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在小學門口,看到一個媽媽被自己的女兒嫌棄了。 這對母女雖然有著酷似的五官,外表給人的感覺卻差異很大。 女兒穿著漂亮的粉色紗裙,小辮子上的淺藍色頭飾也很養(yǎng)眼,看上去像個美麗的小公主。 媽媽穿著寬松的灰藍色家居服,前面衣襟上還有一塊污漬,頭發(fā)剪成了很短的樣子,身材也比較臃腫。 女兒看上去也就七八歲模樣,看到媽媽來接她,她的小嘴巴嘟了起來,不情不愿地挪著步子來到媽媽面前。 媽媽伸手接過女兒的書包,女兒跺著腳質問:“怎么又是你來接我,我爸爸呢?” 媽媽也沒好氣地抱怨說:“誰想來接你,爸爸今天有應酬,只能我來啦。” 女兒坐上電車后座,媽媽還在嘟囔:“不是為了你,我至于成這副樣子嗎,你倒還嫌棄起我來了?!?/span> 女兒也不甘示弱地還嘴:“人家的媽媽都打扮得很漂亮,你為什么總這副樣子?我就不讓你接我,我只要爸爸來接!” 很顯然,這個媽媽為了孩子放棄了愛自己。 可是,這樣的放棄,孩子需要嗎? 高爾基說:“世界上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span> 孩子是被媽媽帶到這個世界的,孩子樂意追在媽媽身后,與媽媽一起成長。 沒有一個孩子,喜歡看到媽媽失去自我的樣子。 放棄自我的媽媽,很難給孩子幸福曾經有小學生在作文中寫道:
字里行間,透露著孩子對媽媽深深的失望與隱隱的輕視。 不上班,全職在家陪伴孩子,為孩子洗衣做飯,去學校接送孩子,孩子就領情了嗎? 當然不是! 孩子需要的不是保姆,而是媽媽。 對自己沒要求,不顧形象,不學技能,每天的生活重心只有家務和孩子,在孩子眼中就是“沒用”。 會開車、會打球、會畫畫……任何一項技能都會讓孩子覺得,媽媽是“有用”的。 媽媽如何對待生活,孩子在認真地看,沒有哪個孩子會喜歡媽媽失去自我的樣子。 沒有自我的媽媽,不僅會被孩子嫌棄,還會成為孩子成長的阻力。 日劇《溫室里的加穗子》中,加穗子的媽媽把她看作生活的全部,對她照顧得無微不至。 在媽媽的過度保護下,加穗子幾乎喪失了生活能力。 她不會自己出門,不會自己做飯,不會自己選衣服,不會自己找工作…… 這樣的加穗子,生活得很不快樂。 她討厭這樣無能的自己,想要改變。 可是,第一次自己買了條裙子回家,媽媽就質問:“這是什么?為什么要瞞著我做這些事?” 更不可思議的是,在加穗子的媽媽看來,她這樣做就是對媽媽的背叛。 心理學大師弗洛姆認為:
沒有自我的媽媽,總想要控制孩子的人生。她們以愛的名義限制孩子的成長,還認為自己為孩子做出了犧牲。 這種自以為是的母愛,不是孩子成長的動力,而是孩子成長的負擔。 懂得追求自我的媽媽,是孩子的榜樣董卿說:
懂得愛自己的媽媽,會內外兼修,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 而這種積極上進的生活態(tài)度,無形中會給孩子樹立起良好的榜樣。 孫儷有一次連續(xù)工作了三天,晚上要加班,不能回家陪孩子們入睡。 當她回到家時,看到兒子等等寫了一封信,放在她的床頭。 信的內容大致是:“媽媽,我很想你,我很愛你。我會成為一個好孩子。好媽媽,我很崇拜你。你看上去只有20歲?!?/span> 網友們不僅感嘆:為人父母,對自己最大的希望不就是可以成為一個自己孩子所崇拜的人嗎? 看看孫儷的日常,堅持健身,劈腿、倒立樣樣在行,練到渾身發(fā)抖也要繼續(xù)下去。 努力工作,多厚的劇本都能一字不差的背下。業(yè)余,關愛動物,經營等花開雜貨鋪,畫畫,練書法…… 如此生活繽紛懂得愛自己的媽媽,自然會給孩子樹立起榜樣。 《少年說》中,高一女生王晗站在高臺上,大聲說:“她除了是我媽媽,她還是她自己!” 王晗的媽媽早就拿到了瑜伽教練的資格證書,但為了照顧她,媽媽放棄了自己的事業(yè)。 王晗希望媽媽勇敢地做自己,去追求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把生活的重心全放到她身上。 這其實也是很多孩子的心聲。 懂得追求自我的媽媽,會以最好的狀態(tài)出現(xiàn)在孩子面前,用榜樣的力量激勵孩子前行。 心理學博士張怡筠說:
懂得追求自我的媽媽,會全方位地提升自我,與此同時,她也將自信等優(yōu)良品質傳遞給了孩子。 做一個不忘自我的媽媽做媽媽的人,總是很容易本能地為孩子犧牲自我。 但是,媽媽們一定要記住,你首先是你自己,然后才是媽媽。 不忘自我,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1、注重外在形象 一個媽媽參加學校組織的親子活動,發(fā)現(xiàn)孩子很不開心,就問孩子怎么了。 孩子說:“還不是因為你,別人的媽媽留著長發(fā),穿著裙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你為什么穿這么難看的衣服?” 孩子也有小小的虛榮心,他們希望自己的媽媽是美的。 做媽媽的,注意管理身材,提高穿衣品味,化點淡妝,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孩子才能為媽媽驕傲。 2、提升自身價值 上海交通大學的宿管原夢園,從兒子讀中學開始,就用“陪讀”的方式考了會計師、母嬰護理師、中級按摩師等職業(yè)技能證書,還通過成人大學在復旦讀本科。 兒子打算考研時,她也萌發(fā)了考研心思,并且順利地被廣西大學錄取。 追求自我與疼愛孩子從來都不矛盾。 媽媽努力走自己的路,讓孩子在后面追,總有一天,孩子會超越媽媽,并遙遙領先。 用行動去激勵孩子,比忘我的付出更偉大。 3、保持良性社交 人在群體中,才更有力量。做了媽媽,也不要忘記社交。 抽出空來,和閨蜜逛逛街,和有相同愛好的朋友切磋一下技藝,都不失為良好的生活方式。 孩子會在媽媽的待人接物中,學會跟人打交道。媽媽會在自己的社交圈里,收獲存在感與幸福感。 在做媽媽的同時,不忘記做自己,從外到內提升自己,就是媽媽最值得驕傲的生活狀態(tài)。 鐘麗緹在一次采訪中說: “我有了自己的女兒,但我還有自己的夢想,有自己的生活,我還喜歡漂亮的衣服。辣媽和女神只是我在每一天的不同角色?!?/span> 媽媽只是一種身份,而不是成長的枷鎖。 做了媽媽,并不意味著就要失去自我。 做媽媽的,會愛自己,才能有力量去愛孩子,才能對孩子產生積極的影響。 與其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如自己先成龍成鳳。 媽媽愛孩子的同時,不忘記自我成長,才能讓自己越來越優(yōu)秀,才能讓這世界溫柔以對。 愿每一個媽媽都能活得充實快樂,生活有陽光,內心有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