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思嶺上相思淚,不到三聲合斷腸?!庇锰拼娙顺=ā稁X猿》中的詩句作為文章的開篇最適合不過了。 兩人相愛的人,一旦有了離別,就會產(chǎn)生相思的情愫。詩人常建說三聲便肝腸寸斷,但犯過相思之苦的人,大抵都嘗到它刺骨錐心之痛;估計也用不到三聲,第二聲已泣不成聲了。所以懷有“相思病”的人,對一些描寫“相思之苦”的詩詞也特別有感觸。 王維的《紅豆》朗朗上口:“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边@是詩人寫給朋友李龜年的詩,表達了他對朋友的思念之情。 我這顆心不再與春花一同萌發(fā);免得使我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煙灰。向往美好愛情的心愿切莫和春花爭榮競發(fā),因為寸寸相思都化成了灰燼。因此李商隱有了《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的感慨:“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 天涯地角再遠也有窮盡終了那一天,只有懷人的愁思卻是無限綿長,沒有盡期啊。所以,晏殊詩作《玉樓春·春恨》:“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范仲淹的《蘇幕遮·懷舊》痛到深處,便以酒消愁,詩作:“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而作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則用三首詩把“相思之苦”詮釋得淋漓盡致,情真意切,纏綿悱惻。 長相思(其一)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 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 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 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思念一個人會表現(xiàn)出怎么樣的情愫?王菲唱《我愿意》的歌詞中寫到:“思念是一種很玄的東西,如影隨形?!崩畎椎摹堕L相思》其一,則是字字錐心,“微霜凄凄”、“寒”、“孤燈不明思欲絕”,使人“望月空長嘆”,美麗如花的人卻相隔在九天云端外。進退兩難,遙不可及,著實“摧心肝”。 長相思(其二) 日色欲盡花含煙, 月明如素愁不眠。 趙瑟初停鳳凰柱, 蜀琴欲奏鴛鴦弦。 此曲有意無人傳, 愿隨春風寄燕然。 憶君迢迢隔青天。 昔時橫波目, 今作流淚泉。 不信妾腸斷, 歸來看取明鏡前。 不知為何?相思之人在月光如水的長夜里,心中卻愁悶難安眠,剛停止彈撥鳳凰柱的趙瑟,又拿起蜀琴撥動那鴛鴦弦。只可惜曲雖有意無人相傳,但愿它隨著春風飛向燕然山(邊關)。思念你隔著遠天不能相見。昔日橫波泛濫的眼睛,今已淚似泉水不斷地流淌。假如不相信我曾多么痛苦,請回來看看明鏡里憔悴容顏。 長相思(其三) 美人在時花滿堂, 美人去后花馀床。 床中繡被卷不寢, 至今三載聞余香。 香亦竟不滅, 人亦竟不來。 相思黃葉落, 白露濕青苔。 《長相思》其三,更是把“相思之苦”詮釋到了極致:美人在時,有鮮花滿堂;美人去后,只剩下這寂寞的空床。床上卷起的錦繡棉被,三年不睡了,至今猶存曇香。香氣是經(jīng)久不褪,而人竟也有去無回。思念一個人到了秋天黃葉落,又是寒露都已沾濕了門外的青苔。表明相思之苦,言不由衷,已然不知期限。 因此,讀過《長相思》三首,我們不禁要問:李白對誰動了情,痛哭寫下三首詩,把“相思之苦”敘說得讓人肝腸寸斷? 眾所周知,李白自二十四歲,便“仗劍去國,辭親遠游”。此時的李白正是意氣風發(fā),一路遠游各地,難免結(jié)識不少女子。但在二十七歲時,他與宰相許圉師之孫女結(jié)婚,把家安在了安陸壽山。蹉跎的歲月,更令他無暇顧及兒女情長。所以李白除了其妻,是誰還能讓他動情? 后來,李白獻賦謀仕,即是通過自薦,在天寶元年,得到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交口稱贊。唐玄宗才看了李白的詩賦,對其十分欣賞,便召他進宮。 雖然唐玄宗對李白的詩賦大為贊賞,但僅讓其供奉翰林,職務是給皇上寫詩文娛樂,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次宴請或郊游, 必命李白侍從,利用他敏捷的詩才,賦詩紀實。 因此受到玄宗如此寵信的李白,得到同僚的不勝羨慕,但也由此讓人產(chǎn)生了嫉恨之心。 次年,四十三歲的李白奉詔作《清平調(diào)》,對御用文人生活日漸厭,始縱酒以自昏穢;與賀知章等人結(jié)“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故被人讒謗于玄宗。玄宗遂與其疏遠。 正是如此,人們認為這三首《長相思》的創(chuàng)作時間是在李白被“賜金還山”之后;詩是他被排擠離開長安后,沉思于回憶過往的情緒之作。三首詩并非是敘說李白對哪位女子動了情,而是他借男女之間的相思情愫,表達了自己對遠在長安的唐玄宗的思念之情。 文/寶爸說故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