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鳥食罐,養(yǎng)鳥盛水喂食用具,多小巧,瓷質(zhì)為多。 明朝張岱《夜航船》卷十七載:宋高宗好養(yǎng)鴿,躬自飛放。有士人題詩云:“鵓鴿飛騰繞帝都,朝收暮放費工夫。何如養(yǎng)個南來雁,沙漠能傳二帝書?!钡勐勚?,召見士人,即命補官。 南宋都城杭州,鳳凰山下老虎洞修內(nèi)司御窯窯址,考古發(fā)掘所見鳥食罐標本不少?!逗贾堇匣⒍锤G址瓷器精選》一書披露一件完整品,高僅2.5厘米,口徑僅1.5厘米,底徑不過3.8厘米。郊壇下窯址出土一件底部破損的,更小。 拙作《龍鱗—南宋官窯標本珍賞》一書,收錄各類鳥食罐耳標本13枚,尺寸都不大。當為喂食鴿子之用。這些實物資料,印證了文獻關于“宋高宗好養(yǎng)鴿,躬自放飛”的記載。 近日偶獲一件原片修復的鳥食罐,是目前為止接觸到的,南宋官窯鳥食罐當中,體量最大的一件。高達6.5厘米,口徑達6厘米,腹徑達8.5厘米,底徑有4.2厘米。重200克。放進一個雞蛋,仍綽綽有余。如此大尺寸的鳥食罐,宋高宗用來喂什么鳥呢? 宋《楓窗小牘》記載:髙宗在建康,有大赤鸚鵡自江北來。集行在承塵上,口呼萬歲?;抡咭允殖兄?,鼔翅而下。足有小金牌,有宣和二字。因以索架置之。稍不驚怪。比上膳,以行在草草無樂,鸚鵡大呼卜尚樂起方響。久之又曰,卜娘子不敬萬歳。蓋道君時,掌樂宮人以方響引樂者,故猶以舊格相呼。髙宗為罷膳泣下。后至臨安,此鳥忽死。髙宗瘞之,親為文以祭之。 《虞初新志》記載:宋高宗時,隴山縣有人進能言之鸚鵡于宮中。高宗養(yǎng)之,愛甚。一日,高宗問曰:“爾思鄉(xiāng)不?”曰:“豈不思鄉(xiāng)?然思之何益!”帝憫之,即遣侍者送還隴山。數(shù)年后,宮中有人過其地。鸚鵡問曰:“皇上安否?”答曰:“崩矣?!丙W鵡悲鳴不已。
這樣看來,宋高宗與大鸚鵡有緣,亦有特殊感情。這件鳥食大罐,為宋高宗喂養(yǎng)鸚鵡之用的可能性頗大。 今日拍場上,明代宣德青花小鳥食罐,成交價數(shù)百萬之巨。與南宋官窯鳥食罐一樣,都系宮廷內(nèi)苑之物。小中見大,值得玩味。(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