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字訂閱 醫(yī)學檢驗沙龍 歡迎轉發(fā)到朋友圈?? 點擊上圖 查看2019職考專業(yè)輔導資料 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特別是進食后往往出現(xiàn)明顯血糖增高。 1、胰島素分泌過多和高峰延遲 在正常情況時,人進食后血糖會升高,大約30~60分鐘血糖達到高峰后下降,血漿胰島素水平也在30~60分鐘上升至高峰,為基礎值的5~10倍,隨后下降,3~4小時恢復到基礎水平。因此,正常人進餐后血糖雖然有升高,但波動于一定范圍內。2型糖尿病患者可出現(xiàn)胰島素分泌過多(高胰島素血癥)和高峰延遲,胰島素維持在較高濃度而不能回復到基線水平,因而在餐后出現(xiàn)血糖較低,甚至低血糖。 2、飲食不足和餐后運動強度過大 飲食和運動是糖尿病治療的兩項重要的基礎措施,嚴格飲食控制和適當運動有利于減輕體重,改善高血糖和減少降糖藥物。但是飲食方案應嚴格和長期執(zhí)行,運動應有規(guī)律。如飲食不足或餐后運動強度過大,患者也可能出現(xiàn)餐后血糖較低,甚至低血糖反應 3、藥物 降糖藥物劑量過大,與飲食不匹配,或同時應用增強降糖藥物降血糖作用的其他藥物,也可能導致餐后血糖明顯降低 專家支招:在出現(xiàn)餐后2小時血糖低于餐前血糖時,可先增加監(jiān)測次數(shù),如加測餐后1小時、3小時血糖,記錄好數(shù)據(jù),便于尋找血糖變化規(guī)律。然后,請教醫(yī)生,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必要時調整飲食、運動和藥物。 來源:糖尿病之友 餐后血糖竟比餐前低 原是胰島素細胞太“懶”對血糖這個概念稍有常識的讀者朋友都知道,糖尿病患者血糖會升高,特別是餐后血糖會明顯增高。但是南京市民程阿姨卻遇到了一件“怪事”,自己在醫(yī)院做的餐后血糖檢測值竟然比餐前還要低,這是怎么回事呢? 南京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內分泌病科副主任中醫(yī)師張永文介紹說,臨床中常有像程阿姨這樣的患者朋友拿著化驗結果來質疑我們,主要是他們在監(jiān)測血糖時發(fā)現(xiàn),餐后2小時血糖比餐前血糖還低,其實這種現(xiàn)象在臨床中是非常常見的,這里也要提醒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xiàn)程阿姨這種情況,不要著急,及時復診,很可能與以下幾個原因有關系: 第一、手術“后遺癥”和胰島素細胞“懶惰”。在正常情況下,人體進食后大約30~60分鐘血糖會達到高峰然后再下降,而血漿胰島素水平也在30~60分鐘上升至高峰,高峰值可為基礎值的5~10倍,隨后逐漸下降,3~4小時恢復到基礎水平。因此,正常人進餐后血糖雖然會升高,但波動在一定范圍內。而對于部分胃切除、胃腸切除、幽門成形術、胃造瘺等手術后的患者,由于食物快速的由胃進入腸道,為胃腸的過度刺激造成胰島素一時性的過量分泌,會導致餐后血糖反而比餐前低。還有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細胞比較“懶惰”,對高血糖“釋放”延遲,這時胰島素維持在較高濃度而不能回復到基本水平,因而在餐后出現(xiàn)血糖較低現(xiàn)象,甚至低血糖。 第二、基礎胰島素分泌不足,但儲備功能良好。我們都知道胰島功能狀態(tài)分為基礎功能和儲備功能,基礎功能是較持續(xù)溫和的分泌狀態(tài),保證進食和空腹時血糖不會過高。儲備功能是進食后引起的胰島分泌,使餐后血糖不會過高。如果胰島素的儲備功能良好,但基礎功能受損,也會出現(xiàn)餐后2小時血糖比餐前血糖還低的情況。 第三、飲食不足和餐后運動強度過大。飲食和運動是糖尿病治療的兩項重要基礎措施,嚴格控制飲食和適當運動有利于減輕體重,改善高血糖和減少降糖藥物。部分糖尿病朋友因為擔心血糖高而故意比平時少吃一點,再加上來回醫(yī)院和家之間的奔波,運動量增大,此時患者也會出現(xiàn)餐后血糖較低,甚至發(fā)生低血糖。 第四、藥物。降糖藥物劑量(口服藥物或胰島素)過大,與飲食不匹配,或同時應用增強降糖藥物降血糖作用的其他藥物,也可能導致餐后血糖明顯降低。 附:部分討論 不知道各位同仁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餐后的血糖竟然比餐前的血糖低。有人說是儀器的問題,可是我遇到過不止一次啊,為什么大部分的人不會這樣呢?還有沒有其他的原因???比如對糖的敏感度不同等。 理論上是會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在第三版的生化檢驗教材上講過,具體可以參考!可能是胃病患者會出現(xiàn)! 一般糖尿病患者,都是餐后血糖比餐前高,但臨床有相當一部分糖尿病患者,早餐后兩小時血糖比空腹低。這主要見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因為存在明顯的胰島素抵抗,使得空腹胰島素不能有效抑制肝糖輸出,而導致空腹血糖升高。 另外,使用胰島素特別是超短效胰島素制劑的患者,以及夜間中效胰島素用量不夠而空腹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也可能出現(xiàn)早餐后兩小時血糖低的情況,這需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調整胰島素的劑量或劑型。 還有一些已經(jīng)進行飲食控制的糖尿病患者也會表現(xiàn)為餐后血糖水平相對偏低,這種情況并無大礙。 對于??漆t(yī)生,完全能理解這樣的結果。而我們搞檢驗的面對的是所有專業(yè)的醫(yī)生,有一些非??漆t(yī)生不能理解這樣的結果,認為出現(xiàn)這樣的結果一定是檢驗科搞錯了。毫無疑問,如果標本管搞錯了是完全可能導致這樣的結果出現(xiàn)。在排除了檢驗結果錯誤的前提下,這樣的結果可見于胃切除和嚴重肝病的病人。 實際工作中,我們的OGTT通常都只做2點:空腹和餐后2小時。如果按WHO的標準化操作做4點,就可發(fā)現(xiàn)這樣的病人峰值出現(xiàn)早且超過10mmol/L。書上稱為“儲存延遲型耐糖曲線”。 從理論上上將,這種情況主要有: 1 部分 2型糖尿病,由于餐后高血糖可以刺激胰島素的延遲性分泌,而使機體出現(xiàn)一過性高濃度胰島素,而高水平的胰島素又可以促使血糖的降低,繼而出現(xiàn)餐后低血糖; 這種情況經(jīng)常有,同意前面幾位講的,在做OGTT時碰到很多,其實如果同時做了胰島素釋放試驗就很清楚啦。碰上這種問題最直接的方法是和臨床醫(yī)生的溝通,因為病人的實際情況我們做檢驗的不是很了解,我個人覺得檢驗和臨床互相溝通,受益良多,對自己的水平提高大有幫助。 補充一點, 許多因素可以導致餐后低血糖,包括藥物,胰島素抗體或胰島素受體抗體和先天性疾病(如果糖-1,6-二磷酸酶缺陷),也包括反應性低血糖(也稱功能性低血糖).在第三屆國際低血糖學術會上,反應性低血糖被定義為:一種臨床疾病,病人在日常生活中有餐后癥狀,毛細血管血或動脈血漿葡萄糖濃度低于2.5~2.8mmol/L.該癥患者在餐后1~3小時有自覺癥狀,通過進食可緩解30~45min.但很少發(fā)現(xiàn)引起低血糖癥的病因(如胃腸功能不全或激素缺乏).這類患者有時無自覺癥狀但有低血糖,或血糖濃度正常卻有自覺癥狀.餐后低血糖比較少見,在發(fā)生餐后自覺癥狀時有低血糖即可建立診斷.如果懷疑本病,則可進行5h進餐耐量試驗或5h葡萄糖耐量試驗。 餐后多長時間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