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生活報訊(記者 馮耀華 梁如雪 陳佳嘉)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認為米、面越白越細越好,但營養(yǎng)學家則認為,加工過細會損失大量的B族維生素、蛋白質(zhì)及膳食纖維。然而除了加工過細外,過分淘洗谷物,烹飪時的油溫,甚至在食用過程中的一些舉措都會造成營養(yǎng)的流失。我們究竟該怎么做,或者怎么吃,才能盡量避免營養(yǎng)的流失? 大米加工過程 大米的結(jié)構(gòu)可惜 加工過細讓谷物有益成分流失 自治區(qū)疾病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學校衛(wèi)生所副所長周為文向記者介紹,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經(jīng)常接觸到的谷類食物不僅是我們的主食,也還是一顆種子。谷類種子除了形態(tài)大小不一以外,其他結(jié)構(gòu)基本上都是相似的:均由谷皮、胚乳和胚芽3個主要部分組成。谷皮,主要由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等組成。糊粉層,介于谷皮和胚乳之間,里面含有比較多的磷和豐富的B族維生素,以及一些無機鹽;由于它挨著谷皮比較近,因此在碾磨的時候容易和谷皮同時被碾磨掉。胚乳,是我們谷類最主要的部分,當中含有大量淀粉和一定量蛋白質(zhì)。胚芽,含量最少,主要是位于谷粒的一端,里頭含有比較豐富的蛋白質(zhì)、脂肪、無機鹽,還有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同樣,因為位于頂端,在加工的時候也特別容易和胚乳分離而被丟失掉。 廣西亞健康研究會會長古秋娥也表示,大米、小麥經(jīng)過深加工,口感雖然好了,但營養(yǎng)素卻損失了很多。精白面粉與全麥粉相比,損失鋅、鐵、銅、鈣等。通常100千克稻谷可輾出60~68千克精白米,比輾出的普通米少得多,同時損失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等。人們常吃這類精細糧食,會因缺乏膳食纖維和維生素而導致便秘和腳氣。 誤區(qū) 過分淘洗造成B族維生素損失 “我洗米時是不揉搓的,只要將灰塵沖掉就行了。”古會長介紹,不少人覺得淘米不淘個三五遍,就不能把米淘干凈。然而,用水量越大、浸泡時間越長、水溫越高,其營養(yǎng)素的損失越大。所以,一般用清水淘洗兩遍即可,不要使勁揉搓米粒。 而在洗菜的過程中,很多人也是只吃菜心兒,而扔掉菜葉,如芹菜葉、萵筍葉、油菜葉。其實,蔬菜的外皮和葉子中的營養(yǎng)素含量明顯高于菜心。萵筍葉中的胡蘿卜素及鈣含量要比莖部高好幾倍。 古會長提醒:蔬菜先洗后切與切后再洗,其營養(yǎng)價值差別很大。切后浸泡時間越長,維生素損失越多。此外,切菜不宜切得太碎,如能用手摘斷,就盡量不用刀切。 強調(diào) 炒菜時盡量急火快炒 “急火快炒”這個詞,也是古會長反復強調(diào)的,多葉蔬菜在加熱過程中會損失營養(yǎng)物質(zhì);蒸煮過度會使許多維生素遭到破壞,因此,蒸煮食物應熟即止火;煎炸會破壞食品中維生素A、C、E的,還會產(chǎn)生有毒物質(zhì)丙烯酰胺。 所以,炒菜時要急火快炒,避免長時間燉煮;注意蓋好鍋蓋,防止溶于水的維生素隨蒸氣跑掉;炒菜時應盡量不加或少加水,煮菜時應先將水燒開,然后再放菜;烹調(diào)菜肴時適當加點醋,不但使菜脆嫩好吃,而且可以防止維生素遭到破壞。 “很多人在煮粥的時候,習慣放點堿,這樣既省時,又黏稠,口感好?!敝転槲恼f,殊不知放堿之后,米(大米、小米)中的維生素會被加速破壞。但在煮玉米粥時可加少量堿,加堿能使結(jié)合型煙酸變成游離型煙酸,為人體所吸收利用。 提醒 食用過程中把能吃的果皮都吃了 大家在吃蘋果時,往往會用小刀把果皮削去。但殊不知,在獲得好口感的同時,蘋果的部分營養(yǎng)已經(jīng)被我們丟掉了?!跋裉O果一樣,許多水果和蔬菜的外皮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營養(yǎng)素,對人體健康裨益匪淺?!惫艜L稱,無論是花青素,還是維生素C,它們都具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能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提高機體免疫力。而這類營養(yǎng)素在皮上的含量可能要大于果肉。比如,葡萄皮中不僅含有大量抗氧化物質(zhì),還含具有降血脂、抗血栓作用;蘋果皮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花青素和其他多酚類物質(zhì)。 除了水果皮,不少蔬菜的外皮也是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含量較多的地方,比如茄子皮含有維生素P、B族維生素,蘿卜中大部分的鈣都集中在皮上,其中的膳食纖維含量也較高。從中醫(yī)的角度講,某些外皮還有特殊功效,比如冬瓜皮具有消暑、健脾、利濕的功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