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dgar Degas,Dance Class at the Opera 紀律與自由,這個關(guān)系不搞清楚,教育問題就不可能搞清楚,父母與老師這樣的教育者,就容易陷入迷惑與懷疑,在層出不窮的教育理念中無所適從,感覺怎么做都是錯的。 比如這位家長的困惑: “連岳您好!非常喜歡看您的文章,一直抱著學習的心態(tài)。有個問題想請教您:有個九歲的兒子讀三年級,每天晚上的家庭作業(yè)我都要過目一下,檢查出錯題我們就會一起分析改正,但是有的家長說孩子都三年級了應(yīng)該放手,不要幫忙檢查作業(yè)了。請問您怎么看這個問題呢?不知道我么做算不算屬于‘不放過孩子,永遠把孩子掌握在手里’的父母?(透漏下孩子成績在班里一直都名列前茅,喜歡看書,我有時會讀一些您的文章給他聽)” 這種教育方式,沒有任何錯誤。一個家長,能夠每天檢查孩子的作業(yè),幫助他分析改正,相當于孩子有了一個專屬的老師,家長的教育水準高,引導能力強,孩子不領(lǐng)先都難。這額外增加了家長與孩子的勞動,比別人更辛苦一點。孩子比他的同學,多了一塊學習時間,因為出現(xiàn)的錯誤,還得到更多的批評。家長也少了娛樂享受的時間,每天輔導孩子,重復基本的理念與方法,考驗?zāi)托呐c耐力。能堅持,并能做得好的家長,并不多。如果你是這樣一個家長,要知道自己的珍貴。 天天要人盯著,在被監(jiān)督的情況下才能學習,必然走不遠。但是學習,要從這個他律起步,也就是說,孩子在沒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不太可能變成一個自律的人,主動去學習。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中,先生有戒尺,有輕微體罰學生的他律權(quán)?,F(xiàn)代教育當然禁止了這種權(quán)利,但他律的核心不能丟。老師不管孩子,家長不管孩子,孩子輕松快樂,但他也很難到達自律的階段,一個無法自律的成年人,不會有終身學習的能力,甚至連準時上班都做不到,最后明知要被鄙視卻無法自救。這是教育失敗的必然結(jié)果。 他律階段有多長?整個未成年人階段都是,一直到高中畢業(yè)。家長有管理孩子,下命令的權(quán)利。我是一家之長,我在養(yǎng)育你,我是定規(guī)矩的人。不敢堅持這種權(quán)利,并不是給孩子所謂的平等與尊重,而是軟弱地不負責任。就像把智能手機交給孩子,不敢限定使用時長與時段,卻指望孩子能夠自發(fā)地抵制一切誘惑。 再引入產(chǎn)權(quán)概念的話,就是成年孩子,來到父母家,或仍然接受父母的援助,那么,父母(產(chǎn)權(quán)人)就還有資格定規(guī)矩約束孩子,在誰的地盤誰說了算。 教育不解決誰說了算的問題,教育無法完成,沒有質(zhì)量。在學校老師說了不算,在家里家長說了不算,一說就是傷害孩子,那就變成了教育幻覺:讓孩子隨波逐流,他就會成為人才。當然有人相信這樣的理論,鼓吹這樣的理論,這迎合懶惰的、無能的家長,不管理孩子,反而對孩子最好,這是多么美妙的幻覺。你永遠不應(yīng)該服用這樣的迷幻藥。 當然,這不是說父母就可以粗暴強迫孩子,他律也是大學問,也有能力與效率的區(qū)別,做得好,孩子覺得你的指令有道理,他就更快達到自律,他將用自由提升,而不是用自由墮落,這才是成功的教育。 | 
|  | 
來自: myth360doc > 《[連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