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冠心病其病位雖在心,其本實在腎。根據(jù)“氣根于腎,氣為血帥,氣行血則行”這一理論,筆者臨床常用自擬的“補腎益氣活血湯”調(diào)治老年冠心病,頗有效驗?;颊咭话惴?-3 個療程,心前區(qū)疼痛、胸悶、氣短、心悸、頭暈、乏力等主癥有明顯改善或基本消失。特簡介如下,供參考。 藥物組成及用法:黃芪30克,黨參20克,黃精20克,山萸肉15 克,枸杞子20克,肉蓯蓉 20克,當歸20克,川芎 15克,丹參20克,紅花 10克,降香10克,玄胡 10克。水煎2次混勻,分早晚2次溫服。每日1 劑。10天為1個療程。 方中黃芪、黨參、黃精益氣行血,使心氣舒展,增加血的流動力,疏通脈道阻滯;山萸肉,枸杞子;肉蓯蓉可滋腎陰又能補腎陽,補腎能使諸臟氣血充足,達到濡養(yǎng)心臟,血脈充盈之功;川芎、丹參、降香、紅花活血化瘀,發(fā)送血液濃、粘、聚、凝的狀態(tài),以通血脈之滯;當歸補血、活血,兼行氣止痛;玄胡行氣活血,無論是血是氣,積而不散者,服此氣血能行能暢。諸藥合用,共奏補腎益氣、活血通絡、強心復脈之功,對冠心病頗有效驗?,F(xiàn)代藥理研究證實,黃芪有擴張冠狀動脈及全身末梢血管的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降低血壓,增強免疫功能;當歸、黃精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心肌營養(yǎng),降低耗氧量,從而改善心臟功能,防止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肌缺血、缺氧;丹參、芎、紅花等活血化瘀藥,有調(diào)節(jié)心肌代謝,降低血液粘滯,使血流阻力減少,改善微循環(huán),改善心肌供血等作用。 冠心病患者在服用中藥治療的同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各點: 一、調(diào)攝精神。冠心病多因情志刺激而誘發(fā)和使病情加重。因此,要善于控制情緒,養(yǎng)成處事不急不躁,遇事不大喜過望,提高應變能力。使自己的心態(tài)始終處于平和、穩(wěn)定的狀態(tài)。 二、飲食有節(jié)。一要節(jié)制食量,飲食不可貪多,少飽則止。飽餐會使胃腸的血液分配增加,心肌相應缺血,很易誘發(fā)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二要節(jié)制高B旨厚味。次魚大肉、油膩、煎炸、辛辣之品能助濕生痰、助熱生風。過食則易使血中膽固醇增高,對冠心病極為不利。 三、寒置適宜。冠心病人平素要注意氣候的變化,避免外邪侵襲,防止因感風、寒、濕、熱等外邪而誘發(fā)或使病情加重。 四、起居有時。作為冠心病人,為不耗心氣,應做到生活有規(guī)律,起居有時,保證休息和睡眠,才能使心血得充,心神得養(yǎng)。要避免重體力勞動和突然用力,走路、上樓梯、騎車均應慢,性生活要嚴格節(jié)制,要保持大便通暢,切勿用力排便。 |
|
|
來自: 瀟湘飛魚 > 《心腦血管病、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