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短暫意識喪失的病史要點 下列五個表格中所列要點來自數個數據源。請注意其中大多數要點評估其敏感性及特異性的信息并不充分。這是由ESC采用的評估短暫性意識喪失(TLOC)的分類方案。 4.1 暈厥的觸發(fā)因素 表4.1 診斷短暫意識喪失的病史要點 病史線索 | 可能的診斷 |
| 仰臥位(清醒) | -由于疼痛或恐懼導致的心臟抑制性VVs -心律失常 -PPS和PNES | 癲癇83 心臟84 | 正常睡眠期間 | -癲癇 -心律失常 -如果VVs前驅癥狀導致覺醒+醒后暈厥:“睡眠暈厥” | 癲癇83,,85 睡眠暈厥86,87 | 坐位 | 所有原因(包括“直立VVS”和經典OH) | VVS 88,89 | 站立一段時間 | -所有病因 -若只有站立時發(fā)生TLOC:OH 直立性VVS |
| 從彎曲或蹲下的位置站起來或直立后走了幾步 | 早發(fā)OH和經典OH | 早發(fā)OH 90 | 小便、大便 | 情境反射性暈厥(注:大便和腹瀉可能是VVs的觸發(fā)因素,也可能是VVs的癥狀) | 小便91-93 大便 93,94 | 咳嗽 | 情境性暈厥(通常是長時間的劇烈咳嗽,常見于患有肺病的吸煙者) | 95-98 | 吞咽 | 情境性暈厥(常見食道疾病) | 99 | 大聲笑,講笑話,不期而遇的偶遇熟人 | 猝倒(詢問白天過度嗜睡情況) | 100 | 大笑 | 情景反射性暈厥(非常罕見) | 101,102 | 進食期間和進食后 | 所有原因(特定情況)-僅在進食期間/之后(15分鐘):餐后低血壓,尤其是伴有自主神經功能衰竭的老年人-如果在進食時易發(fā):心律失常/Brugada綜合征 | 餐后低血壓103,104 | 頭部運動,頸部受壓,剃須 | 自發(fā)性頸動脈竇性暈厥 | 105 | 恐懼、疼痛、插入器械 | 經典VVS | 90 | 體育鍛煉期間 | 結構性心臟病-心律失常:房室傳導阻滯,LQT1,兒茶酚胺敏感性VT-可能發(fā)生于自主神經衰竭-在非常年輕/青少年中的VVS | Effort研究84 | 停止體育鍛煉后 | 中老年人運動后低血壓: 自主神經衰竭 年輕人:VVS,尤其訓練有素的運動員 | 房顫 106,107 VVS 108,109 | 手臂運動時 | 竊血綜合癥(非常罕見) | 110 | 心悸 | 心臟:快速心律失常 VVS、POTS導致的體位性心動過速 | 111 暈厥與癲癇 112 | 除恐懼以外的強烈情緒(如爭吵) | 猝倒癥 心律失常:兒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VT;兒童和青年人的運動中也可見 | 昏倒100 兒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VT 113,114 | 驚嚇(如鬧鐘) | LQTS2 驚嚇性癲癇 | LQTS2 115 癲癇 | 高熱期間 | VVS(更頻繁) Brugada綜合征 | 伴有/不伴有發(fā)燒的暈厥有許多病例報告,但沒有系統(tǒng)的總結 | 閃光燈 | 光敏性癲癇 | 117,118 | 睡眠剝奪 | -癲癇 -VVS | 癲癇83,119 | 高溫/溫暖/熱水浴 | -VVS -經典OH | VVS 39 OH 120,121 暈厥與癲癇 112 |
AF=房顫;AV=房室;LQTS=長QT綜合征;OH=直立性低血壓;PNES=心因性非癲癇發(fā)作; POTS= 體位性心動過速綜合征;PPS=心因性假性暈厥;TLOC=暫時性意識喪失;VT=室性心動過速;VVS=血管迷走性暈厥 4.2開始發(fā)作時 表4.2 診斷短暫性意識喪失的病史依據要點:開始發(fā)作時 病史線索 | 可能的診斷 | 參考文獻、評論、定義 | 視力變化:看到黑點,失去色覺(罕見)。聽力變化:聲音遙遠,嗡嗡聲或耳鳴 | 暈厥:腦灌注不足的癥狀,與暈厥的原因無關 | 122 | 惡心、出汗、蒼白 | 反射性暈厥:自主神經激活 | 出汗(暈厥與癲癇)112 | 肩部和頸部疼痛(“衣架樣式”) | 經典型OH:局部肌肉缺血 | 123,124 | 發(fā)作時大叫(發(fā)作性哭叫) | 癲癇 | 125 | 腹部上頂感 | -癲癇先兆 -VVs中出現腹部上頂感,并不常發(fā) | 癲癇126 VVS 122 | 腹部上頂感,不愉快的味覺或嗅覺,或患者特殊的其他并在發(fā)作中反復出現的現象 | 癲癇先兆 | 127,128 Deja vu/jamais vu(癲癇發(fā)作前) |
OH=直立性低血壓;VVS=血管迷走性暈厥 4.3 發(fā)作期間(目擊證人證詞) 表 4.3 診斷短暫性意識喪失的病史依據要點:發(fā)作期間(目擊證人證詞) 病史線索 | 可能的診斷 | 參考文獻、評論、定義 | 跌倒 |
|
| 倒下,僵硬 | -強直期癲癇 -暈厥不常見(所有原因) | 129 | 松弛,倒下 | -暈厥(所有類型) -失張力性癲癇(罕見,兒童) | 失張力性癲癇發(fā)作 | 抽動a 唯一表現 | 區(qū)分暈厥和癲癇的作用有限;需要詳細資料 |
| 從倒下前開始(部分,單側) | 癲癇 | - | 倒下后開始 | -癲癇 -暈厥 | - | 對稱、同步 | 癲癇 |
| 不對稱、不同步 | 暈厥,癲癇可能性很小 | - | 從失去意識開始 失去意識后開始 | -癲癇 -暈厥(通常數秒后) 暈厥 | 暈厥3 暈厥3(平均20秒左右) | LOC發(fā)作30秒之內 | 如果確定,暈厥可能性遠大于癲癇 | 癲癇發(fā)作:平均74秒,131 平均94秒132 暈厥3 | LOC持續(xù)1分鐘以上 | 如果確定,癲癇可能性遠大于暈厥 -PNES | 癲癇發(fā)作131 暈厥3 | LOC持續(xù)5分鐘以上 | -PPS -PNES | PNES與癲癇發(fā)作85,133,134 PPS135 | 很少抽動(10次左右) | 暈厥可能性遠大于癲癇 |
| 很多抽動(100,不計其數) | -癲癇 -PNES |
| 僅限于一側肢體或一側 | -癲癇 暈厥 | - | 不規(guī)律動作(Pelvic thrusting) | -PNES 額葉癲癇,顳葉罕見癲癇發(fā)作 | 136,137 兒童:非常罕見134 | 抽動的強度和性質反復變化 | -PNES | 85 |
LOC=意識喪失;PNES=心因性非癲癇發(fā)作;PPS=心因性假性暈厥。 “陣攣”一詞在日常生活中僅限于癲癇,而“肌陣攣”一詞用于暈厥的抽動以及某些類型的癲癇,并用于描述缺氧后的抽動。 “抽搐”這個詞最適合用于癲癇?!凹£嚁佇辕d攣”對原因的診斷沒有意義,最好避免用作無根據的結論。 4.4其他 表4.4 診斷短暫性意識喪失的病史要點:其他方面 病史要點 | 可能的診斷 | 參考文獻、評價、定義 | 嘴部不自主運動(咀嚼、發(fā)出聲響,抖動) | -癲癇 -暈厥(經常發(fā)生,但易被忽視) | 暈厥3 | 面部青紫 | -癲癇 -心源性暈厥 | VVS 或心律失常性暈厥138 | 睜眼 | -癲癇 -暈厥(眼睛僅微閉,見于時間持續(xù)很短的暈厥) | 癲癇或PNES139 | 意識喪失時閉眼 | -PPS -PNES -腦震蕩 | PPS135 PNES140-142 | 舌咬傷 | -單側或兩側舌咬傷癲癇可能性大于暈厥 -暈厥少見,僅舌尖咬傷 -不能區(qū)分PNES和癲癇 -意外跌倒造成舌裂傷 | 創(chuàng)傷143 癲癇或暈厥112,144,145 癲癇或PNES146 | 尿失禁 | 無法區(qū)分癲癇和暈厥,也無法區(qū)分癲癇和心因性TLOC | 147 | 局部麻痹,共濟失調,腦干癥狀 | 椎基底動脈TIA | 148 | 打鼾呼吸 | -癲癇可能性大于PNES -暈厥(短暫的約10秒左右的低灌注) | 癲癇85 暈厥3 | 轉頭 | -癲癇(長時間) -嚴重低灌注的暈厥(小于30秒) | 暈厥或癲癇3,112 | 突然嚴重頭痛,伴隨嘔吐及頸背部強直 | 蛛網膜下腔出血 | 149 | 明確的LOC持續(xù)10-30分鐘 | -非TLOC -PNES或PPS(更確切地說“假性昏迷”) -由創(chuàng)傷代謝等原因引起的LOC | 135 | 眼睛顫動 | PNES可能性大于癲癇 | 139 | 擦傷和其他損傷 | 所有原因(包括PPS,PNES) | PNES150 |
LOC=意識喪失;PNES=心因性假性暈厥;PPS=心因性非癲癇發(fā)作;TIA=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TLOC=暫性意識喪失;VVS=血管迷走性暈厥; 4.5 發(fā)作后 表4.5診斷短暫性意識喪失的病史要點:發(fā)作后 病史要點 | 可能的診斷 | 參考文獻、評價、定義 | 惡心、嘔吐、出汗、臉色蒼白 | -反射性暈厥:自主神經激活 -對任何原因引起的TLOC的應激反應 | - | 恢復意識后立即清醒 | -暈厥 -癲癇(極其罕見) | - | 5-10秒的迷惑和驚訝,即刻恢復記憶 | 暈厥(典型,但易被忽視) | 3 | 恢復意識后,混亂及恢復記憶時間需要數分鐘 | 癲癇 | 112 | 昏睡 | -癲癇(開始發(fā)作時就出現昏迷) -反射性暈厥(自主睡眠,尤其是兒童) | 151 | 肌肉酸痛(非撞傷導致) | 癲癇和PNES | 152 | 胸痛 | 心臟:缺血 | 153 | 哭泣 | -嬰兒:所有原因 | PNES85 |
PNES=心因性假性暈厥;PPS=心因性非癲癇發(fā)作;TLOC=短暫性意識喪失 4.6 既往史 表4.6診斷短暫性意識喪失的病史要點:既往史 病史要點 | 可能的診斷 | 參考文獻、評價、定義 | 最近發(fā)生的或改變了使用藥物 | -VVS(使用減肥、降血壓藥物) -OH -心律失常(長QT綜合征) |
| 心臟疾病史 | 心臟:心律失?;蚪Y構性心臟病 | - | 高血壓 | -藥物導致的OH -自主神經功能衰竭的OH(如果僅測量仰臥位或坐位血壓難以發(fā)現) |
| 帕金森氏病 | OH(自主神經功能衰竭:帕金森氏病,多系統(tǒng)萎縮) | 154,155 | 持續(xù)數年的陽痿和排尿問題 | 如果存在OH:自主神經衰竭 | 31 | 直立不耐受 | -VVS -OH -POTS | 根據定義 | 癲癇病史 | 癲癇 | - | 腦結構性損傷 | 癲癇 | - | 既往可能的創(chuàng)傷事件 | -PNES -PPS(非必須!) -其他巧合的原因 | 156 | 既往精神病、抑郁癥 | 抗抑郁或抗精神病藥物導致的OH | 157-160 | 40歲之前猝死的家族史 | 遺傳性心律失常/心肌病/胸主動脈夾層 | 161,162 | 糖尿病 | -心源性暈厥 -OH(繼發(fā)性自主衰竭) -(低血糖引起的LOC:相對TLOC時間太長) | OH163 | 35歲之前發(fā)生VVS | VVS較心律失常暈厥可能性大 | 138 | 35歲之前無暈厥史 | VVS可能性小 | VT和VVS164 | VVS家族史 | VVS可能性大(但僅占暈厥人群的1/3) | 165-167 | 年輕時有類似VVS發(fā)作 | VVS可能性大 |
|
BP=血壓;LOC=意識喪失;OH=體位性低血壓;PNES=心因性假性暈厥;POTS=體位性心動過速綜合征;PPS=心因性非癲癇發(fā)作;VT=室性心動過速;VVS=血管迷走性暈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