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游太虛幻境 今天 .一個家族的傳承,就像是一件上好的古董。它歷經(jīng)許多人的呵護與打磨,在漫長時光中悄無聲息地積淀,慢慢的,這傳承也如同古玩一樣,會裹著一層幽邃圓熟的包漿,沉靜溫潤,散發(fā)著古老的氣息。 .——作家馬伯庸 — 01 — .家是人生最該補的一門功課。 .家是世界上最溫暖的地方。家庭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 .人的一生中,家的重要地位不可替代。家庭是一個精神家園,承載著家人們互相關(guān)懷、心靈撫慰、精神寄托與人生歸宿的功能。 .如果一個人心中有 “家”,那他無論人生遭遇什么樣的挫折,心中總會有一束光,一束溫暖的光,照亮漆黑的路。 .事實證明,一個心中無 “家” 的人,絕對不是一個值得托付重任的人。 .由己及家,再到族,最后到類,這是一個人生命可能的最高級。很難想象一個心中沒有家的精神傳承的人,能有什么真正的人生價值感與使命感。 .成功的教育,并不是都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叱咤風云的人物,而是要把家的觀念教給他,讓家成為他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猶太法典》中說:幸福生活的獲得有時候就像在釀酒,想要釀造出那愈久彌香的美酒,并不僅僅是希望,還需要有對淘米、蒸料、麥芽糖化、制酒曲、發(fā)酵等每一道工序耐心操作的決心,因為稍有一兩道工序疏忽,便會前功盡棄。 .人生也是如此,生命中除了金錢物質(zhì),精神的傳承與健全也至關(guān)重要。家,便是連接生存、生活以及生命的最重要的載體,是身心發(fā)酵的關(guān)鍵工序,不可或缺,決定全局。 .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一生。沒有遠見,耽誤孩子。沒有正見,危害孩子。 .風物長宜放眼量,尤其是孩子教育,更要有長遠的眼光,開闊的格局。 .所謂家庭教育的大格局,就是給孩子一個溫暖而光明的家,在這個家里,他的身心得以舒展,得以通透,得以覺醒,得以圓滿。 .因為,家是一生最高級的修行。 — 02 — .家風才是一個家庭真正的固定資產(chǎn),家風才是真正的傳家寶。 .家風,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在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素養(yǎng)、為人處事等方面留下深深的烙印。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葛亮誡子格言、顏氏家訓、朱子家訓、曾國藩家書等,都是在倡導一種家風。真正的家教是家風的蕩漾與傳遞,其受益常常不止一代人,影響著一個家族每一代人的成長。 .如果一個家族有良好的家風家訓傳承,家族有整體氛圍地熏陶,對內(nèi)講求自省修煉,對外講求愛眾親仁,且代代相傳,奉為圭臬。那么這樣的家族往往就會人才輩出,長盛不衰,源遠流長。 .林則徐不僅是一位令人敬仰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者。 他對子女 “薄錢財而重德才”的家庭教育思想可謂光耀于世。 林則徐曾說過: “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 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p> .林則徐的“十無益”家訓,更是廣為流傳: .存心不善,風水無益。 .父母不孝,奉神無益。 .兄弟不和,交友無益。 .行止不端,讀書無益。 .心高氣傲,博學無益。 .做事乖張,聰明無益。 .時運不濟,妄求無益。 .妄取人財,布施無益。 .不惜元氣,醫(yī)藥無益。 .淫惡肆欲,陰騭無益。 .我們不妨再看一下晚清名 臣 曾 國 藩 的家風家訓。 .曾國藩是一個傳奇,曾氏家族同樣是個傳奇。曾國藩家族綿延十代,兩百多年來,人才輩出,未曾出過敗家子。 .曾國藩曾給后人立下家規(guī):“勤儉,治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謹慎,保家之本;詩書,起家之本;忠孝,傳家之本?!?nbsp;這五條家規(guī),可以說是曾氏家族興旺的成功法則。 .《曾文正公家訓》中曾國藩這樣告誡家人:昔吾祖星岡公最講求治家之法,第一起早,第二打掃潔凈,第三誠修祭掃,第四善待親族鄰里。凡親族鄰里來家,無不恭敬款接,有急必周濟之,有訟必排解之,有喜必慶賀之,有疾必問,有喪必用。此四事之外,于讀書種菜等事,尤為刻刻留一心。 .在家庭教育中,曾國藩特別注重子女的習性養(yǎng)成, 他功成名就之后, 一再要求子女克已節(jié)欲,保持寒素家風,他說:“ 由儉入奢,易于下水;由奢反儉,難于登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