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時代,有一年山戎國入侵燕國,管仲和隰朋跟隨齊桓公發(fā)兵援救燕國,并攻下了山戎國的都城。山戎國節(jié)節(jié)敗退,就向孤竹國求助,不幸,又被齊軍打敗。于是,孤竹國王便設(shè)計派一個大元帥向齊軍詐降,在取得齊桓公信任后,就趁機把齊軍引到迷谷。果然,齊桓公中計并陷進迷谷中。迷谷里一整片都是沙漠,飛沙走石,且逢冬季,還吹著寒風,沒有水和任何植物。好不容易度過一夜,不過已軍心大亂,有不少士兵傷亡,再加上迷失方向,怎么也找不到出去的路,眾人雖焦急卻也無計可施。 這時管仲突然想起,老馬離開原來的地方,再遠都能記得循著原路回去。齊桓公知道后,認為這方法可行,于是挑選了幾匹老馬,任由它們在前面行走帶路。后來,軍隊跟著老馬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果真走出了迷谷。 這個典故說明老馬是能認路的,后人也就將其引申為“老馬識途”或“識途老馬”的成語,用來比喻經(jīng)歷豐富的人,容易把事情做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