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姜是中藥中常見的一種藥材,為廚房中家家都有的姜的干燥根莖。因干姜數(shù)量多,只要冬季采挖后低溫干燥或者太陽下曬干,切成片后就能成為藥材,因此市面上廣為流傳。因其有溫體散寒、驅(qū)散濕毒之功效,對于肢體寒冷、風(fēng)寒咳嗽等癥狀都有良效果,中醫(yī)常將其入藥,治療疾病。 ![]() 干姜能夠驅(qū)除濕寒 因干姜性熱味辛,故而能驅(qū)走體內(nèi)濕寒,對于脾、胃、心、肺等大有裨益。其中,因為干姜性味熱辛,因此對于人體有溫體之奇效,能夠通順靜脈,去燥祛濕,消解痰氣,溫辛肺部,散出寒氣,對于腹部疼痛、惡心嘔吐、腹瀉不止、陽氣不振、風(fēng)濕哮喘、濕寒入體等病狀十分有效。 ![]() 干姜好藥方 小編在這里為大家整理除了干姜的藥方,即使身體不生病,日常用干姜泡水對身體也極有好處,希望朋友們能夠利用干姜進一步強身健體。 1、治療下血、治吐的干姜藥方 此藥方來自《觀聚方要補》,對于治療下血、嘔吐、吐血等病狀很有效果。藥材需要當(dāng)歸、阿膠、川穹、蒲黃、柏葉、炒姜炭,具體數(shù)量如下:4g當(dāng)歸、4g阿膠、2.5g川穹、5g蒲黃、7.5g柏葉,并將炒姜炭至七分之后,將所有藥材上水煎服至熟后,以百草霜末點服用,一周三到四次即可。 2、治療傷寒之癥的干姜藥方 此藥方來自于《傷寒論》,藥方被稱為“干姜附子湯”,對于傷寒之后反復(fù)發(fā)汗,晝夜不得安寧難以入眠,白日尤為煩躁,而入夜反而安靜,病情上不嘔吐不見血,身體表征無礙,脈象沉微者。藥材需要一兩干姜、一枚去皮的附子,附子需要生用,且去皮之后切成八片待用。藥材準(zhǔn)備好后用三升水進行煎煮,最后取一升水,過濾完藥材渣子后服用,可有奇效。 ![]() 干姜附子湯 干姜炮制方法 小編在這里為大家提供干姜的炮制方式,即使你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自己制作干姜入藥。去除姜表面的雜質(zhì),放至水中浸泡,洗凈后切成厚片或者姜塊,放在太陽下干燥即可,曬干即可服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