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頭號玩家》已經上映天12天,票房還在持續(xù)上升,大導演,大制作,酷炫的視覺效果,隱藏的139個彩蛋,吸引著大家去二刷,三刷。而國產電影方面還是沒有什么水花,盡管《暴裂無聲》口碑節(jié)節(jié)上升,豆瓣評分已到8.3,大V們推了又推,但沒辦法,國內這類型的電影大都不會大賣。 《暴裂無聲》之所以關注度這么高,除了它確實是一部好作品外,還因為它的導演忻鈺坤,一位80后的青年導演,當年憑借處女作品《心迷宮》獲得了第8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導演獎及第51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提名 。當時拍《心迷宮》時和一些小導演的起步一樣,懷揣著夢想,一心想做好電影。 2013年忻鈺坤籌拍《心迷宮》時融資170萬,這170萬還是由制片人向各路朋友籌措而來,沒有大制作,沒有大牌明星,甚至好演員,但拍出了一部好作品,上映之后好評不斷,最終獲得了1650萬票房,忻鈺坤后來在訪談中說“我終于能拍下一部電影了”,所以,在2018年交出了《暴裂無聲》的完美答卷。 《暴裂無聲》暫且不提,今天口袋貓要介紹的是忻鈺坤導演的第一部作品《心迷宮》,豆瓣評分8.6,位列豆瓣電影類總排行第167位,這個排名,在國產懸疑類電影中不可謂不高。 《心迷宮》屬于懸疑犯罪片,但故事情節(jié)并不復雜,只是導演巧妙的構思和多角度的敘事手法使得電影有了鮮明的風格,呈現了一部精彩絕倫的懸疑片。 故事由一具尸體引出:一對小情侶私會小樹林,被人發(fā)現勒索要錢,爭執(zhí)之中男生失手殺了人,小情侶相約逃跑,過程中經過思想的掙扎,良心的拷問還是決定回家自首,這時卻發(fā)現尸體正在出殯,原因是醉酒睡草堆抽煙燒死自己…… 留守女人麗琴飽受家庭暴力,正想著與情夫密謀殺夫,這時卻傳來丈夫的死訊,出殯之時派出所又傳來丈夫的死訊,是跌落山崖致死,那么前一具尸體到底是誰? 村民白國慶家庭貧困,卻被弟弟的債主上門要賬,還不了錢就要收房子,夫妻二人商量之下找來無人認領的尸體冒充弟弟,在債主上門之際出殯…… 一具尸體,三次易主,多人參與,最后陰差陽錯的對了,卻又毫不知情。電影采用倒敘,插敘,多視角拍攝,多線索鋪墊,我們每次都是在跟著一個人物的視覺看故事,每次看到的只是一部分,開始會覺得有些亂,隨著劇情的推進,所有的線索都連貫起來了,環(huán)環(huán)相扣。 比如,小情侶在旅館時,電視里出現了大猩猩; 大壯向麗琴送禮的晚上,麗琴一個人在家時電視里出現的也是大猩猩; 村長妻子給兒子打電話,這時電視里出現的還是大猩猩。 這三段里出現的大猩猩說明了時間是同一天晚上,幫助我們理清了時間線。 電影拍攝之時經費有限,看起來有些粗制濫造,演員基本沒有所謂的演技,沒有大爆點,但正是這些“拘束”對現實主義的電影來說更顯得真實。 電影有著鮮明的黑色幽默風格,讓人看完想笑,卻又笑不出來,故事荒誕,卻又合情合理。 它涉及命案,但不是什么離奇,玄幻的死亡事件,相反電影中所呈現的死亡很隨機,接個電話就不小心掉下山崖摔死了,但命運無常,不過就是如此。 看完電影,口袋貓覺得有點像東野圭吾的小說《惡意》,一開始就給出了兇手,然后開始敘事,我們帶著真相看故事,卻又在兇手是不是他中猜疑不斷。
人生在世,都會被一些事情所羈絆,會迷失,會犯錯,但電影里的人物沒法以單一絕對的評判標準去衡量對錯,他們或許自私自利、心懷鬼胎但也有擔起責任,為他人著想的一面,模糊了黑白界限,卻更為真實。
《心迷宮》當年是一部無大明星、無大導演、無大制作的“三無”電影,但呈現了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它的成功讓導演有了經費可以好好拍電影,這次的《暴裂無聲》確實也不錯,事實證明國產電影還是值得大家期待與支持的,只希望導演能保持初心,不被資本,商業(yè)化蠶食,繼續(xù)為我們帶來好的電影。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