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界5大撿漏神話,其中一件文物買時5元,最后卻賣了3.08億!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有著數(shù)千年的悠悠歷史。在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流傳了數(shù)不清的古玩文物。今天,筆者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在過去文物界的5大撿漏神話,其中一件文物買的時候僅花了5元,但最后卻賣出了3億元的天價。 第一件:雪花藍大碗 雪花藍大碗是明宣宗朱瞻基時期由江南官窯燒制的一款瓷器,該瓷器因為某種原因沒有成批的燒制,僅僅只是燒制了少量后便暫停了。數(shù)百年后,一位清代的天津鹽運使收藏了一件雪花藍大碗,但沒過多少年,其后人為了抽大煙便將這件瓷器以5元的低價甩賣了。到了1942年,世界收藏五大家之一的仇焱之以800元的價格將這件雪花藍大碗買下。在1980年11月25日舉辦的蘇富比拍賣會上,這件瓷器最終以三百七十萬港元的價格被人拍走。 第二件:局事帖 《局事帖》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唯一一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的傳世墨跡,為曾鞏62歲那年寫給同鄉(xiāng)故人的一封信。這張信通文共124字,曾被歷史上許多名人收藏,并經(jīng)徐邦達考證著錄于《古書畫過眼要錄:津隋唐五代宋書法》。在2009年的北京保利夜場拍賣會上,這幅《局事帖》拍出了1.08億元的高價,但僅僅過了7年時間,在2016年5月15日舉辦的中國嘉德2016春拍活動中,曾鞏的這幅《局事帖》再次拍出了2.07億元的天價,也就是說在短短的七年中,這幅《局事帖》的價格就翻了一倍,令人咂舌。 第三件:平安帖 王羲之行書《平安帖》,亦稱《修載帖》,與《何如帖》、《奉橘帖》兩帖連為一紙,也稱“平安三帖”?!镀桨蔡肥峭豸酥臅ň分?,曾被清朝的乾隆皇帝稱贊為可以媲美“三希堂”的瑰寶。此平安帖縱24.5厘米,橫13.8厘米,共4行,41字。王羲之的作品一直以來都是有市無價的,哪怕是一些“臨摹本”。上世紀中期,北京一位文物收藏愛好者僅以5元的價格就從地攤上買到了這件《平安帖》宋代摹本,但在2010年的嘉德秋季拍賣會上,這件藏品卻拍出了2.75億的天價(加上傭金3.08億),創(chuàng)造了收藏界的撿漏神話。 第四件:越王者旨於睗劍 戰(zhàn)國越王者旨於睗劍,是一把戰(zhàn)國時期的青銅器。該器物劍體寬闊,中脊起線,劍全長52.4厘米,最寬的地方達到4.1厘米,中間突起的劍脊呈一條直線,直至鋒尖,劍體全身呈黃白色。劍刃極薄,異常犀利,吹毛可斷,加上劍鞘齊全,纏緱完整。集如此多的優(yōu)點于一身,在出土或傳世的吳、越劍中可謂絕無僅有,實為劍中之極品,稀世之珍寶。1995年10月,青銅專家馬承源先生偶然在香港一家古玩店發(fā)現(xiàn)了這件稀世之寶,后在一家企業(yè)的資助下花100萬將這件國寶購得,隨后捐獻給浙江省博物館。 第五件:大德通寶 大德通寶是元成宗鐵穆耳于大德年間鑄造并流通的一枚銅錢,錢文有漢文、蒙文兩種版式。漢文楷書、直讀,有小平錢、折二、折三等。蒙文為折三型。光背無文。傳世大都為小型供養(yǎng)錢,直徑小于24毫米,文字拙劣。據(jù)史書記載,這枚銅錢當(dāng)時的發(fā)行量比較少,再加上多年的戰(zhàn)火紛飛,流傳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幾乎少之又少了。建國后,一位老者收藏家偶然在逛古玩市場時,無意間用5塊錢買下了一枚“大德通寶”的古幣,多年后,隨著古玩市場的不斷升溫,老者手中的這枚“大德通寶”古幣也是一路水漲船高,被其他錢幣收藏家以近百萬元的價格收走。 |
|
|
來自: 昵稱30671027 >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