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xiàn)如今,許多家長對于怎樣當好父母缺乏足夠的認識,不懂得怎樣教育孩子,例如重智輕德,只關心孩子的成績,或信奉“棒打出孝子”,教育孩子簡單粗暴,其實,在家庭教育上如果形成了誤區(qū),那會給孩子的心靈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這必將延誤孩子的一生,但如果父母能在這幾方面舍得,那么孩子有出息的概率將會特別大。
那么具體都有哪些方面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吧。 1、更多的陪伴,會讓孩子安全感十足 游戲育兒的創(chuàng)始人勞倫斯·科恩博士說,連接是育兒的核心,他表示親子聯(lián)結(jié)也是自孩子小時候開始與父母不斷相處中得以建立,現(xiàn)如今,父母陪伴缺失現(xiàn)象較為普遍,其實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品格品性、學習成績等都有影響,適時的陪伴對孩子的心理發(fā)育有著很大的幫助,畢竟家庭和環(huán)境對孩子成長起著很大的作用,家長們可以在工作之余多抽出一些時間,帶著孩子去做一些親子活動,陪陪孩子玩耍,有利于孩子的性格養(yǎng)成。
2、跟孩子互相尊重,平時多溝通 發(fā)展心理學家指出,一般從兩三歲起,孩子的自我意識就開始萌芽,這時孩子也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見,而當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時,媽媽可不要認為是他不聽你的話,跟你對著干,從而立馬反對他,吼罵他,你應該用和緩的語氣試探孩子,問問孩子的看法,尊重孩子的意見,這樣孩子以后也可以變得大膽起來,做事也有主見,有看法,有個性,除此以外,父母與孩子在平時的時候應多溝通,相互交流,成為彼此的朋友。 3、給孩子犯錯的機會,取代獨裁 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就是孩子,永遠不能和長輩犟嘴,一直都是獨裁專斷,但其實這樣更容易造成孩子叛逆的性格,嚴重的還會影響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在某些事情上也不敢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最后成為一個沒主見的人,所以父母在與孩子交流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平等對話,不要用你的"強大和權威"去吼罵孩子,當孩子犯錯了,父母要給孩子解釋的機會,聽一聽他的想法,根據(jù)孩子的性格特點加以引導,如果真的是孩子的錯,父母可以換一種說教的方式,這樣孩子也會靜下心來去聽。
4、針對性的鼓勵,勝過隨意對孩子的敷衍 有些家長經(jīng)常鼓勵孩子,可是孩子并不領情,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家長一邊忙著事情一邊隨口鼓勵,對于孩子來說是沒有太大意義的,也起不到想要的激勵目的,孩子們是很敏感,可以感覺到父母是不是在敷衍,也特別看重父母的態(tài)度,所以父母的敷衍態(tài)度不僅起不到鼓勵的效果,反而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其實,家長應該有針對性的鼓勵,這樣可以讓孩子明白父母是知道具體情況的,是關注自己的。 看完上述所說的,你應該對以上幾個方面有一定的了解了吧,那么你呢?平時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