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地利,一個夢幻絢麗卻鮮為人知的國度?如果,你對奧地利的定義還停留于此,那我想,你絕對不能錯過這篇文章了。 阿爾卑斯山在這里拔地而起,香醇的咖啡、葡萄酒在空氣中彌漫,古典音樂更是隨地可見。在奧地利這個童話般的國度,除了古堡騎士雕像,當然還有曾經(jīng)影響世界的傳奇人物。他們是時代的鍍金者,光這些名字的本身,便昭示著偉大的歷史意義,更彰顯了這個國家豐厚的人文底蘊。 奧地利極大的特色之一,便是那些在歷史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文化名人,他們不僅憑借自身的作品為世人銘記,更帶動了這個國家的繁盛發(fā)展。 弗朗茨·約瑟夫·海頓 交響樂之父 維也納古典樂派的奠基人,交響樂之父,出生于奧地利南方靠近匈牙利邊境的羅勞村一個貧窮的車匠家庭。 海頓是世界音樂史上影響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被譽稱交響樂之父和弦樂四重奏之父。同莫扎特和貝多芬三人為奧地利古典樂派的杰出代表,綽號為“海頓老爹”。 沃爾夫?qū)つ?/span> 古典主義音樂的典范 奧地利偉大的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的杰出代表,被譽為“神童”。 留下了《費加羅的婚禮》、《唐璜》、《后宮誘逃》、《魔笛》等著名歌劇,使歌劇成為具有市民特點的新體裁。并作有大量交響曲、協(xié)奏曲、鋼琴曲和室內(nèi)樂重奏。 卡爾·車爾尼 維也納鋼琴學派創(chuàng)始人 奧地利作曲家、鋼琴家、音樂教育家,是貝多芬最得意的學生。 卡爾·車爾尼是19世紀上半葉維也納鋼琴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總結(jié)了浪漫主義以前的注重指力的鋼琴技巧,同時又指出了手臂重量的重要性。其代表作品有《鋼琴初步教程》 、《鋼琴流暢練習曲》,是鋼琴教育歷史上不可或缺的里程碑式人物。 弗朗茨·卡夫卡 西方現(xiàn)代派文學宗師 猶太人,20世紀奧地利德語小說家,歐洲著名的表現(xiàn)主義作家。嚴格來說,他生長在捷克,是奧匈帝國的居民。
弗朗茨·卡夫卡是西方現(xiàn)代派文學的宗師和探險者,文筆明凈而想像奇詭,常采用寓言體,對社會的陌生感、孤獨感與恐懼感是其創(chuàng)作的永恒主題,這種別開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紀各個寫作流派紛紛追認其為先驅(qū)。主要作品有《審判》、《變形記》、《城堡》、《致父親的信》等。 弗朗茨·舒伯特 優(yōu)雅的浪漫派音樂家
奧地利作曲家、浪漫主義音樂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一生寫了634首藝術(shù)歌曲,8部交響曲、一些重奏、奏鳴曲, 即興曲和其他音樂作品,《 小夜曲》以其深情、優(yōu)美為世人所贊賞。
舒伯特采用和聲上的色彩變化,用各種音樂體裁形式來刻劃個人的心理活動,富有大自然的和諧和生命力的氣息,他將瞬息間的遐想行之于樂譜,把感受到的一切化為音樂形象,構(gòu)成了他獨特的浪漫主義的旋律。 茜茜公主 奧地利國寶
提到茜茜公主,相信身處奧地利的人絕不會陌生。
巴伐利亞的伊麗莎白女公爵(全名:伊麗莎白·阿瑪莉亞·歐根妮),是奧地利帝國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妻子,奧地利皇后和匈牙利王后。伊麗莎白(也被稱作茜茜)是巴伐利亞王室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一員。 克萊門斯·梅特涅 19世紀最杰出的外交家
奧地利政治家,奧地利帝國外交大臣 (1809~1848),首相 (1821~1848),是十九世紀其中一位最出色的奧地利外交家。
梅特涅是當時(19世紀)保守主義的巨擘,他劃定了19世紀前期歐洲發(fā)展的脈絡(luò),維持了歐洲各專制國長達30多年的專制統(tǒng)治,在維也納會議后的三十幾年(1815-1848),被稱為“梅特涅時代”。 ![]() 明星效應亦是風暴 ![]() 如果說一棟建筑是一個國家的特色,那么一位名人便是這個國家的宣傳者了吧。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享有盛名的同時,也許小鎮(zhèn)的寧靜便被打擾,或是優(yōu)美的風景流于世俗化,淳樸的風情趨于商業(yè)化等等,而這便是小編想說的“風暴”了。
“奧地利最適合習慣了城市生活但討厭城市喧囂的旅游者。如果躲在深山,可能太過孤寂,如果流浪到大漠,可能太過枯燥,如果你是“城市病”患者,那么,到奧地利逛逛吧。這里有安靜的人和空間,也不會令你孤獨。”
最近國內(nèi)火熱的綜藝節(jié)目《奔跑吧》進行至奧地利維也納,播出后刷新了中國綜藝節(jié)目的收視率記錄,這對于奧地利無異于是一次極大的旅游宣傳,至于這次的“風暴”將帶來如何的成效,讓我們拭目以待! ![]() 作者:Alisa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