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可謂是博大精深。其中古人又多會以花來形容不同神態(tài)的女子。而在古代的四大美人中,楊玉環(huán)就被人,稱贊為有著羞花姿容。因宋代大儒的一首《愛蓮說》人們多會把君子的品格,形容成像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 而在古代梅蘭竹菊更是號稱花中四君子,也暗合淑珍芬芳四種女性的賢良品德。這樣的形容,足見我國語言的精妙。而人們經(jīng)常會聽到一個對未出嫁女子的稱謂:黃花大姑娘或是黃花閨女。人們一旦聽到這個詞就會立即明白,這為姑娘尚未出閣,依然保留有處子之軀。那黃花姑娘中的黃花是由何而來呢? 黃花姑娘是指那些尚未出嫁閨閣,并且保留了處子之軀。古人多以花來形容女子,比如花容月貌。而這個黃花姑娘中的黃花,是因為南北朝時期的一個故事。而這個故事還和宋武帝劉裕有關(guān)。 劉裕有一個喜愛照銅鏡,相貌出眾,性格溫柔的女兒。這個女兒就是歷史中留名的壽陽公主。在正月里的某一天,壽陽公主和宮女做游戲累了。就躺在屋檐下的美人榻上歇息。這時恰巧有一陣清風(fēng)吹過,吹落了幾朵梅花。 而梅花中的一朵正巧落在了,歇息的壽陽公主額頭上。隨后因為梅花的汁液作用,就在壽陽公主的額頭上留下了一枚淡淡的花印,醒來的壽陽公主和宮女們對此都感到十分稀奇。隨后壽陽公主額頭出現(xiàn)花印的一幕,又被她的母親看到。 壽陽公主的母親對此也很是驚奇,更因為覺得如此打扮的壽陽公主很美。母親就囑咐她先不要擦去。隨后在梅花印記消失以后,壽陽公主便因愛美之心作祟,經(jīng)常摘取幾朵梅花,在自己的額頭上留下印記。 因為壽陽公主額頭上,留下花印的絕美姿容,一時間也讓宮女們對此,紛紛效仿。不久后這一幕,也被流傳到了民間。后人將花瓣不斷替換,最后就得出了用花瓣研磨成粉,在女子臉上涂抹的情況出現(xiàn)。這就是古代最早的化妝品。 因為這種化妝品是因花而來,而需要將花朵研磨成粉,所以古人多把這種化妝品叫作花黃。在詩詞中就有過形容,古代女子如此化妝的一幕:小軒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 而花黃在古代是泛指一種用花做成的胭脂水粉,也就是現(xiàn)代人所謂的化妝品。古代有錢人家的姑娘會直接用這種胭脂水粉。而對于窮人家的姑娘又多會自己畫上去。時間來到了宋朝時期,因為詩人們詩句的流行,就把古代未出閣女子化妝的一幕詳細(xì)描繪了出來。 而花黃也隨之被顛倒成為了黃花,代指未出閣,依舊保留處子之身的少女。在南北朝時期花黃是因梅花而來,隨后宋代女子漸漸用菊花將它取代。黃花大姑娘就是指未出閣的姑娘,對鏡貼花黃的一幕。想象一下古代一名女子,頭頂皎潔月光,迎面對照銅鏡,貼花黃的美好一幕,是不是也讓您心生漣綺,有種風(fēng)月無邊的美感在心中醞釀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