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子│情感│成長│溝通│教練 點擊關注NLP心靈成長之家 成長就這么簡單 可以說,原生家庭在我們的成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們的思想、觀點,應對事情、處理事情的方式,以及我們的情感,無不深受原生家庭的熏陶和影響。 而且對于普通人來說,原生家庭帶來的更多是傷害,它在我們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中,給我們帶來了性格、心理上不同程度的影響。 比如朋友雯,從小到大都活在比自己姐姐的陰影里: 從小姐姐身體差,從雯六七歲和父母分床,就承擔起半夜睡覺時照顧姐姐的重擔,因為姐姐身體一直不好,父母也不可避免地把過多精力放在了姐姐身上,而雯的體質一直以來都是非常棒,基本很少有生病的時候,在身體和生活上很少讓父母操心。 也許因為身體原因,又或者父母過多關注,從小到大姐姐脾氣都不好,動不動就跟家人發(fā)脾氣,更是常在煩燥時向妹妹揮起拳頭,為此雯沒少受過姐姐的拳頭,直到有一天雯自己學會了反抗,也以拳頭應對姐姐的壞脾氣。 隨著年齡增長和身體慢慢恢復,愛讀書、上進的姐姐開始在長輩眼里愈來愈優(yōu)秀,聽話、懂事甚至長得漂亮,常常成為長輩贊美的話題,而雯卻甚少聽到長輩的贊美。 相反,平素活潑、外向的她,反而在長輩眼里少了幾分女孩應有的端莊和秀氣。 可以說,雯一直都活在姐姐的陰影里,在她的家庭和生活里,好像只有姐姐才是全家的中心和主角,而她僅僅是一個常被忽略,又總是被要求付出和奉獻的可憐配角。 所以,當雯走進婚姻后,就迫切渴望在婚姻中,在對方身上,獲得她心中從小到大渴望被無盡重視和呵護的感覺。 于是在婚姻里,她成了一個什么也不理,只求對方扮演一個像父母一樣為自己提供一切,保證自己衣食豐足的角色,而對于生活的其它,她都一概不理,不管不顧。 而這樣做的后果是,她的家庭和婚姻也隨著她的不肯長大,不肯履行自己作為另一半的職責而變得一片狼藉和落敗。 可見,一個人如果總是守著自己過去的情感、心理上的殘缺不放,是無法真正過上幸福的生活的。 哪怕給你一個如意的郎君,哪怕幸福生活就擺在眼前,你也依然過不好你的生活,獲得不了你渴望的幸福。 正視過去,走出傷害的漩渦 面對殘缺、痛苦的過去,一味渴望從其他人身上獲得情感上的補償,看起來似乎合情合理,但細細思量,這是一個已成年的正常人之態(tài)嗎? 我想,恐怕只有嬰兒才有這樣不受任何條件限制、隨心所欲的權利吧?嬰兒餓了,就不管和不顧,通過大聲哭向身邊人傳達和索要他的需求,這是他的特權。 但我們成人,就不能也不可能這樣什么也不管、不顧地去向外界、向他人索要自己的心理和情感需求。 而且這樣去索取,就一定能獲得我們想要的東西嗎?一定不能!看清楚了,是一定不能! 為什么我會這么肯定,其實只要打個簡單的比喻,我們就能明白為什么了。 一個年輕時因貧窮飽受別人白眼和欺負,在感情、工作等各方面事事不順的人,到老年了卻特別有錢了。這時他渴望彌補年輕時因貧困而帶來的各方面的殘缺,那么這時他怎么做呢? 穿上年輕人流行,也只適合當前年輕人穿的馬甲,剪了當前年輕人特流行的發(fā)型,開起富二代流行的跑車。 也許你會覺得挺滑稽的,同時又有點悲哀,他們以為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彌補過去的遺憾。可是,這樣做真的能彌補嗎?其實我們在嘲笑他們的時候,也許我們也不知不覺做著類似的事情。 對于我們在過去、在童年時經(jīng)歷的感情、心理等方面的創(chuàng)傷,如果我們也是這樣一味地不肯長大,以成年之軀去活在過去的幼兒狀態(tài)中,這不愚昧?這不荒唐? 這不但止對自己一點作用也沒有,也深深阻礙了我們走向幸福的腳步。 那么作為一個成年人,應該怎樣來面對并去治愈我們成長中遭遇的心理、情感上的創(chuàng)傷呢? 要正視,也要哀悼你的傷痛 雯最難忘的,就是她心理咨詢師跟她說的一句話: “你已經(jīng)忘記自己很久了,你一定是被訓練這么做的?!?/span> 我到底是怎么忘記我自己的?雯忽然發(fā)現(xiàn)一種很陌生的酸楚涌上心頭。 她想起小時候,被同學欺負了,臉上都掛彩了,她哭哭啼啼地回家,本想得到父母的安慰,可得到的卻是一頓打,她需要成為隱身人,才能真正幫助被姐姐的病折磨得心力交瘁的父母。 她的每一點點兒小需要,都是那么的奢侈。看著大街上父母帶著孩子逛街親昵地摟在一起,開心的大笑的場景,她多希望是那個孩子啊!可是她的家里,就沒有,只有一片愁云慘霧。 開心、關注和嬌寵,這些詞匯對她來說是那么的奢侈,她無法永遠都生活在這樣的痛苦里,所以,她學會了忘記。 當她遇到一個對她好的男生,她就飛蛾撲火地和他在一起,但當他們沖突的時候,她依然習慣性的把自己蜷縮起來。 她終于看到了那個已經(jīng)被她忘記多年的自己。那個在門后哭泣的8歲小姑娘,她傷心、她憤怒、她委屈、她無助…… “對不起,我丟下你那么多年,因為不丟下你,我就要被這種痛苦折磨死……”雯在咨詢室里痛哭,好像這些年她從未哭過一樣。 她終于明白,她不光需要一個對她好的人,更需要一個可以幫她療傷的人,可以讓她可以觸摸傷痛的人,一個可以給她愛的人。 她對內(nèi)心的那個小孩說,從今天開始,我不給你找后媽了,我就是你的媽媽!然后她和那個小孩緊緊地抱在一起。那一刻的擁抱,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瞬間。 那次咨詢后,她感覺好像有一縷陽光照進了她的幽暗的世界,似乎生命多了一絲新鮮的空氣,她開始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愛自己。 愛自己,不是到處找后媽養(yǎng),把一生的努力用來控制別人,讓別人永遠做自己的父母。 愛自己,意味著我們可以真正地和內(nèi)心的小孩對話,能開始真正和她相處,重新開始學會,做一個媽媽和小孩。 如何在婚姻中把握幸福? 其實,一段關系,一場婚姻,只要自己和對方能從中不斷地成長,生活越過越好,這就算嫁對人。 否則,即使婚姻的外表再怎么光鮮,如果彼此不能成長,生活越過越差,這怎么算嫁對人呢?即使對方再優(yōu)秀、再完美,你都沒有嫁對人!甚至可以說對方也沒找對人。 因此,一場婚姻里,決定好壞的因素不僅僅是對方一人,而是彼此。當然你有可能確實是遇人不淑,但即使如此,你也需要要反思自己:為什么我會遇人不淑?為什么遇人不淑的會是我? 你要明白,在感情中,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此時的重重困境?是什么阻擋了自己獲得幸福的腳步?是一眼就能看到的表面的外因,還是隱藏在彼此甚至自己身上不易察覺的內(nèi)因? 當你能反思自己,并積極地去面對和主動成長時,你駕馭幸福的砝碼,獲得幸福的實力,自然會增加許多。 這也從另一側面啟示我們:關注自己的內(nèi)心和情感,學點心理學,對于自己把握幸福,獲得幸福,在情感之路上走得更加順暢,是多么的必要和有用! 文 | 盧悅 呂靜賢 趙悅辰 來源丨心之助(ID:luyuexinl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