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為女人,兒媳婦這個稱呼其實是每個女人都必須冠名和沒有選擇的稱呼,只要有婚姻那么你就一定是婆家的兒媳婦,不分年齡,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兒媳婦也是伴隨女人一生的角色。
寫過一篇處理婆媳關系的文章,觀點基本上是站在婆婆角度上寫的,這篇文章本意是想站在兒媳婦的角度上來寫,結果是寫了刪,再寫還是不滿意。 卡殼的地方就在兒媳婦的角色定位上,做為老一代的兒媳婦面對新一代兒媳婦的時候,有許多的不理解,甚至是有的茫然,感覺到這篇文章特別難寫。 思考了一段時間以后還是站在老一代兒媳婦的角度上寫吧。 愛人的一段話說的對:處理婆媳關系,不管哪個時代總是脫不了人性這個根本。凡事違背了常理必定會生成問題,順著常理處理婆媳關系肯定是對的。 以前的女人既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也沒有社會地位,被婆家娶回家以后除了操持家務,生兒育女以外還得上敬公婆禮待婆家的一家人,兒媳婦沒有獨立的人格,沒有私生活,完全是一種附屬品。 那時兒媳婦與婆婆的關系也很明確,除了敬畏,聽話以外就是付出,不計報酬的付出。 隨著社會的進步,女人生存狀況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女人不僅有了獨立的經濟能力還具有了獨立的人格和獨自的生活品味。 相應的兒媳婦與婆婆的之間的關系也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兒媳婦和婆婆都成了新女性,有了各自獨立的生存和生活空間,彼此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關照,沒有依存和附則性,禮節(jié)上的來往多于日常生活的接觸。 女人怎么正確處理婆媳關系的重點不在處理兩個字上,重點是在你怎么做兒媳婦上。 當你明確了兒媳婦這個生活角色的根本,婆媳關系不用處理,順著常理來就行了。 新時代的兒媳婦,怎么處理婆媳關系已經不是你生活中的首要問題了,你的首要問題是過好自己的日子,明白自己是兒媳婦,你和他兒子的生活才是你的重點。 當你有了獨立的經濟,有了獨立的人格以后和丈夫齊心協(xié)力把自己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不用婆婆操心,不用婆婆贊助,你跟婆婆的關系自然就會理順了。 正常情況下的婆婆,最大的心愿就是看著兒子一家人的日子過的和和睦睦,紅紅火火。
對于無理取鬧,過分強勢,跨界指揮的婆婆和媽寶男式的丈夫,老實說我也沒辦法解決,只能是繞道而行甚至是逃之夭夭了。 我是老一代兒媳婦,接受的第一課教育就是縫紉機事件,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我的驕傲,也讓我明白了一件事,你是兒媳婦,你憑什么在婆家不勞而獲呀。 對于約定俗成的彩禮物品,婆家給你是一種認可的情理,不給你也說的過去。 獨立是我們這代兒媳婦最大的優(yōu)點了。 具體到處理家務瑣事的婆媳關系,你記住一點,就是兒媳婦前的那個字“兒”。 在婆家你首要做的不是獨擋一面的人,而是他家兒子后面的人。 不管是遇到哪方面的問題,首先出面的溝通的人是你的丈夫他家的兒子,而不是你這個兒媳婦。 看山西科技頻道的小郭跑腿,你不難看出,婆媳矛盾的主要來源就是跳過男人后的婆媳直接對壘。 千萬不要越過丈夫直接跟婆家人對壘,兒媳婦在婆婆面前謹記住還有她的兒子你的丈夫。 當你明白了這一點的時候,你跟婆婆的關系也會相應地簡單一些。
做為兒媳婦你跟他兒子你的丈夫,把自己一家的日子過的紅紅火火,做到不依賴,不抱怨,不越界,婆家有事搭把手,那你和婆婆的關系還用的著處理嗎?是不是會簡單很多呢。 在當下的社會現狀中婆媳關系又是一種狀態(tài),一般不用費盡心思地處理的,因為現在的家庭孩子少,基本上每家只有一個兒媳婦,一般的婆婆對兒媳婦都是疼愛有加,不要求你奉獻的,她只要看著你能過好自己一家的日子就行。 婆媳關系在適當的范圍之內相互尊重,相互關照,這就是最好的處理方法了。 話又說回來,婆媳關系在一般情況下應該是維系跟和平相處的,一旦用上處理兩個字以后,彼此就應該冷靜下來,思考問題的出處了。 婆媳關系是沒有血緣但是牽扯最多最深的一種關系,每一個女人都是兒媳婦,用自己的切身體會站在彼此的角度多思考一下,肯定會有新的收獲。 遇到問題就事論事地有效溝通,不要翻舊賬是最好的相處模式了。 背后的抱怨和當面的爭吵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反而會導致積怨加深,熱乎乎的一句暖心話,暖了婆婆的心也會暖了你兒媳婦的心。 愿天下婆媳和睦相處,家和萬事興!
用原創(chuàng)文字記錄生活點滴,讓溫暖在字里行間自然流動。 生活隨手記,溫暖自然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