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楊多杰 閩南茶區(qū),有一座觀音一尊佛。 觀音,指的是安溪鐵觀音。 佛,指的自然便是永春佛手。 佛手茶的葉子,算是閩南諸茶中最為特別的一種。鮮葉大如掌而呈現(xiàn)橢圓形,葉面扭曲不平。 手捻茶葉,輕輕丟入瓷壺中。觸感明顯的佛手顆?;^掌心,落在壺底,聲響出奇的清脆而厚實。 茶湯劃過口腔咽下,苦與澀迅速生津,而那一絲甘味,一直存留在嗓子里。 關(guān)于相對小眾的佛手茶,無外乎有5大集中問題,在此為你一一解答。 左為鐵觀音干茶 右為佛手茶干茶 1 佛手茶,屬于什么茶類? 按六大茶類的標(biāo)準(zhǔn)來分,佛手茶屬于烏龍茶。 中國烏龍又根據(jù)地域和工藝分為閩南烏龍、閩北烏龍、臺灣烏龍和廣東烏龍四大類.。 佛手茶,是閩南烏龍的代表品種。 她與鐵觀音,曾經(jīng)是起名并舉的優(yōu)質(zhì)茶。 評審 佛手茶 2 佛手茶,與佛手柑和佛手瓜有關(guān)系嗎? 佛手茶,與佛手瓜無甚關(guān)系。 佛手茶,與佛手柑大有淵源。 佛手茶,葉形與佛手柑非常相似,因而得名。 在閩南地區(qū),還流傳著兩者的一段傳說。 話說在清朝康熙年間,有一位居住在閩南安溪縣金榜村的騎虎巖的高僧。 守著一片柑橘林,自給自足。 農(nóng)閑之時,老和尚就品茗禮佛打發(fā)時光。 一天他突發(fā)奇想,希望能讓茶湯里,帶著佛手柑特有的香味。 于是,在當(dāng)?shù)夭柁r(nóng)的幫助下,剪下幾枝烏龍茶,與佛手柑嫁接。 之后騎虎巖的老和尚便將這個新品種命名為“佛手茶”。 但蕓香科與山茶科的植物,幾乎不可能嫁接成功。 所以傳說雖美,卻并不符合科學(xué)。 3 佛手茶,為何比較少見? 佛手雖發(fā)源于安溪,但卻光大于臨縣永春。 所以今天談起這款茶,一般都直接叫做永春佛手。 但在安溪、永春乃至整個閩南,佛手卻都沒有多大的名氣。在市面上也不常見。 倒是在港澳臺乃至于新馬泰,有著不少佛手茶的鐵桿粉絲。 原因是福建永春縣,有著“下南洋”的傳統(tǒng),華僑人數(shù)眾多。 現(xiàn)如今在海外永春籍的華僑人數(shù),要比永春縣的人口還多五倍。 1917年,旅馬華僑集資創(chuàng)辦了一個永春華興實業(yè)有限公司。 他們大量擴(kuò)種了茶葉兩個茶樹品種。一個是閩南水仙,另一個就是永春佛手。 因此這就引出永春佛手一大特征:長年外銷。 直到今天永春佛手仍舊有80%的外銷量,在東南亞一代非常有名。 導(dǎo)致這款茶在國內(nèi)沒有名氣,屬于小眾茶、冷門茶。 佛手茶葉底 4 佛手茶,口味有何特點? 1971年,外銷茶并不以“佛手茶”進(jìn)行銷售。而是用“永春香櫞”這個名稱。 有人說是沖泡出來,有一股如佛手柑般的香氣。 但實際上,佛手柑屬水果類,佛手茶的確有果香,但香味與滋味,與香櫞其實并不算相似。 她的茶湯,有冰糖水的口感。 細(xì)細(xì)品味,每一口茶湯的后調(diào),都還透露著輕淡的甘味。 更加類似小火燉煮后梨湯的感覺。 所以佛手還有個別稱——雪梨。 閩南茶區(qū),有一座“觀音”一尊“佛”。 觀音,指的是安溪鐵觀音。 佛,指的自然便是永春佛手。 佛手與鐵觀音雖然同屬閩南烏龍,但口味也有很大的差別。 觀音的茶湯,自帶一種“張揚(yáng)”。 佛手的茶湯,更凸顯一種“柔順”。 佛手茶茶湯 5 佛手茶,應(yīng)該如何沖泡? 茶湯,是茶與水互動產(chǎn)生的作品。 再優(yōu)質(zhì)的茶葉,也需要以水為載體表現(xiàn)她的色香味。 因此,在沖泡佛手茶時,選水是至關(guān)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首先不推薦管道水,純凈水,建議用礦泉水。 水溫,則一定要是百度沸水。 茶水比例,則控制在110ml容器,對應(yīng)投6g佛手茶最為適宜。 至于浸泡時間,則是要適中,烏龍茶不宜久浸和悶泡。 永春佛手是球形茶,所以沖泡時,第一沖時間要稍長。第二沖時間稍稍縮短。之后每沖再累加時間。 另外,品飲時的溫度也特別重要。 特定的溫度,可以激發(fā)我們的味蕾去發(fā)掘食物的甘甜。 佛手茶,品飲時在45-55℃最好。在這個溫度能將香,韻,甜潤都能體驗出來。 本文作者:楊多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