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申明: 我的倉位只代表個人交易賬戶,與孫哥團隊任何交易無關(guān)。目前我屬于編外人員,跟隨孫哥門下牡丹江路游資團隊學習,更多時候,我甚至會規(guī)避孫哥團隊持倉股,望周知! 另外我的復(fù)盤不看基本面邏輯,只跟隨市場,從市場情緒的角度去選擇最適合的交易方式,也許是低吸,也許是打板,根據(jù)不同階段的市場自我調(diào)整。 1 昨天朋友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 是情緒決定資金還是資金決定情緒? 相信很多朋友也會有這個疑問。 對于情緒交易者來說,市場情緒是決定他們是否出手的絕對因素,他們認為先有情緒,情緒變好了,就會帶動資金入場。但是情緒很難量化,簡單看可以用漲跌家數(shù)衡量。但是以大成者來看,所見即情緒。也就是說不需用指標來判斷,完全用心感受。 對于資金派的選手來說。認為資金進來了情緒才會轉(zhuǎn)好,他們率先關(guān)注量能變化,大盤的量能,個股的量能,以及貨幣是否寬松之類的新聞帶來的增量資金。 但對于我來說,這就是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雞可以生蛋,蛋也可以孵化雞,兩者是相依的,連貫的,是不斷的在雞生蛋蛋生雞之間連續(xù)重復(fù)。 你要想弄明白誰在先,只能坐時光機穿越到一開始,看看到底是先出的雞,還是先出的蛋? 誰在先重要嗎?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 就好像人們常說的知行合一。 知是認知,行是行為。你的認知決定你的行為,你的行為反過來又會影響你的認知從而決定你之后的行為。 到底是知在前?還是行在前? 重要嗎?不重要。 古人已經(jīng)總結(jié)過,重要的不是誰在前,而是知行合一。 知和行互為依存,相輔相成。真正的高人,如王陽明,就已經(jīng)達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的境界。 知即是行,行即是知。不會在意誰主導(dǎo)了誰。 情緒和資金也是一樣。真正的市場,二者并不是獨立無關(guān)的,而是融為一體。資金進入的同時,就是說明情緒在轉(zhuǎn)強。資金離場的時候,也就是情緒在轉(zhuǎn)弱。 這句話倒過來說也是對的。 情緒和資金就好比知和行。知和情緒都是抽象的,無法量化的。而行和資金都是具體的,可以量化的。 所以對于初學交易的人,看待情緒和資金,是會糾結(jié)誰主導(dǎo)了誰。而真正的交易大成者,不會在意這種問題。 真正需要在意的是什么? 是周期。 2 情緒交易者常把情緒周期掛在嘴邊,但是所謂的情緒周期又何嘗不是資金周期呢? 在一個周期里,有情緒的漲潮退潮。也有資金的流入流出。兩者是同步的,是融合的。 所以什么周期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周期的存在。 萬物皆有周期,人有生老病死,月有陰晴圓缺,一年有四季更替。 一個周期之后還有下一個周期,循環(huán)往復(fù)。 作為交易者,真正需要在意的,是如何識別周期。 就像在春天來了的時候要播種,而冬天來的時候要冬眠。 在一個周期起點的時候,要開始敢于試錯,當處于周期上升階段的時候,要敢于重倉出手,而在周期末端,要懂得清倉離場,然后等待下一個周期的起點。 說的好像大家都懂?但是實際操作上怎么去判斷? 鑒于現(xiàn)在大家都是初學者,所以理解上的東西,只能一步步來,用具體的數(shù)據(jù)輔以判斷。練習得久了,經(jīng)歷的多了,自然也就能做到知行合一,看山是山,看水也是水。 下面我結(jié)合具體實例來和大家講講周期。 3 周期有大周期,也有中周期,還有小周期。三者是層層包容的關(guān)系。 大周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牛熊更替。一般7-8年為一輪。有的人,可能蟄伏好幾年,等到牛市起始的時候才開始出手,這輪周期的高潮期也就是牛市的高潮。 中周期是一般以一年為單位。所以人們常說,每年都有一波行情,類似于每年的春季躁動行情,有的投資者,每年就出來做一波,做的就是中周期的高潮階段。 小周期一般是1-2個月。是短線投資者最常參與的周期。無論牛熊市都會存在,每一年至少有好幾次。 拿過去的2018年來說,就有好幾個小周期是可以參與。 比如17年底,18年初,貴州燃氣先是一波8連板,短暫調(diào)整后迅速開啟第二波5連板。17個交易日翻了2倍多。同期指數(shù)也是大漲,不僅燃氣股,地產(chǎn)股,銀行股都開啟了一輪給力的上漲行情。 從17年12月底到18年1月底,持續(xù)了整整一個月,隨著貴州燃氣1月25日二次見頂后開始衰落,進入周期末尾。 而到了18年2月中旬到4月初。以中軍股用友網(wǎng)絡(luò)為首的工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開始走強。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股價接近翻倍。 同期,萬興科技也開啟了暴力的拉升,從40塊一路漲到160,翻了4倍。這期間誕生了不少獨角獸概念的翻倍股,漲幅超過30%的遍地都是。 在萬興科技見頂后,周期又在此進入衰落期。期間連續(xù)幾日,市場高度都不足4板,情緒退潮,大批跌停,指數(shù)也隨即下跌。 經(jīng)過一段時間調(diào)整后,出現(xiàn)制裁中興的消息,資金發(fā)動國產(chǎn)題材概念,龍頭華鋒股份走出13天11漲停,一個月的時間翻了將近2倍。 同期中國軟件,必創(chuàng)科技等個股短期都上漲了50個點。同時資金還通過挖掘華峰的填權(quán)屬性,發(fā)動了填權(quán)板塊,永和智控,大燁智能等股票漲幅都有幾十個點。 緊接著的18年余下月份,先后誕生了以成都路橋為首的基建股周期(7月),以德新交運為首的超跌反彈股周期(8,9月),以恒立實業(yè)為首的殼股周期(10月底到11月初),以市北高新為首的創(chuàng)投周期(11月),以東方通信為首的5G周期(11月底至2019年1月) 這里我不細說每一輪周期是怎樣,大家可以去自行回顧。 但是通過以上的案例,可以清晰的看到每一年都有好幾個小周期,而且是有明顯的賺錢機會可以參與。 4 每一輪小周期的主升,只要參與了主線,都是能賺到錢。而每一輪小周期的調(diào)整,基本都是伴隨著主線龍頭的見頂而開始的。 就像最近這一輪周期,誰是龍頭? 是金力永磁。當6月4日金力永磁連板結(jié)束之后,市場還好操作嗎?已經(jīng)不好操作了,剩下的機會都是補漲龍。等到6月12號金力永磁真正見頂之后,這輪周期開始正式衰退。 追高則死,低吸做輪動吃肉,其他板塊基本沒有機會。 這就是上一輪小周期衰退時的情況。與此同時的新題材,比如石油,風電,基建都很難出好的賺錢機會。 情緒和資金同步退潮,直到上周,電魂網(wǎng)絡(luò)走出7板,同時環(huán)保板塊和殼股出現(xiàn)大面積的漲停的連續(xù)賺錢效應(yīng),一個新的周期才開始浮出水面。 這些案例給我們的啟示就是,賺錢要看準周期,要參與周期的主升階段,而在周期龍頭見頂之后,要堅決離場,不參與,等待新周期的來臨。 從概率的角度來說,就是只把握大概率賺錢的階段,回避虧錢的階段。 如果每年的小周期,你只參與其中的主升階段,哪怕只賺10%。一年我們算它有7-8個小周期。那么按照復(fù)利,你的資產(chǎn)都能至少翻一倍! 5 那如何識別周期的主升? 注意6點,做對這6點就行。 1. 在上一輪周期開始進入末期時,市場情緒是低迷的。此時沒有高度票,最高板不過3板,4板,而且經(jīng)常斷層。 此時堅決回避。如果有新題材,只能小倉位試錯參與,高度很難打上去。 2. 當試錯新題材之后,題材龍頭打破了4板的空間,開始繼續(xù)往上頂,就該重點關(guān)注,此時市場情緒已經(jīng)在修復(fù),資金愿意接力高度。 這個時候已經(jīng)開始進入了新周期的起點。 3. 如果在此階段,出現(xiàn)了某板塊的利好消息,第一時間識別利好程度,參與大題材首板。比如這次的垃圾分類,以及創(chuàng)業(yè)板重組利好。 4. 當大題材的龍頭走出了打出了三板的空間,關(guān)注板塊內(nèi)換手龍頭的機會??赡苡械凝堫^是一字不斷頂上去的,這種沒有參與機會,但是同板塊一定會出現(xiàn)一直換手上去的龍頭。只有龍頭才會有資金敢于不斷接力。 5. 此時兩種方法賺錢,一是積極參與龍頭股的接力。在5板以上就是純情緒接力模式,此時繼續(xù)吃兩個板都是大概率。 而是等龍頭打開高度,做跟風套利板,比如低吸等輪動補漲。 兩種方法,各有優(yōu)劣,但是毫無疑問,都是每一輪小周期最好的參與模式。 6. 然后等到龍頭股見頂后清倉離場,等待下一個周期。 以此反復(fù)。 6 結(jié)語 賺錢容易嗎? 容易,因為有周期。周期會重復(fù)。 周期簡單嗎? 簡單,因為周期的模式總是萬變不離其宗。 那為什么還是很多人賺不到錢? 這是因為他們該貪婪的時候沒有貪婪,該恐懼的時候沒有恐懼。 賺錢的人,總是能踏準節(jié)奏,虧錢的人,永遠是踩錯了拍子。 我的觀點很簡單,我的方法也很簡單。 不需要把周期想的很復(fù)雜,你越把它簡化,你就越容易踏準節(jié)奏。 你也就越容易賺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