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金匱腎氣湯(補(bǔ)腎虛,治虛胖,肚大。) 熟地30g、山萸肉16g、山藥25g、丹皮13g、云苓13g、澤瀉8g、附子10g、邊桂5g、女貞子16g、淫羊藿16g、杞子16g、沙苑子16g、菟絲子16g、益智仁12g、口芪60g、杜仲16g、炮姜10g、巴戟天25g、龍骨25g、牡蠣25g、石偉*(為石葦之筆誤)15g(大便干加生首烏)。 2、辟谷丹 栗子、大棗、柿餅、核桃、銀杏、各五百克,共末入丸。 服一丸可辟七天。 3、二百味羊肝散(治五積黃瘦天下第一) 使君子、蒼術(shù)、白術(shù)、三棱、文術(shù)*?、六曲、鱉甲、麥芽、山楂、枳實(shí)、川樸、海螵蛸、廣木香、陳皮、青皮、黃芩、大白、茵陳、、砂仁、白寇、雞內(nèi)金、五谷蟲*、木鱉子*各10g、甘草5g、梔子6g、青羊或白羊肝各一副。 文術(shù)*:藥典無此名?;蛘f即莪術(shù)。 五谷蟲*:藥典p133#0194,異名為蛆、谷蟲、水仙子。原動(dòng)物為大頭金蠅,又名紅點(diǎn)蠅、紅頭蠅。其幼蟲孽生在人糞、垃圾中。收集后裝入布袋,在流水中反復(fù)漂洗,使蟲體中內(nèi)容物排除干凈后曬干。 木鱉子*:藥典p129#0188,為葫蘆科植物木鱉子的種子。 4、徐寶丹(七寶丹)(本方單位:斤) 香油4、蜂蜜4、大棗4、皂礬(黑礬)4、益母膏2、牡蠣2、香附1、京墨1、百草霜1、神曲1(以下各味藥均為0.4斤) 黨參、白術(shù)、云苓、甘草、熟地、白芍、當(dāng)歸、川芎、黃芪、肉桂、枳殼、枳實(shí)、檳榔、廣木香、陳皮、沉香、半夏、紅花、烏藥、卷柏、阿膠、茵陳、厚樸、元胡、郁金、香薷、龍骨、雞內(nèi)金。熟面粉占總量三分之一(內(nèi)去細(xì)塵一味)。上四十味為末,煉蜜為丸。 功用:舒肝和胃、活血消滯、理氣化痰、健脾消食、溫補(bǔ)氣血、排毒駐顏。主治:尿毒癥、肝炎、腎炎等。 服法:無病者,每日早晚空腹各服一丸。有病者每日1~2丸,服3~7天后,每天增服一丸,增加到每天服8丸,然后停服1~3天,為一個(gè)療程。第二療程再如是從頭服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