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訴衷情·夜來沉醉卸妝遲
【宋】李清照 夜來沉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 酒醒熏破春睡,夢遠不成歸。
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 更挼殘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時。
注釋 訴衷情:原為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唐溫庭筠取《離騷》“眾不可戶說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創(chuàng)制此調(diào)。雙調(diào)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三平韻。 沉醉:大醉。 梅萼:梅的萼片,此處代指梅。萼,花瓣外面的一層小托片。 熏被:被香料熏過的被子。 遠:一作“斷”。 悄悄:寂靜無聲。 依依:留戀難舍,不忍離去之意。 更:又。挼:揉搓。 捻:用手指搓轉(zhuǎn),如捻麻繩,其揉搓程度比“挼”更進一層。 得:需要。些:一作“此”。 譯文 夜里大醉之后,來不及卸妝就和衣而睡,發(fā)髻上還擂著梅花的殘枝。濃郁的花香將我從沉醉中熏醒,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惆悵。因為花香驚破了我的好夢,路途遙遠我還沒有到達故鄉(xiāng)。 夜悄然無聲,伴著我的,只有天上的斜月和眼前的翠書。我能干什么呢?只能無聊地用手搓揉著殘損的花瓣,聞聞手中的余香,再發(fā)會兒呆來消磨這時光。 賞析 這首詠梅詞,沒有把筆墨集中在寫梅的姿容、特質(zhì)上,而是緣梅抒情,以殘梅的幽香為引線,串聯(lián)全篇。全詞以寫頭戴殘梅沉醉入睡開始,繼由梅香“熏破春睡”使“夢遠不成歸”,引起詞人心情的悵惘;甜美的夢境與凄苦的現(xiàn)實互為映襯,深刻地表達了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全詞雖不著一個“愁”字,卻處處含愁?!皦暨h不成歸”使人愁;“人悄悄,月依依”同樣使人愁;“更挪殘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時”更把詞人內(nèi)心的愁緒通過動作表現(xiàn)褥淋漓盡致。國破家亡,流落他鄉(xiāng),一腔怨恨,借梅而發(fā)。詠梅而意不在梅,正是這首詠物詞的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