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文昌,千年古城、航天中心、宋氏祖居,但我們更加看重:這兒是文昌雞的老家,全球海南雞飯的圣城。 為了吃雞,我們特意跑了一趟文昌,租車走省道,沿途滿是椰樹林和養(yǎng)雞場,偶爾還能看見肥嘟嘟的雞在路邊踱步,一只只矮腳圓胖、羽毛黃亮、大尾巴烏黑油亮,一派逍遙自在。 來到了市中心的這個路口,就是來到了文昌雞的宇宙中心! 三角街上并排三家店,名字雷同,門面相似,家家都是“百年老店”。站在這兒,每個食客都要面臨終極選擇題,到底吃哪家? 我觀察了一下,左邊這家自稱曾接受過香港和新加坡媒體的采訪,此刻店主正在屋里搓麻將,中間的相對比較低調(diào),阿姨在門口認真地記賬,右邊號稱是家族四代傳承,大叔在往店里搬豆角。 沒有任何跡象顯示哪家更權(quán)威,我們決定閉著眼睛原地轉(zhuǎn)三圈,站定后面對哪家就吃哪家……在文昌雞的宇宙中心感到一陣眩暈。 手起刀落,阿姨幫我們切了半只雞,還送了兩塊雞血、一對雞胗。 真正的文昌雞,個頭不大,但很豐滿,肉白皙,鮮味足,香味濃,這本真的清鮮還含著汁水,滲透進每一絲雞肉里,甚至透進雞骨,薄薄的骨頭都被我們嚼碎。 雞胗爽嫩,雞血帶著新鮮的氣孔,我們感覺又攀上了白切雞的巔峰……吃了好一會兒,阿姨遞來蘸料,雞湯底子配姜蒜和酸橘汁,別有清新風(fēng)味。
我們說“雞都吃了一半,您送晚啦!”
抹干凈嘴角的雞油,我們說:“來一次文昌不容易,本地還有什么好吃的呀阿姨?”
糟粕醋,發(fā)源自鋪前鎮(zhèn),是一種酒糟發(fā)酵的醋,人民公園對面的這家,附近街坊和放學(xué)的孩子都跑來吃。
對于我來說這是陌生而稀奇的食物,我站在明檔邊看得入了迷:小妹盛好米粉,抓一把海帶,刮兩塊豬雜,丟幾粒海螺肉,再夾一筷子蘿卜,送到滾水里燙,不消半分鐘就撈出,點一點香油,最后加自家秘制的糟粕醋。
抱羅粉,因抱羅鎮(zhèn)而得名,老街邊的這家,餐廳連著廚房,散發(fā)著日常生活的美感。
一臺帶杠桿的古老裝置就是做抱羅粉的機器,米漿混合淀粉和香油做成糊漿,灌入多孔的壓粉筒,徐徐擠壓,通過漏眼的米漿落入鍋里,就成了米粉。
粗圓的米粉,毫無筋骨,是濕粉特有的軟柔,入口即斷。牛肉湯粉搭配微甜的牛肉干,些許酸菜花生,鮮甜淳樸。
豬肉腌粉則是拌自家熬的鹵汁,清淡溫和。
吃到夜幕降臨,路邊閃現(xiàn)更多的雞,小城古意悠悠,充滿恬靜的生活氣息。
我們結(jié)束了短暫的尋雞之旅,準備趕去美蘭機場,再次路過三角街,忽然想到一句古話:文化昌盛,雞亦香甜。
文昌雖偏于海島一隅,本地雞飯卻隨著華僑的腳步而漂泊到東南亞以至于世界各地,當(dāng)你在異國他鄉(xiāng)吃到一份鮮美可口、撫慰人心的海南雞飯的時候,請記住,它的根在海南文昌。
點擊上一篇,了解更加多元的吃心: 更多美食請回復(fù)關(guān)鍵詞 查找面館請回復(fù):吃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