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好詩詞者皆知,唐詩宋詞秦賦,各個朝代盛行的文化都不一樣,唐宋的八大文學家非常出名,有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軾列入八大文學家之一,一生的佳作無數(shù)。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蘇洵的長子,是個名副其實的才子,他的詩歌、散文、書法、繪畫都有很高的成就,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詩歌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蘇軾一生坎坷,在逆境中往往會創(chuàng)作出一些佳作,如名篇《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其詞全文為: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沿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我們來簡析一下這一首詞,這是什么季節(jié)呢?從"山下藍芽短浸溪"就知道這是春季,山腳下蘭草的嫩芽入了小溪,松林間的小路非常的干凈,沒有泥土的污染,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早春圖。其中的意境非常得多,有"山"、有"蘭花的嫩芽"、有"流淌著的溪水"、有"松樹林"、有"干凈的小路"、有"雨"、有"鳥的鳴叫"如果我們能夠靜下心來賞析這首詞的上片,在緩緩流淌的溪水中我們看到了蘭花的嫩芽,一片松樹林在瀟瀟的春雨中聳立,我們漫步在被春雨沖洗得一塵不染的松林間干凈的小路上,這究竟是享受自然界的美景還是漫無目的地懷有憂愁呢?"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本來就是黃昏時候的春雨中就有幾分蕭瑟之感,又傳來了布谷鳥的叫聲,好像是在催促著回家的時間到了,不要再迷茫徘徊了。這一句就起到了過渡的作用。 下片第一句"誰道人生無再少?"誰說人老不可再年少,這一個反問句很明顯地看出了詩人不服老的一種心態(tài),詩人一生坎坷,這一句也是為自己壯膽打氣之說,"門前流水沿能西!"即使是流水還能執(zhí)著奔向西,更不要說人了,歲月雖然不可再來,但是我們一定要有重整旗鼓不服輸?shù)木?,不要被暫時殘酷的現(xiàn)實所打倒。不必煩惱嘆自己年老,感慨時光的流逝而意志消沉。 那這首詞究竟作者是在什么情況下所寫的呢?原來這首詞是作者寫于元豐五年(1082)春,當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在面臨重大的打擊之時所創(chuàng)作,仍然保持的是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 我們?nèi)绾蝸碣p析一首詞呢,對于一個詩詞愛好者來說,我覺得賞析一首詞先看它的平仄、韻律,不同的聲調(diào)造就的如同音樂般的韻律美,讓人流連忘返、沉浸其中,這首詞押平韻"I",上片的韻為"溪"、"泥"、"啼",下片為"西"、"雞"。其次是意境,這里的意境之美就不用重提了,動靜結合、美中含憂。 其中的修辭手法有"典故"、"借代""休將白發(fā)唱黃雞"中的"白發(fā)"就是代指年老之人。這一首的典故就非常得多,其中出自白居易的詩就有好幾處,"松間沙路凈無泥"出自白居易的《三月三日祓禊洛濱》:"沙路潤無泥"。""瀟瀟暮雨"出自白居易《寄殷協(xié)律詩》"江南吳二娘曲詞云,""瀟瀟暮雨郎不歸"。下片的"門前流水沿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也都是有出處的。 這首詞雖然只有短短四十二個字,但是從布局、韻律、詞藻、修辭都是極其的精微的,每一字一句都值得我們研究愛好文學的人仔細琢磨、細細品味、、、、、、 這就是我對唐宋八大文學家之一的蘇軾的這首詞的理解與分析,如果你有更好的見解,歡迎留言評論?。ㄗ髡撸簶纷灾讣猓?/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