讀者忍不住要弄個明白:倒底是為什么?于是,“繞清江買不得天樣紙”句一出,便使人體味出那種表白中所隱含的深摯情感是何等的綿長而寬廣!整支小曲句短情長,曲折深妙,似抑還揚,韻味無窮。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雙調(diào)]清江引·立春

貫云石

金釵影搖春燕斜,木杪生春葉。

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熱。

土牛兒載將春到也。

這支小曲本為應(yīng)酬之作,細審全曲,有“金”,“木”、“水”、“火”、“土”、五字冠于每句之首,各句皆用了“春”字。乃為賦前所定。但作者并未囿于作曲所限,而是扣緊“春”字,全方位地展現(xiàn)立春時節(jié)的春景春情,寫得清新自然,情趣橫生。首尾兩句是從風俗角度描繪立春之際的古老而又新鮮的迎春儀式:女子戴金釵,剪彩為燕;人們扮神鞭土牛,則為“迎春”之俗。中間三句從樹梢、水池、地氣諸方面渲染出生機初綻的春意,讀時令人有春風撲面之感。整首小曲用詞極有分寸、“杪”、“始”、“初”皆準確地點出立春時機萬物蘇醒,生機萌發(fā)的意境,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正宮]塞鴻秋·代人作

貫云石

戰(zhàn)西風幾點賓鴻至,感起我南朝千古傷心事。

展花箋欲寫幾句知心事,空教我停霜毫半晌無才思。

往常得興時,一掃無瑕疵。

今日個病懨懨,剛寫下兩個相思字。

這是支傷物懷古的抒情小曲。鴻雁南飛與詩人流寓南方相似?!皯?zhàn)”字總領(lǐng)全篇,加強了感傷氛圍。傷心千古的南朝事,引起“寫幾句知心話”的欲望。秋風蕭瑟,鴻雁南飛,物候感人,詩人縱目于南朝傷心古事,而將焦點凝聚于元代現(xiàn)實社會,百感交集,終于只寫下“相思”二字?!跋嗨肌奔仁窃娙饲楦懈叨饶鄣漠a(chǎn)物,又是對歷史對現(xiàn)實的感喟。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正宮]醉太平

貫云石

長街上告人。

破窯里安身。

捱的是一年春盡一年春。

誰承望眷姻。

紅鸞來照孤辰運,白身合有姻緣分。

繡球落處便成親,因此上忍著疼撞門。

元曲中寫男女婚戀多富自由反抗的精神,該曲即表現(xiàn)出以彩球來決定婚姻的荒謬,它給青年帶來巨大的痛苦,他們不得不“忍著疼撞門”,有著強烈的反封建意識。詞語粗獷有力,契合著作者反封建禮教與追求自由婚姻的渴望之情。

元曲名篇賞析(301—330卷) 從別后,雖瘦也風流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