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情劍客無情劍》中有一片段。 上官金虹道:“你本是三代探花, 風(fēng)流翰林, 名第高華, 天之驕子, 又何苦偏偏要到這骯臟江湖中來做浪子?” 李尋歡笑了笑 , 淡淡道:“想來就來, 想走就走。” 上官金虹眼里,“江湖”是草莽待的地方,是魑魅魍魎橫行的名利場,但“江湖”最早的起源卻充滿了道家哲思。 “江湖”二字,最早現(xiàn)于《莊子·大宗師》: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p> 這里的江湖,是莊子的大逍遙。 而古龍的江湖,卻是心的江湖。 心之所向,即為江湖。 一、少年意氣重,欲傳江湖名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江湖從來對少年人充滿吸引力, 揚(yáng)鞭策馬,快意恩仇,刀光劍影里,風(fēng)流瀟灑,快哉!快哉! 李白該是最有江湖氣的詩人。 “脫身白刃里,殺人紅塵中。 當(dāng)朝揖高義,舉世稱英雄?!?/p>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fù)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p> 李白永遠(yuǎn)像是一個初入江湖的少年,充滿激情,壯懷激烈。 江湖上長流傳著某個傳奇的名字, 但更多的則是抱著一團(tuán)火辭別家鄉(xiāng)的少年人。 這些少年人,有主動入江湖的,有的則是被動。 前者多像李白,心中有一把火, 不把這把火點燃了,來江湖走一遭,是不會甘心的。 后者則是古龍,因為少年時期,發(fā)生種種變故, 劍未佩妥,出門已是江湖。 未到江湖時,江湖中有流傳不盡的傳說; 到了江湖,才發(fā)現(xiàn)煙波浩渺,傳說不可見,多的是掙扎與艱辛。 今天那些漂泊于北上廣的年輕人,何嘗不是滿懷熱血的江湖人? 而那些留在故鄉(xiāng)的年輕人,歲月也未曾繞過,經(jīng)常被生活甩著臉色。 “天涯遠(yuǎn)不遠(yuǎn)?” 不遠(yuǎn)!” “人就在天涯,天涯怎么會遠(yuǎn)?” ——古龍 《天涯明月刀》 二、桃李春風(fēng)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江湖是少不了酒的! 在外漂泊時,“小二,來兩斤牛肉,再來一壺好酒!”便是最大的愜意。 古龍也是愛酒的。 李尋歡被稱為古龍筆下最像自己的人, 出場時便在馬車?yán)锖染啤?/p> 而且喝酒的方式獨特,白天7壺酒、夜里7壺酒。 喝完了酒,拿出小刀雕刻林詩音的人像埋在雪地里, 癡癡地站著直到全身落滿雪花。 酒醉人,人醉酒。 不只古龍筆下的主角愛喝酒,古龍同樣嗜酒。 有一次,林清玄去向他約稿。 古龍說:“你不跟我喝酒,我就不寫給你?!?/p> 于是,兩人將酒倒進(jìn)盆子里,干盆, 一夜喝掉了六瓶XO。 那年林清玄二十三歲,古龍四十歲。” 從此,兩人就成了忘年摯友。 但其實,古龍并不怎么喜歡喝酒。 他在書里寫:“你若以為酒只不過是一種可以令人快樂的液體,你就錯了。 酒是種殼子,就像是蝸牛背上的殼子,可以讓你逃避進(jìn)去?!?/p> 如此愛酒,歸根究底,是因為他是孤獨的,這個江湖是孤獨的。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若說孤獨,再沒有詩比柳宗元的《江雪》更為合適。 皚皚白雪染天地一色,遼闊江湖間,一小舟,一釣叟,一股凄清撲面而來。 而四句詩首字連在一起,便是“千萬孤獨”。 孤獨到極致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多情劍客無情劍》中,李尋歡和阿飛有這樣的對白: 他(李尋歡)不愿阿飛再想這件事,忽然抬頭笑道:你看,這棵樹上的梅花已開了。 阿飛道:嗯。 李尋歡道:你可知道已開了多少朵? 阿飛道:十七朵。 李尋歡的心沉落了下去,笑容也凍結(jié)。 因為他數(shù)過梅花。他了解一個人在數(shù)梅花時,那是多么寂寞。 少年人們又何嘗不孤獨? 一個人懷著信念,奮斗在都市中。 早高峰,擠著地鐵,渺小而辛苦; 工作中受了委屈,卻不能告訴家里人,只能獨自療傷。 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吃火鍋,一個人在努力,城市中很多人,卻都是陌生人。 但還好有朋友,是的,江湖之大,還好有朋友。 古龍喜歡喝酒,但比起喝酒他更喜歡喝酒時的朋友, 還有喝過了酒的氣氛和趣味。 一個人在危急時知道自己還有個可以患難相共的朋友,那種感覺世上絕沒有任何事能代替。 他們的笑很輕松,在天子腳下,紫禁城里,面對著寒光耀眼的刀山槍林,他們居然還能笑得很輕松。 丁敖他們卻已緊張起來,侍衛(wèi)們更是一個個如臨大敵! 這一戰(zhàn)若是真的打起來,那后果就真的不可想像了。 看起來這一戰(zhàn)已是非打不可! 魏子云面色沉重,雙手緊握,緩緩道: “各位都是在下心慕已久的武林名家,在下本不敢無禮,只可惜職責(zé)所在……” 陸小鳳打斷了他的話,道: “你的意思,我們都懂,我們這些人的脾氣,我也希望你能懂?!?/p> 魏子云道:“請教?!?/p> 陸小鳳道:“我們這些人,有的喜歡錢,有的喜歡女人,有的貪生,有的怕死, 可是一到了節(jié)骨眼上,我們就會把朋友的交情,看得比什么都重。” 紫禁城外,三千兵甲前,有一眾好友,兩肋插刀,當(dāng)不虛此生! 想想我們也有那么幾個朋友,這個江湖就不寂寞。 三、飄飄何所逝,天地一沙鷗 郭靖和黃蓉在《射雕英雄傳》里圈粉無數(shù)的一對璧人。 到了《神雕俠侶》里,無數(shù)“黃蓉粉”則痛徹心扉, 當(dāng)年那個靈氣逼人的“珍珠”被寫成了“死魚眼睛”。 但郭靖、黃蓉的轉(zhuǎn)變,卻是江湖里最真實的場景。 16歲時,黃蓉可以女扮男裝,四處闖禍,但那是16歲。 對于16歲總是寬容的 。 但后來,郭靖成了公務(wù)員,黃蓉也成了丐幫的首領(lǐng)。 兩人都有了不得不承擔(dān)的責(zé)任。 小龍女和楊過,有一個人死了,另一個必定殉情。 但是郭靖黃蓉不能, 襄陽城內(nèi)的百姓怎么辦,嗷嗷待哺的孩子怎么辦? 這就是少年人與中年人的不同。 繞床饑鼠,蝙蝠翻燈舞。 屋上松風(fēng)聽急雨,破紙窗間自語。 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fā)蒼顏。 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 ——辛棄疾《清平樂》 江湖子弟青衫老,百年風(fēng)雨是江湖。 古龍筆下的男主角英姿風(fēng)流,肆意而行。 “當(dāng)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充滿了少年對江湖的想象。 楚留香像是明月,朗照山河萬里,寫意風(fēng)流,正是少年英杰。 陸小鳳則是清風(fēng),結(jié)交四海兄弟,自在瀟灑 ,卻已名傳天下。 這二者都是少年成名的模樣。 但大多數(shù)少年人,在光陰摧殘里,白了青絲,冷了熱血,卻忙碌于日常瑣事。 少年時候,心如平原牧馬,若不能及時收心,老來長嘆歲月蹉跎了。 或者是當(dāng)年一腔熱血,見不慣,看不慣的, 被生活打磨后,隨波逐流,最終變成年輕時自己討厭的人。 江湖是冷漠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傳奇; 江湖是無情的,將大多數(shù)少年都變成了普通平凡的中年人。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 依然一笑作春溫。 無波真古井,有節(jié)是秋筠。 惆悵孤帆連夜發(fā),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顰。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江湖就是這樣,潮來潮去,一代新人換舊人。 一邊有人辭官歸故里,一邊有人星夜趕科場。 雖說少年不知愁滋味,老來方知行路難, 但“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又何苦自怨自艾? 四、我有一壺酒,足矣慰風(fēng)塵 你有沒有聽見過 雪花飄落在屋頂上的聲音? 你能不能感覺到花蕾 在春風(fēng)里慢慢開放時那種美妙的生命力? …… 你能不能活得愉快 問題并不在于你是不是個瞎子 而在于你是不是真的喜歡你自己的生命 是不是真的想快快樂樂的活下去 “淡然釋懷笑萬物,花滿心時亦滿樓”是花滿樓, 是古龍江湖中最美好的存在。 他平生從未有過頹廢、沮喪的時候,只因在他心中, 生活永遠(yuǎn)都是多姿多彩,永遠(yuǎn)都是最美好的。 花滿樓代表古龍精神世界中一個溫柔的角落。 他展現(xiàn)了波濤洶涌江湖的另外一面, 也代表著古龍的另一個境界。 古龍臨終前最后一個星期,林清玄去看他,古龍寫了一幅字: 陌上發(fā)花,可以緩緩醉矣,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他說,過去開杯痛飲,是要掩飾內(nèi)心的空虛,現(xiàn)在看到陌上的花,也可以醉了。 經(jīng)歷過燦爛一生,古龍對生活對江湖有了新的一層思考。 某一日風(fēng)雨如晦,楊過心有所感,當(dāng)下腰懸木劍,身披敝袍, 一人一雕,悄然西去,自此足跡所至,踏遍了中原江南之地。 金庸小說中,亦有這種頓悟。 名傳天下的神雕大俠,突然有一日想著要好好看看大好河山, 便去江南看杏花,去廬山觀瀑布, 去遇見一場秋雨,去邂逅一樹桃花, 不再理會江湖的紛爭。 天下風(fēng)云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摧,皇圖霸業(yè)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 這世界上喝酒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在暖暖春光,蜂蝶戲舞中慢慢品嘗杯中酒, 歲月婆娑,酒盡了,人便悄悄地隱去。 這樣的人有陶潛、林逋。 第二種則舉杯就一飲而盡,大叫一聲:“好酒?!?/p> 然后把杯子一拋,落地而碎。 這樣的人有荊軻、海子。 金庸是第一種人,古龍是第二種人。 但不管哪一種,都找到了生命的熱愛,找到了生命的活法, 只要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那不就很好? 想仗劍天下的,就日夜磨礪; 做不了英豪的,就善待身邊人,負(fù)起責(zé)任,無愧于心,便是豪杰。 五、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不見楚留香 近五十年人間率性縱情快意江湖不枉此生,將三百本小說千變?nèi)f化載籍浩瀚當(dāng)傳千秋。 你已竟去遠(yuǎn)了,我還會久留嗎? 倪匡挽古龍。 來得多彩多姿,去得無影無蹤,不忘人間醉一遭; 筆暗或許微微,安心稍待片刻,我們隨后帶酒來。 三毛挽古龍。 你這一去可寂寞了這里的書劍道友, 我要三勸到得那邊立刻就對酒報仇。 簡瑞普挽古龍。 古龍逝世后,他的一種好友極度悲傷,而江湖卻也越發(fā)孤單。 楚留香傳奇最后一部《午夜蘭花》波詭云譎,讀來讓人滿頭霧水, 很多資深古龍迷尚不得其解。 書中所說是一代傳奇楚留香銷聲匿跡后的事。 拋開劇情不談,《午夜蘭花》更像是對江湖的一個特寫——沒了傳奇人物之后的鏡頭特寫。 江湖是需要傳奇的,沒有這些傳奇,江湖就會黯然失色。 對于我們這個年代,古龍就是傳奇。 古龍一生創(chuàng)作出《小李飛刀》《楚留香》等七十多部精彩絕倫的作品。 他的書,總共被113 次改編成電影,104 次改編成電視劇,32 次改編成游戲,14 次改編成漫畫,融入中文世界的文化內(nèi)涵當(dāng)中,更影響了千千萬萬的讀者。 倪匡曾為好友古龍撰寫300多字的訃告,自謂此生最好文章: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今擺脫了一切羈絆,自此人欠欠人,一了百了,再無拘束,自由翱翔于我們無法了解的另一空間。他的作品留在人世,讓世人知道曾有那么出色的一個人,寫出那么多好看之極的小說?!?/p> 古龍用他的去世,完成了對這個江湖最后的詮釋。 他的朋友薛興國說:“也許這是一個幸福的世紀(jì),沒有人會再握緊刀鋒過日子了。曾經(jīng)握緊刀鋒的古龍,只能是絕響了?!?/p> 是啊,最后一個浪子走了, 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再無楚留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