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自書籍圖片轉文字 五、彈撥 手法 彈筋是拇指與食指指腹相對,用力提捏肌肉或肌腱,再迅速放開使之彈回原位的一種手法;撥絡是以拇指或其他手指指端置于肌肉、肌腱等組織一側,作與其走行垂直方向的往返撥動,如彈撥琴弦狀。彈筋與撥絡可單獨應用,亦可綜合應用。操作時的力量應由輕漸重,動作要柔和,富有彈性與節(jié)奏感。如指力不足時,可雙手指并列或重疊彈撥,以增加力量。 功用 本法的刺激較為強烈, 常用于頸、肩、腰背及四肢的肌肉起止點或肌腹與肌腱交界處。適用于肌肉、肌腱因外傷、勞損、風濕引起的移位、剝離、粘連、肥厚、增粗等,具有舒筋活絡、暢通氣血、松解粘道等功用。 1. 彈筋 又稱提彈法。醫(yī)者拇指與食中環(huán)小指(或拇食兩指)末節(jié)的指腹相對,用力捏緊患者肢體淺表部位的肌肉或肌腱,提拉并迅速滑脫,回歸原位,如拉放弓張狀(圖1-2-21) ![]() 2.撥絡 醫(yī)者用拇指或其他手指的指端用力,深按于患者經絡、肌肉、肌腱上,作狀如彈撥琴弦樣的往返撥動(圖1-2-22)。 ![]() |
|
|
來自: 小酒酒z443ubzo > 《7書籍理筋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