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學目標 1.知道電路各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 2.知道什么是電路的通路、開路,知道短路及其危害. 3.能畫出常見的電路元件的符號和簡單的電路圖. 4.會畫簡單電路的電路圖和根據(jù)簡單的電路圖連接電路是本節(jié)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全章的重點之一,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jié)的教學內(nèi)容有:電路各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電路的三種工作狀態(tài)、電路元件的符號、簡單的電路圖.其中會畫簡單電路的電路圖和根據(jù)簡單的電路圖連接電路是本節(jié)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全章的重點之一,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教法建議 新課的引入可以由實驗去研究電路的問題,讓學生建立起簡單電路和復雜電路的感性認識,從而引出無論電路的復雜程度如何,電路至少要由用電器、導線、開關(guān)和電源組成.對于用電器和導線,學生比較熟悉,不必作過多的講述.而對于開關(guān)和電源,教師要結(jié)合實物作詳細的介紹:主要介紹干電池、蓄電池、發(fā)電機三種電源;介紹拉線、撥動、閘刀、按鈕四種開關(guān).介紹過程不涉及它們的構(gòu)造和工作原理,只需使學生了解電源是電路中的供電裝置,開關(guān)是電路接通或斷開的控制裝置即可.結(jié)合課本圖4-16的實驗向?qū)W生介紹電路的通路、開路、短路三種狀態(tài). 教材先介紹了門鈴電路,并提出了用符號來表示實際電路的意義:簡單、方便、一目了然.接著介紹了門鈴電路圖并介紹了電路元件符號.這里僅僅是一般的介紹,并不要求學生立即掌握,教師應把握這個分寸.介紹門鈴電路圖時,不能只對圖講述,應配合演示一個最簡單的電鈴電路實驗,讓學生的感性認識更豐富,對電路圖的作用理解更深刻. 教學設計方案 1.復習提問: (1) 維持電路中有持續(xù)電流存在的條件是什么? (2) 電源在電路中的作用是什么? 2.引入新課 實驗:在磁性黑板上連接如前面的圖4-6所示電路,合上開關(guān),小燈泡發(fā)光.先后取走電路中任一元件,觀察小燈泡是否還能繼續(xù)發(fā)光.將小燈泡換成電鈴,重復上面的實驗.通過觀察實驗,讓同學思考一個最簡單的電路都至少由哪幾部分構(gòu)成的? 3.進行新課 (1)電路的組成 ①由電源、用電器、開關(guān)和導線等元件組成的電流路徑叫電路.一個正確的電路,無論多么復雜,也無論多么簡單,都是由這幾部分組成的,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電路都不會處于正常工作的狀態(tài). ②各部分元件在電路中的作用 電源--維持電路中有持續(xù)電流,為電路提供電能,是電路中的供電裝置. 導線--連接各電路元件的導體,是電流的通道. 用電器--利用電流來工作的設備,在用電器工作時,將電能轉(zhuǎn)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