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家理查德·卡爾森(Richard
Carkson)認為,獲得內(nèi)心寧靜(或幸福)的最佳方法是遵循心理機能5項原則。這些原則會引領(lǐng)你獲得發(fā)自內(nèi)心的幸福感。
第1條原則便是思考,因為正是思考創(chuàng)造了生活的心理體驗。只有當我們想到某人或某事之后,情感才會隨之而來。如果你認為某人很有魅力,那么他就會讓你感到非常溫暖。學會如何從積極的方面進行思考的人會讓自己變得更加幸福。
請記住,是你自己制造了你的想法。
第2條原則是心境。這條原則想說的是,我們的思維會時而積極,時而消極。你應(yīng)該學會忽略自己的壞心情,而不是對它們進行分析。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壞心情消失得有多快。培養(yǎng)這技能對于心理機能的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第3條原則是分離的心理現(xiàn)實。由于每個人的思維方式都是獨特的,所以人人都生活在獨立的心理現(xiàn)實之中。如果你認識到別人的想法和自己的有所不同,你就會更有同情心,而且會少些爭執(zhí)。你會因此而變得更加快樂。此外,如果你接受這一原則,你會少浪費許多本來用于改變別人的時間。與此同時,別人會更加喜歡你,這也會讓你更加快樂。
心理機能的第4條原則是感覺。感覺與情緒一起構(gòu)成了一種反饋機制。這一機制會告訴你,你的心理機能是否正常。如果你的感覺突然變得很消極,你就能知道自己的思維出現(xiàn)了問題。該是進行心理調(diào)適的時候了。比如,當感到不滿的時候,你就必須清空自己的大腦,然后開始積極地思考。這樣做會讓你感到滿足和快樂。關(guān)鍵的一點是,只要一個人不總是擔心自己,他就能保持持久的幸福感。
第5條原則是活在當下。學會關(guān)注當下的感覺會讓你免受消極思維的困擾,進而體驗巔蜂狀態(tài)的高效率。與流體驗非常相似,現(xiàn)時當下是人們尋找快樂和內(nèi)心寧靜的地方??柹ㄗh說:“體驗真正而持久的滿足感和幸福感的惟一途徑就是學會活在當下。"
【心理建議】友善確實是種病,病就病在企圖取悅所有人。過度友善的人,害怕拒絕,因為他們看來,拒絕別人同樣是件傷面子的事。把面子看得比天還大,往往源于內(nèi)心的弱小。事事害怕讓別人失望,也是一種自卑。---生活總有點欺軟怕硬。一個完全不懂拒絕的人,也不可能贏得真正的尊重。

2019-04-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