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世界各國酒王中,拉菲酒莊(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算是最為知名的,1855年榮列五大一級名莊之首,更創(chuàng)造了多項葡萄酒價格的最高紀錄,書寫了一段段傳奇佳話。 01貴族創(chuàng)建,上流社會的杯中佳物拉菲酒莊是在1354年由一名姓拉菲(Lafite)的貴族創(chuàng)建,在當時已有一定名氣。 1675年,酒莊轉手于當時酒界一號人物希剛公爵(J. D. Segur),他同時擁有拉圖(Chateau Latour)、木桐(Chateau Mouton)和凱龍世家(Chateau Calon-Segur)等頂級名莊。 到了十七世紀,當時上流社會的著名“交際花”路易十五的情婦蓬巴杜夫人對拉菲情有獨鐘,令拉菲進階成為凡爾賽宮貴族們的杯中佳物。 1868年詹姆士·羅斯柴爾德男爵(BaronJames Rothschild)在拍賣會上以天價440萬法郎購得拉菲酒莊的所有權,并不惜重本跟潛心專研推動酒莊釀酒技術,使拉菲酒莊的品質(zhì)和世界聲譽維持至今,其地下酒窖儲藏了拉菲近300個年份的美酒。 02三塊頂級葡萄園,三種土壤混合拉菲酒莊擁有114公頃葡萄園,其面積之廣居五大名莊之冠,每公頃種植8500棵葡萄樹。 這些風土優(yōu)越的頂級葡萄園分布在:環(huán)繞酒莊的山丘、酒莊西面的卡許阿德以及毗鄰酒莊的圣埃斯泰夫村中大約4.5公頃的土地,擁有多種土質(zhì)條件。 拉菲葡萄園土壤及所處地方的微型氣候得天獨厚,日照充足,底層為第三紀石灰?guī)r,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細礫石,混有風化形成的砂礫質(zhì)土壤,具有良好的排水和蓄熱性能,這對溫度要求極高,皮厚晚熟的赤霞珠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生長條件。 03傳統(tǒng)方式種植,全新小橡木桶陳釀酒莊遵循自然規(guī)律,采用傳統(tǒng)方式種植釀造。基本不使用化學藥劑和肥料,讓葡萄自然成熟后采用人工采摘和二次篩選,確保被壓榨的每顆葡萄都達到高質(zhì)要求。 為了更好地保留每塊土地的風土特色,葡萄會按地塊分開,分別進入不同的發(fā)酵罐完成酒精發(fā)酵,再進行蘋果酸-乳酸發(fā)酵,最后轉移至小橡木桶進行陳釀。 陳釀過程中,酒莊會進行數(shù)次品鑒,以挑選出正牌酒和副牌酒。 次年三月,再對葡萄酒進行第一次倒罐,并混合不同地塊的葡萄酒,然后進入18至24個月的熟成期;最后在經(jīng)過多次的倒罐以及蛋清澄清后,六月分才裝瓶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拉菲酒莊擁有自己的制桶廠,在制作橡木桶時,酒莊會根據(jù)不同的酒的特點對橡木桶采用不同的烘烤度。 04正牌酒和副牌酒品鑒記錄拉菲葡萄酒一直以優(yōu)雅細膩的特質(zhì)著稱,世紀之年“82年拉菲”更是成為各大影視劇的頭牌用酒,其正牌酒和副牌酒各有特色。 a正牌“拉菲古堡干紅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酒色深濃,單寧豐厚,混合著黑加侖子、鉛筆芯、礦物質(zhì)、煙草和咖啡等芳香,酒質(zhì)豐盈,香氣與口感完美平衡,其回味持續(xù)一分鐘以上,極具陳年潛力。 b副牌“拉菲珍寶干紅Carraudesde Lafite Rothschild”: 美樂的比例高于正牌,香氣優(yōu)雅迷人,風味突出,入口之初非常圓潤,稍后可以感覺到成熟的單寧,結構復雜,余味中帶有濃郁的水果味。 05曾經(jīng)世界最貴葡萄酒記錄的締造者拉菲酒莊每2至3棵葡萄樹才能釀造一瓶750ml的葡萄酒,一直以來是世界頂級葡萄酒的代名詞,出品的葡萄酒往往一瓶難求。 1985年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一瓶1787年由美國第三任總統(tǒng)托馬斯·杰斐遜(Thomas Jefferson)簽名的“拉菲正牌”拍出10.5萬英鎊的高價,創(chuàng)造了當時世界最貴葡萄酒的記錄。 在2015年蘇富比拍賣會上,拉菲的拍賣額也達到360萬美元,排在全球第三。 同時,拉菲也是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簡希斯·羅賓遜(Jancis Robinson)、詹姆斯·薩克林(James Suckling)等眾多酒評家一致高贊的酒款之一,獲得多次滿分好評。 時至今日,拉菲依舊為人所樂道,酒莊年均產(chǎn)量控制在2至3萬箱,單瓶平均價格為933美元(約合人民幣6,317元),獲得的平均分數(shù)為95分,其出眾的酒質(zhì)使其價格居高不下,在世界上始終享有最高聲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