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銀行工作的鐘熙最近得到了公司發(fā)的端午員工福利——某平臺的網購折扣卡。一拿到折扣卡,鐘熙便網購了一臺惦記許久的便攜式肩頸按摩儀給爸媽。 對于鐘熙而言,這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平時淘寶遇到什么好吃的好用的,第一反應就是直接填爸媽的地址:“距離太遠沒辦法經?;丶遗闼麄儯荒馨堰@些寄回家。” 為上班方便而單獨住在城里的小王姑娘,經常注意給住在五環(huán)外的爸爸發(fā)很多資訊,這些全部都是給他的“私人定制”。爸爸喜歡去日本旅行,小王就不斷搜索新的地點,發(fā)送例如《比京都更有魅力的是金澤》;爸爸愛好美食卻不吃辣,小王便研究對比好各類信息,推薦各類小眾而好吃的店鋪,讓爸爸輕松“吃遍全城”。 王爸爸平時愛探索新鮮事物,且口味頗為刁鉆。而女兒用心的定制信息,讓王爸爸時常眼前一亮。 兒女長大成人,經濟獨立,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反哺父母,但很多時候因為時間和空間的原因,只能通過網絡“云端”來遠程承載。母親節(jié)前夕,“云養(yǎng)媽”一詞突然躥紅。微博博主“語文指揮中心”解釋,“云養(yǎng)媽”特指在外學習工作的年輕人,用互聯(lián)網為父母預定服務、購買商品,遠程“表愛心”的行為。 有網友曾歸納出一條與父母相處的“真理”:“給父母的愛,最好的是陪伴,其次是買買買,最差的是講一番大道理。”當由于時空距離無法做到貼身陪伴,現(xiàn)代移動技術的介入正在使“云養(yǎng)”成為可能,也讓“云養(yǎng)父母”成為溝通與維持鞏固新的親子關系的新方式。物質和精神層面的“云養(yǎng)”,正在影響著親子之間的距離。 距離太遠觸摸不到?用網購“買買買”表達真心 在現(xiàn)代都市打拼的年輕人,可能與父母的距離遠隔大半個中國,甚至生活在國外,與父母的交流溝通也越來越依賴網絡。有網友表示,“云養(yǎng)父母”體現(xiàn)的是時代的變化,“我們這代人從小就是在網上長大的,現(xiàn)在也要把父母養(yǎng)在‘云上’”。 除去日常的即時聊天視頻通話,年輕人已不滿足于口頭上聯(lián)絡,偏向于通過遠程購買看得見摸得著的物品傳遞感情。 北師大研一同學陳雨婷算了算,自己在每次爸媽生日或者節(jié)日時,都會用實習或兼職的工資網購點實用的東西郵回家:秋衣秋褲、羽絨服、除螨儀、空氣炸鍋、足部護理器、電動牙刷、保健品……“大部分是我覺得他們需要,或者他們平時提過一句卻舍不得買的東西。如果我不買,他們舍不得給自己買”。 陳雨婷很感慨,作為家里的獨女,爸媽給她買東西時一點不心疼,學生時代的電子產品和旅行支出,只要是必要的,爸媽都是傾力支撐,但他們卻不愿給自己花錢。“媽媽愛囤貨,總趁著超市打折時買夠一年用的洗衣液和肥皂,辛苦地扛回家。所以我現(xiàn)在直接給她上網買,郵到家門口”。 鐘熙已經逐漸承擔起了給爸媽遠程付款的工作。從訂外出機票、酒店,到給家里網購一個新拖布,全是自己在網上下單。鐘熙曾手把手教過媽媽怎么使用淘寶支付寶,但媽媽總覺得用手機眼睛疼,操作太復雜。鐘熙干脆直接幫他們在網上買好。 “小時候也是他們給我買一切我需要的東西。現(xiàn)在爸媽老了,接受和學習新事物的能力不如從前了,互聯(lián)網都是年輕人的天下。所以,現(xiàn)在換我?guī)退麄冑I?!?/p> 當子女逐漸經濟獨立,物質層面上的反哺是表達愛最直接的方式。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黨委副書記王瑞敏老師評價,“云養(yǎng)父母”的實質是通過給父母送禮物來表達愛心,“這是愛的五種語言之一?,F(xiàn)代年輕人由于生活方式不能常?;丶?,送禮物、視頻聊天等遠程表達‘愛的語言’,有助于維系家人的情感聯(lián)結?!?/p> “精神云養(yǎng)”:比花錢更重要的是用心 除了生活物質層面的“買買買”,精神方面的“養(yǎng)育”也在年輕“網絡原住民”的心中變得日益重要。與滿足父母物質需求相比,“用心”領會父母的喜好和心理需求更關鍵,也更難做到。 80后圖書編輯塔庚和爸媽一年里只有新年或暑假會見面,不能陪伴爸媽的日子,塔庚選擇給父親買電子書填充時光。父親喜歡歷史,塔庚便精心挑選出歷史類和時代感強的書籍發(fā)給父親閱讀——《明朝那些事兒》《1980年代的愛情》《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爸爸沒有綁定信用卡,而我們在查找新事物方面更加擅長,所以我來下載”。 塔庚回憶,爸爸一貫是一家之主的“家長做派”,平時持重威嚴,偶爾能對兒孫輩展顏一笑,已算是最大的肯定。但面對這些年買電子書的“云養(yǎng)”,爸爸都會很認真地對塔庚說一句:“謝謝閨女?!?/p> 大四學生朱蕓則選擇給媽媽預訂“每周花束”。遠程下訂單之后,當地的花店會每隔一周給家里送一束精心設計的鮮花?!皨寢屖莻€護士,特別有少女心,喜歡鮮花,但因為工作太忙太累,沒時間照顧綠植,送鮮切花能夠每天給她帶去好心情”。 在北京做小學教師的劉穎,一年只能回家一兩次。但劉穎每個月固定要做的事情,就是給酷愛看電影的爸爸訂一張電影票,而這一行為持續(xù)了整整5年。 劉穎是家里獨女,爸爸年輕時是軍人,在她小時候,離開部隊當了火車司機。每到寒暑假,爸爸就帶她奔波在鐵路上,父女倆一起行走了大半個中國。當劉穎長大了,爸爸卻走不動了。這時候,他最大的愛好是看電影,“雖不能至,心向往之”。電影成為連接爸爸和外面世界的窗口,一張張電影票也成為劉穎和爸爸遠距離連接的紐帶。 “爸爸愛看帶有民族特色的傳統(tǒng)電影,尤愛戰(zhàn)爭片。我就遠程買好票,教會他現(xiàn)場用機器取票。雖然我無法每次陪他去電影院,但希望我給他選的電影能夠幫他排遣一些孤獨?!?/p> 支付寶數據表明,異地網購是子女最常做的“表孝心”方式。天貓精靈的數據顯示,目前有136萬臺機器的默認收貨地址與音箱IP是異地非同城的情況,阿里巴巴AI Labs負責人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這其中有不少就是屬于‘云養(yǎng)媽’人群,我們也非常希望能夠幫助用戶起到陪伴老人的作用?!?/p> 今年母親節(jié),在北京讀金融學研一學生李自就給爸媽網購了一套智能AI音箱。“最開始同學送給了我一個小音箱做禮物,寒假帶回家里,意外發(fā)現(xiàn)爸媽非常喜歡,經常和它對話。這讓我意識到,在沒有我的日子里,爸媽沒人聊天,很孤單。我買個智能音箱給他們,也算是給他們一些陪伴和慰藉”。 出錢出力卻不討好,如何平衡愛與需要? “云養(yǎng)父母”的背后,是互聯(lián)網在用便捷的方式將人們重新連接在一起。然而,并非每一次“云養(yǎng)行為”都是動人美好的結局。 陳雨婷回憶,剛開始,爸媽由于網購這件事責怪她亂花錢,一度讓她覺得委屈,很長一段時間不再給家里買東西。“我本是一片好意,用的也是自己的錢,收到的非但不是感謝,而是責備,真的很無奈”。 但陳雨婷后來發(fā)現(xiàn),雖然爸媽嘴上抱怨,背地里卻在向親戚們炫耀“添了一臺空氣炸鍋,是女兒給買的”。在視頻時,媽媽會得意地介紹“用炸鍋開發(fā)的新菜”。陳玉婷感受到了某種欣慰和滿足:“雖然剛開始鬧得不愉快,但看見他們實際內心很高興,就像我小時候,我收到爸爸給買的玩具一樣開心。” 還有網友表示,自己精心給爸媽準備的潔面儀受到冷落,掐好時間3個月后,再問父親“是否更換刷頭”,卻被告知“沒怎么使用”。還有,爸媽抱怨電動牙刷震得臉疼,給爸媽買好電影票,爸爸卻有時會無聊地在電影院睡著。 對此,王瑞敏老師認為,云養(yǎng)父母是一種便捷的方式,子女本意是想以此來表達對父母的關心,但若運用不當則很可能愿望落空,甚至落得被抱怨指責的結果?!案改高@代人節(jié)儉慣了,他們的消費習慣跟年輕人一代不同,容易出現(xiàn)沖突,覺得孩子亂花錢、不值得、浪費、沒必要”。 但這些都是試錯的一種方式,只有在反復溝通交流后,親子雙方才能達到一個更好的狀態(tài)。而在這一層面,王瑞敏老師認為,“作為子女也要和父母做好這方面的溝通,增加對他們的了解,免得驚喜變驚嚇。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記得‘投其所好,而非給己所要’,要了解父母的喜好,購買適合他們的需求的物品,而不是以自己的喜好為準,來強行推薦使用。所以,需要了解他們生活中的‘痛點’和‘燃點’,爭取網購能夠解決他們的急需,或滿足他們更高的精神需求?!?/p> 物質和精神層面的“云養(yǎng)”,實質都是子女對父母的反哺。當與父母的地理距離越來越遠,科技和網絡的力量可以讓距離不再成為親子關系的障礙?!霸起B(yǎng)”父母,不僅在于簡單的“買買買”,更在于你是否真的愿意花時間和心思,為父母遠程送去你的“定制孝心”。 余冰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