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壺界有“寧做十圓,不做一方”之說,方形器成形難度大,要造型優(yōu)美非高手不可為。方由“規(guī)矩”兩字演變而來,形狀特殊,制作工藝也非常特殊,不易把握線條氣韻。 壺藝作品講究“形、神、氣、力、勢、韻”六個方面完美統(tǒng)一,讓制壺者的氣質、神韻在作品中得以體現(xiàn)。經(jīng)典方壺器渾然天成,質而不野,如謙謙君子,溫潤而有剛毅正氣,俯仰之間,坦蕩從容,品讀有味。 壹 傳爐 傳統(tǒng)器形之傳爐壺,其造型源于古代青銅器。紫砂史上,四方傳爐壺出現(xiàn)最頻繁的時期當在清末民初。此壺面呈四方,鼓腹飽滿,棱角淡化呈圓鼓狀。壓蓋式壺蓋,蓋面平弧微穹,下設四乳丁足。此器型方中有圓,圓中寓方,比例均勻,珠圓玉潤。 貳 抽角 抽角也就是隱去直角,是紫砂壺傳統(tǒng)造型之一,可分為多種類型,像有四方抽角、六方抽角、抽角石瓢等。抽角處往里凹而曲折委婉,塊面分明,使得壺的結構有豐富的層次感。抽角造型的壺美觀大方、樸實雅致,少了一份尖銳多了一份柔和,不可多得的好器型。 叁 印包 印包壺之制始于時大彬,據(jù)載徐友泉、陳鳴遠亦擅此式。此壺體呈方形,塑作包袱形式,包袱折被以線條勾勒,蓋面袱結為鈕,蓋左右周轉交替而與壺身折被互接相通,異常吻合。此壺型美在布包打結得意志張揚之姿,壺身布紋肌理美絕。 肆 方山 此壺是方器中的經(jīng)典,古樸典雅的造型,渾厚大氣。整體造型四方扁形,比例協(xié)調,線面挺括有力,輪廓分明,立體而正直。全器氣勢挺拔,英姿颯爽,制壺人的胸襟和氣度一覽無余。 伍 宮燈 這款壺型視覺效果強烈,不見折角鋒銳,每一處均渾圓豐韻,卻又骨干挺拔,整體通過細微的正反弧度變化使作品的塊面表達更加豐富且自然。整壺秉承了一種大氣內斂、溫雅敦親的氣質,同時又在看似不經(jīng)意的每一處細節(jié)上暗藏難以復制的技藝壁壘。 陸 漢方 此款形制乃清代典型流行壺式,最為世人稱道。通體內外如一,協(xié)調大度,壺蓋密壓壺口,契合緊密,中心提鈕作橋梁式,線條簡練,氣質卓然。漢方壺整體造型陽剛大氣,方中寓圓,端莊肅穆,剛柔相濟恰到好處,予人氣勢撼人之感。 柒 亞明四方 此壺型為亞明先生所設計,是經(jīng)典方器款型,厚重典雅,古樸大氣。壺形方正,線條挺直,口蓋緊密平整,嘴把方面切體,鈕挺而大氣,方中運秀,別具雅致。方剛,是不屈的氣節(jié),把一塊泥,捏一種胸懷,塑一種精神,豁然開朗,豪情萬丈。作品之氣,了然于壺。 捌 大彬六方 大彬六方是一款經(jīng)典方器,大彬壺藝的風格是淳樸率真、古雅大氣的,這款壺型在把握古樸穩(wěn)重的傳統(tǒng)氣息之上,更著重表現(xiàn)出明快清爽的現(xiàn)代風貌。它線面清晰、棱角分明、力度透徹、風姿峻峭,整壺看去,跳動著生命的力量卻又不顯鋒芒,內斂含蓄,有君子風度。 玖 弧棱 弧棱壺壺體方形,四角圓潤,方中寓圓,藏鋒不露。四底足與壺身渾然一體,堅挺平穩(wěn),富有力度。方把、方嘴、方蓋,皆方中見圓,圓潤挺秀。此壺無處不方,無處不圓,弧圓合度,棱角分明,故名弧棱。尤制技精湛,色似沈香,使壺更顯風度藴華,韻致宜人。 拾 福緣八方 壺之八面,自蓋而身,漸行漸寬,頓生綿延寬闊之視感,八面之形象征福緣八方,綿延之感寓意福壽綿長。壺腹豐腴飽滿,仿佛充盈著祥瑞福氣。鈕、蓋、流、把的設計與壺體相對稱,輪廓線條分明,給人干凈利落、明快挺秀之感。 紫砂壺式題材廣泛,從古代青銅器、日常生活物件中汲取靈感而造茶具者古今多有創(chuàng)新。睹此方壺遐思,受此啟迪,鼓足勇氣,帶著一如的信念內心平定卻又堅韌從容。 【精彩美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