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典閱讀不能速成 夕 君 文學經典對人類文明、文化的意義,已經毋庸贅言。考慮到這一意義以及公版書成本較低等情況,文學經典尤其是世界名著、中國古典文學經典作品作為出版資源,為眾多出版機構所熱衷。 經典作為人類文化的瑰寶,被廣泛出版、傳播,無疑是好事。由于學術觀念、美學趣味的不同,翻譯、??钡确矫娴牟町悾浀渥髌反嬖诙鄠€不同版本,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百花齊放,不無可喜之處。 然而筆者發(fā)現,在與文學經典有關的出版物中,速讀類圖書品種、數量不少,既有國學經典速讀,也有世界名著速讀,都頗受歡迎。這類圖書將文學經典、名著“濃縮”,通過短短兩三百頁的篇幅,可以“閱讀”幾十部作品。這類圖書善于概括主旨大意、羅列名段名句,有的還“細心”提示名段名句的適用場合,美其名曰“讓讀者享受閱讀的便利性”。 坦率地講,筆者十分厭惡速讀類圖書。文學作品的思想主題往往并不唯一,也難以用三言兩語予以概括,越是好作品,越如此。經典閱讀是一種私人的、高級的智力、心靈活動,經典以其思想、精神與文化力量啟迪智慧、溫潤心靈、慰藉情感,每位讀者以其獨特的認識能力、審美偏好、人生經驗,與經典對話并從中獲得共鳴、啟示乃至升華。這一過程具有個體性、不可替代性,簡單地說,即是“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從這個角度觀照,速讀類圖書斷章取義、迷戀捷徑,背離了經典閱讀的意義和價值,其作用不過在于為閱讀該書的人提供某種談資,使其擁有“博覽群書”“博古通今”的假象。 現代社會追求效率,但許多關乎精神、心靈的事,是不能以效率來衡量的。出版機構適當迎合市場需要、考慮經濟效益,無可厚非,但從事文化事業(yè),首先不該忽略的是社會效益。經典閱讀不該是拿來炫耀的,出版行業(yè)也不該助長這種浮躁和虛榮。 的確,現代人生活節(jié)奏快、壓力大,閱讀大部頭作品存在一定客觀困難。那么,就不妨選擇短篇小說、古典詩詞來閱讀,篇幅短小,精練雋永;部分作品較為艱深、難讀,那么就不妨選擇名家的譯本、注本或導讀本來閱讀,由小到大、由易及難地接近經典。即便不閱讀經典,也比閱讀偽經典并試圖以此驕人要好得多。出版機構應該以其責任感和專業(yè)性,引導讀者樹立正確的閱讀觀,逐步培養(yǎng)社會大眾的良好閱讀習慣,提升其文化水平——至少,要守護住閱讀的真誠和純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