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r想沉痛悼念一個人。 深受影迷愛戴的雷神錘哥,離開了我們。 默哀三秒鐘。 3。 2。 1。 好啦,開玩笑的。 錘哥,只是暫時息影。
沒有被曝丑聞,沒有被批壞事,36歲,正值事業(yè)巔峰的錘哥無端“退出娛樂圈”。 這不是錘哥第一次讓我們困惑。 他的個性,他的選擇,當然,也包括他成名的《雷神》系列。 都是謎。 整個《雷神》系列幾可看作錘神一步步“墮落”的個人史詩。 從苦大仇深的莎翁悲劇,到悶騷暗涌的雙男主CP,再到徹底放飛的逗比合家歡。 △ 連海報的畫風也是類型多變 直至剛剛落幕的《復聯(lián)4》,“雷”神完全進化成督爺勒保茨基,一個挺著大肚腩,靠快樂水和游戲度日的肥宅。 克里斯·海姆斯沃斯,頂著漫威超英最養(yǎng)眼的皮囊,卻藏著最反骨的娛樂精神。 果然。 即使宣布“暫時息影”,他留給我們的“最后一部”,又是一個驚聲尖叫的鬼臉。 為了這個“鬼臉”,我們等了整整八年。 《黑衣人:全球追緝》 Men in Black International 新開始 《黑衣人》,也是《雷神》續(xù)集。 主角選擇就暴露小心思。 《復聯(lián)4》的雷神(舊阿斯加德之王)和女武神(新阿斯加德之王),分別成為新版黑衣探員。 代號:H&M。 別想歪。 △ H&M給你多少廣告,我優(yōu)衣庫給雙倍 H,是一個資深探員(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飾)。 他,無敵性感男神。 那顏值,那身板,還有那勾人的小眼神。 別說人類。 外星人都想睡。
恢復了身材的錘哥,總算一掃頹廢勁。 但。 flag立得勤,咧嘴笑得歡。 作為資深探員的H,越想甩掉偶像包袱(靠實力說話),越成為一個包袱。
M呢? 初級探員(泰莎·湯普森 飾)。 她,滿級霸道女王。 那口氣,那身手,還有那桀驁不馴的波浪卷。 堂堂錘哥在她的管教下,簡直就是個聽指揮,被安排的小老弟。
還記得《復聯(lián)4》“雷神&女武神”人設么? 一個負責吹噓,一個專業(yè)打臉。 原樣復刻H&M組合,要的,就是對準我們笑穴,來一次升級的馬殺雞。 Sir僅以一個小彩蛋為例。 錘子。 對,《黑衣人》里,錘哥又雙叒叕拿起了錘子! 錘子從哪來?錘子怎么拿?錘子如何用? 抱歉,Sir不劇透。 但Sir保證,全場爆笑! 如果說過去的黑衣人,是“冷面笑匠”威爾·史密斯和湯米·李·瓊斯對荒誕世界的嘲弄。 那《黑衣人:全球追緝》則完全放下架子。 它女強男弱的搭配,既是對流行元素的更新,更是對自我更堅決的嘲弄。 沒什么是不能開玩笑的。 包括我自己。
新玩法 其實,《黑衣人》一直是異類。 類型上,它是科幻片。 但故事設定,它又處處在革科幻的命。 1997年,第一部《黑衣人》橫空出世,從血液到毛孔,處處帶著反叛氣質。 當全好萊塢都在思考如何對抗外星人的野蠻入侵(如同期的《獨立日》《第五元素》等等),《黑衣人》說不。 它問—— 外星人怎么不能是弱雞的難民? 當全好萊塢都在用爆頭,斷臂,動物性的殺戮滿足視聽刺激時(如同期的《星河戰(zhàn)隊》《異形4》等等),《黑衣人》又一次提出別開生面的可能性。 面對外星人,除了干掉和被干掉,我們是不是還有第三條路。 比如—— 我們是不是可以“干掉”那些聲稱看見外星人的地球人。 哈哈哈哈。 說白了,無拘無束的想象力,才是《黑衣人》的必殺技。 披著人類皮囊茍延殘喘的外星難民。
隨時爆漿的,粘糊糊、臟兮兮的惡心小怪。
乃至種種復古造型又腦洞大開的高科技設備。
紐約普通警察愛德華茲(威爾·史密斯 飾)因緣際會之下加入了這一組織,成為MIB的一員,代號J,從此沒有名字、沒有身份…… 這個“嘻哈”如同笑話的開頭,就像天外飛仙,闖入古老而古板的舊世界。 攪動之,破壞之,重建之。
正是這些獨立于同時代類型片的開放性,讓系列首部電影一炮而紅。 北美票房超過2.5億,全球票房超過5.8億美元。 北美票房僅次于當年橫掃世界的《泰坦尼克號》。全球票房僅次于《泰坦尼克號》和斯皮爾伯格的《侏羅紀公園2》。 順便提一句,《黑衣人:全球追緝》的監(jiān)制,正是斯皮爾伯格。
緣分啊。 當然,緣分再美麗,也有終結時。 曲終人散,也是開始。 老人K離開。 新人J成長。
在新的《黑衣人》,新主角,新故事,不變的,是黑衣宇宙的樣子。 如果你是系列影迷,一定對以下場景心心相印。 看報紙的看門人,會說話的狗。
翹著二郎腿,愛喝咖啡的外星人。
MIB中心大樓。
以及那個經(jīng)典的科技產(chǎn)品—— 記憶消除器。
在這樣一個沒有任何規(guī)則約束的世界里,我們還能看到更多。 比如,車。 外表看,這是一輛平平無奇的汽車。
真實的情況卻是—— 每一處車零件,都是一種新武器。 這車,堪稱行走的武器庫。
這種會心一笑的細節(jié),一定能讓每一個人找回當年第一次看《黑衣人》的感動。 足夠多的熟悉感+足夠多的新科技,新版《黑衣人》依然延續(xù)了前作的天馬行空。 比起告別的哀傷,它更信任創(chuàng)新的勇敢。
零門檻 但。 《黑衣人》依舊充滿未知。 自《復聯(lián)4》后,內陸影院鮮有高口碑大作問世。 剛剛開始的六月,一部部被寄予厚望的扛旗之作,或者經(jīng)典續(xù)集,或者翻拍爆款,都表現(xiàn)一般。
是觀眾口味變得刁鉆,還是,電影變得不討人喜歡? 《黑衣人》,希望成為破局者。 有著超級英雄的血統(tǒng)(漫威),卻獨立成篇。 有著新穎大膽的設定(外星人科幻),卻毋須深刻。 它可能是這個暑假里對觀眾最友好的爆米花。 不知從何時起,科幻片,變得越來越嚴肅,悲情。 從《普羅米修斯》到《湮滅》,從《降臨》到《流浪地球》,仿佛不對外星生命、科技智能,乃至人類未來做出洞若觀火的思索和追問,就不配叫科幻片。 探討哲學,表達深邃當然沒錯。 但如果所有的電影,都得套上一個宏大的命題和敘事綁架,則難免批量生產(chǎn)出虛假與虛弱。 別忘了,百年前,幕布上第一次出現(xiàn)的火車,把當時的先生小姐們嚇得四處亂竄。 電影,也只是娛樂活動的一種。 今天,一部分電影成為了人類思想璀璨的明珠。 但真正讓電影走進大眾,成為產(chǎn)業(yè)的,還是那些對類型片規(guī)則既尊重又敢創(chuàng)新的優(yōu)質“商業(yè)片”。 所謂娛樂并不是拒絕深刻。 所謂爆米花也不是放開底線,誰也拍得出。
再說了,《黑衣人》真的“無腦”么? 請注意每一部結尾。 第一部。 鏡頭從房子、街道、地區(qū)、地球,慢慢拉向銀河系。 原來,我們賴以生存的銀河系,不過是高等生命玩樂的彈球凝結體。
第二部。 J先打開一個儲物柜,里面住著一班外星人。 這儲物柜,就是他們的花花世界。 但當K踢開房間的門。 鏡頭拉遠。 我們的花花世界,不過也活在另一班外星人的儲物柜。
這種一花一世界的微縮景觀設定,讓整個《黑衣人》的內涵有了質的提升。 當我們以上帝的姿態(tài)戲弄那些比我們低等的生物時,別忘了,我們的命運,也被比我們更高級的生命體調戲著。 所謂文明,抹掉虛榮的光環(huán),在宇宙長河里無一例外,皆是塵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