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7日上午,縣委書記曾永祥,縣委副書記、縣長廖茂忠率隊調研藍田書院修繕工程,強調要精心規(guī)劃設計,科學精細施工,保護傳承歷史文脈,提升豐順文化底蘊,順應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打造城市文化標桿。杰出鄉(xiāng)賢代表、深圳京蘭投資集團總裁吳暹進表示將全額捐建藍田書院修繕項目。外出鄉(xiāng)賢代表李華東、徐文堅一同參加調研。 
縣委書記曾永祥,縣委副書記、縣長廖茂忠率隊調研藍田書院修繕工程(胡金輝攝) 據了解,藍田書院位于湯坑鎮(zhèn)紅旗居委米街尾,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由邑紳丁日昌倡建。坐西北向東南,二進二橫布局,磚木結構建筑,硬山頂。據《豐順縣志》載:同治十年潮州鎮(zhèn)方耀撥銀5000兩置產生息為藍田書院經常費。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改建為藍田二等小學堂。民國17年(1928年)將德政祠改為崇善堂,崇善堂改為德政祠。1983年豐順縣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藍田書院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科學價值。 
縣委書記曾永祥,縣委副書記、縣長廖茂忠率隊調研藍田書院修繕工程(胡金輝攝) 在藍田書院,曾永祥、廖茂忠沿著書院周邊一路走、一路聽、一路看,詳細了解書院修繕、文物保護、環(huán)境提升等情況。曾永祥、廖茂忠指出,藍田書院是我縣寶貴的文化財富,是見證豐順歷史、文化發(fā)展的標志之一,修繕保護藍田書院對于傳承豐順文化、提升城市品質和人文內涵,打造宜居宜業(yè)宜游的旅游名城具有重要意義。 
縣委書記曾永祥,縣委副書記、縣長廖茂忠率隊到藍田書院周邊調研(胡金輝攝) 曾永祥、廖茂忠強調,要遵循文物修繕保護規(guī)律,科學嚴謹、精致精細,做到修舊如舊,防止建設性破壞。 一要精心規(guī)劃設計。通過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提升完善書院內、外功能,體現文化特色。 二要廣泛發(fā)動群眾支持。要做足準備工作,發(fā)動群眾積極參與,多聽取意見建議,群策群力、用心用情,共同努力將其打造成城市文化標桿。 三要充分用好政策。要加強對接,積極聽取文物部門及有關專家的意見建議,用好相關政策,按計劃分步驟做好書院修繕保護工作,提高修繕質量。 四要加強組織領導。要成立領導小組,統(tǒng)籌用好政、企、鄉(xiāng)賢、群眾等力量,盤活資源,依法依規(guī)依程序做好修繕保護工作;要形成工作合力,將藍田書院修繕保護和周邊環(huán)境整治、城市更新結合起來,縣、鎮(zhèn)、村(社區(qū))三級聯動,優(yōu)化城區(qū)環(huán)境、完善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品質,打造城區(qū)發(fā)展新亮點,順應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圖為座談會現場(胡金輝攝) 縣領導林劍、黃建斐、鐘凌瑋,梅州豐順新區(qū)管委會副主任、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局長馬揚閑,縣直相關單位負責人,湯坑鎮(zhèn)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