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黃帝曰:余聞陰陽之人何如? 伯高曰:天地之間,六合之內(nèi),不離于五,人亦應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陰陽之人不與焉。其態(tài)又不合于眾者五,余已知之矣。愿聞二十五人之形,血氣之所生,別而以候,從外知內(nèi),何如? 歧伯曰:悉乎哉問也,此先師之秘也,雖伯高猶不能明之也。 黃帝避席遵循而卻曰:余聞之得其人弗教,是謂重失,得而泄之,天將厭之,余愿得而明之,金柜藏之,不敢揚之。 歧伯曰: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別其五色,異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 【譯文】黃帝說:我聽說有屬陰或?qū)訇栔?,是怎樣的?/span> 伯高說:天地之間,宇宙之內(nèi),都離不開五這個數(shù),人也和它相應。所以,人有五五二十五種類型,而所謂陰陽之人是不在其內(nèi)的。陰陽之人的形態(tài)與一般人不同,他們有太陰、少陰、太陽、少陽、陰陽和平五種,這些我已經(jīng)知道了。我想聽聽二十五種人的形態(tài),了解他們因血氣差異所形成的特征,從而治療時能夠分別候察,由外知內(nèi),可以滿足我的要求嗎? 岐伯說:問得好詳細?。∵@是先師的秘要,就連伯高也還不能了解它呢。 黃帝離席卻步,恭敬地說:我聽說,遇到適當?shù)娜硕话衙貙W傳授給他,這是過于慎秘;獲得了秘學而隨隨便便泄露出去,天所不容。我希望得到這秘學并加以闡明,把它藏在金柜里面,不敢輕易外傳。 岐伯說:首先確立金、木、水、火、土五種形態(tài),區(qū)別五色,分開五聲,二十五種人就齊備了。 【說明】本節(jié)論述的是人有五五二十五種類型,人之形體,秉在地五行之所生,然本于天之五氣,是以形合五行,而氣合五色五音也。五陰而合五陽者,在地之陰而合天之陽也。夫三陰三陽,天之陰陽也;五人之形者,地之所成也。 |
|
|
來自: 解決人生問題 > 《64. 陰陽二十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