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1946年,尼赫魯就認為:“當今世界,每個國家都會發(fā)展并使用最先進的武器來自衛(wèi)。毫無疑問,印度也不例外。我希望有朝一日印度科學家能夠建設性的使用原子能,但是如果印度受到威脅,將會嘗試一切手段來保衛(wèi)自己?!边@番話暗示印度遲早會研發(fā)核武器。 印度第一次核試驗 印度發(fā)展核武器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44年,當時印度核物理學家霍米.巴巴在孟買創(chuàng)立了塔塔基礎科學研究所。1949年,印度科學與工業(yè)研究委員會就指明該研究所開展核物理領域方面的研究。 霍米.巴巴 1954年,霍米.巴巴啟動了有關核武器設計和制造的研究工作。隨后,在孟買附近的特朗貝,成立了專門的原子能研究機構。印度政府也設立了原子能部,由霍米.巴巴擔任首任部長。 但是,核武器的研發(fā)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以印度薄弱的工業(yè)基礎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經(jīng)過了一番折騰后,印度不得不尋求來自外部的幫助。 印度第一次核試驗留下的彈坑 國際上,印度和平利用原子能的花言巧語也迷惑了一些人。不久,美國和加拿大表示愿意為印度提供一座核反應堆用于科研。其中反應堆由加拿大提供,重水由美國提供,該反應堆每年可以生產(chǎn)數(shù)公斤鈈。 英迪拉.甘地視察核試驗現(xiàn)場 1964年,在美國的幫助下,印度建成了一座年處理量20噸的核燃料后處理工廠。在這期間,由于印度先后與中國、巴基斯坦發(fā)生戰(zhàn)爭,再加上政策的搖擺不定,印度的核計劃發(fā)展比較緩慢。 印度第一次核試驗 1967年,“鐵娘子”英迪拉.甘地當選為印度總理,一上臺就力排眾議主張研發(fā)核武器,印度的核計劃開始加速。1970年,印度儲備的核原料已經(jīng)足夠制造一枚核武器了。 英迪拉.甘地視察印度核試驗現(xiàn)場 在1971年的第三次印巴戰(zhàn)爭中,巴基斯坦的盟友美國派出企業(yè)號航空母艦大搖大擺的進入孟加拉灣,明目張膽的威懾印度。美國此舉深深刺激了印度,使印度下定了發(fā)展核武器的決心。 印度第一次核試驗 1972年,英迪拉.甘地挾第三次印巴戰(zhàn)爭勝利的余威,要求原子能研究中心制造核武器并完成試驗。2年后,核物理學家拉賈.拉曼納向英迪拉.甘地匯報印度已經(jīng)做好了測試第一枚核武器的準備。 拉賈.拉曼納 當年5月18日,印度在拉賈斯坦邦的塔爾沙漠成功引爆了第一枚核彈。這枚核彈重量1400公斤,直徑1.25米,采用內爆式設計,在特朗貝原子能機構完成制造和組裝。其中6公斤的鈈原料由加拿大援助的核反應堆生產(chǎn),重水則來自美國。 印度第一次核試驗 核爆成功后,印度一口咬定只是為了和平利用原子能,沒有任何軍事目的,并堅持稱該核彈為“和平核爆裝置”。 從1944年到1974年,整整30年,印度制造的一股沖天蘑菇云終于飄蕩在南亞的上空,實現(xiàn)了當年尼赫魯?shù)脑竿1M管并不被其他大國承認,但印度從此邁入了擁有核武器的國家行列。 印度烈火導彈 也許是考慮到各國的反應,也許是核試驗耗資巨大,印度此后并未開展進一步的核試驗。直到24年后的199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南亞核競賽才又掀起了高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