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歡迎回來觀閱小編的原創(chuàng)文章,今天繼續(xù)為大家輸出有質量、有內涵的最新資訊,喜歡的朋友歡迎點擊關注。 在書畫的道路上,大器晚成的人有很多,但是有一個人的成功可以稱為典范,這個人就是齊白石。 說到齊白石,大家都很熟悉,尤其是其獨創(chuàng)大寫意畫風成為當時畫壇的主流審美。齊白石的成功并不是偶然,而是一種厚積薄發(fā)的結果,他的畫作之中蘊藏著一種意境之美。 蒿嶺臥云圖 說到齊白石的意境之美,那么就要從欣賞他的山水畫說起。曾經有很多人質疑白石老人的山水畫,認為他是寫意畫花鳥畫大師,但是在山水畫上的表現卻并不是很突出。 其實齊白石的藝術意境恰恰表現在他的山水畫之中,雖然他在27歲才正式拜師學畫,但是這并沒有影響到他對藝術美的理解和表現。在早年,白石老人通過自學領悟到了作畫的一些技巧和奧秘,并且把自己的這種笨拙、質樸感帶入到了畫中,形成了一種大氣樸拙的畫風,這種畫面感是其他畫家沒有的。 放風箏 為什么齊白石的畫中有著質樸之氣呢?眾所周知,早年的齊白石是一位雕花木匠,他把木雕上質樸的線條運用到了繪畫之中。 其次,齊白石是自學,僅僅通過一本畫譜開始摸索,并沒有嫻熟的技巧,畫中之中融入了自己獨到的理解,不論是構圖還是設色,或者是在線條的運用上都沒有過多的技巧,所以他的畫具有了質樸之風。 春溪待渡圖 如果說這些經歷形成齊白石山水畫中的質樸,那么后來的經歷為他的創(chuàng)作增添了幾分典雅的意境。 在27歲拜在胡沁園門下之后,積累了一定的繪畫基礎。隨后又跟隨譚溥學習山水畫,此時的齊白石才系統(tǒng)地學習山水畫技巧和知識。 芭蕉書屋圖軸 在當時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之中,很多人都受到了“四王”的影響,畫作之中帶有一種程式化的規(guī)范,齊白石也并不是例外。雖然天生有著樸實的性格和質樸的畫風,但是這些并沒有給他的山水畫帶來很大的改觀。 知道后來齊白石用了7年的時間,游歷山川風景,也就是后人常說的“五出五歸”,讓他的思想境界變得開闊起來,加上他的童心未泯,又有一種質樸的氣韻,所以才形成了后來的風格。 借山圖之三祝融峰 我們在欣賞一幅畫作的時候常常會用到雅俗共賞這個詞,而這個詞在齊白石的山水畫中是顯得更為貼切。他的山水畫構圖新穎、立意獨特,賦予了山川河流的生命力。 這7年的游歷讓齊白石記憶深刻,在后來的山水畫之中,大量地借鑒了游歷期間創(chuàng)作的手稿。齊白石創(chuàng)作的山水畫,并沒有進行工筆細描,而是筆墨狂放,有的畫作大筆揮灑,寥寥數筆刻畫出山水畫的意境之美。 借山圖之十八小姑山 雖然是筆墨精簡,但是絲毫沒有單調之感,畫中的水流、大山、樹木都充滿了生命力。 有的景色雖然是常見的山間鄉(xiāng)野風光,齊白石卻可以把這些常見的景物表現出一種趣味感和意韻之美。 借山圖之十三華岳三峰 齊白石的山水畫是他的親眼所見,并不是他的臆想之作,是他的真情流露,畫面簡潔卻有著詩情畫意。他把生活常見的場景經過升華之后,融入了自己獨特的審美,帶來了一種心曠神怡的意境。 齊白石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和超乎常人的構圖能力,雖然這種景中含情繪畫技巧也運用在了他的花鳥畫之中,那么他的山水畫就是這種美的延伸。從他的傳世畫作之中可以看出,他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之上又融入了自己的個性和思想情感,創(chuàng)作出前所未有的山水畫風格。 借山圖之十四滕王閣 齊白石的山水畫之所以受到后人的稱贊,與其中的意境之美世分不開的。他的山水畫也是自己內心世界的外在表現,這種質樸且?guī)в腥の陡械漠嬜饔绊懼芏嗳恕?/p> 對此,大家如何看待此事?歡迎在下方評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