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傾,目為之眩。夫上氣者,胸中之大氣也,其氣能主宰全身,干旋胸部,流通血脈。腦貧血者,實因胸中大氣虛損,不能助血上升也。其癥主見,頭重目眩,精神昏聵,或面黃唇白,或呼吸短氣,心中怔忡,其劇者亦有猝然昏仆,肢體頹廢偏枯。其脈象微弱,或至數(shù)兼遲。治法當以補氣之藥為主,以養(yǎng)血之藥為輔,而以通經(jīng)活絡之藥為使。 生芪120克 當歸30克 枸杞子、仙靈脾、酒菟絲子、鹽水補骨脂各20克 山萸肉30克 生乳香、沒藥各9克 桃仁、紅花各5克 赤芍10克 川芎6克 鹿角膠18克打碎 水煎服 重用生芪以升胸中大氣,且能助氣上升,上達胸中,而血亦隨氣上注。當歸、赤芍、川芎生血,氣旺血自易生,而黃芪得當歸之潤,又不至燥熱。山萸肉補肝固脫助收斂,枸杞等補腎,肝腎充足,元氣必然壯旺,且肝腎充足則自脊上達之督脈必然流通,桃仁、紅花、乳香、沒藥開血痹,化瘀血通經(jīng)絡。鹿之角在頂,生腦后督脈上,故善通督脈,其所熬之膠亦善補腦髓。 |
|
|
來自: 溫暖南方 > 《醫(yī)學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