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光拍攝,是攝影中對光線運用的重要手段。尤其拍攝花卉,具有極強的突出主體,表現(xiàn)質(zhì)感、展示主體輪廓的效果。同時,也必須認識到,逆光產(chǎn)生畫面高反差、高光比的必然性。逆光拍攝,其本質(zhì)就是對光的描述,客觀意義上來說,就是拍攝光,是極為典型的光與影的展現(xiàn)。 ![]() 逆光拍攝,可以分為正逆光、側(cè)逆光。正逆光指的是和太陽成180度的角度,拍攝主體就在鏡頭和太陽的中間。這樣的角度,形成了光線對拍攝主體的最大穿透力和描述力。正逆光最適合拍攝的是單瓣的花卉品種,對于復瓣的花卉,比較適合采用側(cè)逆光的角度拍攝。側(cè)逆光是指太陽與鏡頭之間的夾角,在135度左右,既有逆光的效果,又減少了多層花瓣產(chǎn)生的高反差,對描寫多層花瓣的層次,也有很好的作用。 ![]() ![]() ![]() 1、時間的選擇:逆光拍攝的時間,一般選用早上日出兩小時以內(nèi)和晚上日落兩小時之內(nèi),尤其是晚上日落時分,這個時間段,光線越來越柔和,效果也最為理想。由于時間短,所以在拍攝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提早進入拍攝地、尋找好拍攝對象和角度、對影響拍攝的物體進行清理,以及相機和鏡頭的相關(guān)準備。 ![]() 2、 點測光:逆光拍攝花卉,采用點測光比較合適。因為采用點測光,對光線最強的位置測光,能夠更準確的確定曝光時間,有效的避免過曝的產(chǎn)生。 ![]() 3、 背景光的影響 逆光拍攝花卉,背景的明暗對曝光有直接的影響。一般來說,背景暗,處于光線照射下的拍攝主體,曝光會高一點;而處于明亮的背景環(huán)境下,主體曝光會低一些。這種背景光的影響,是在拍攝中必須要考慮的。所以在拍攝中,應該依據(jù)主體的背景光不同,調(diào)整曝光時間或調(diào)整曝光補償。暗背景時,適當減少曝光時間;亮背景時,適當增加曝光時間。同時,曝光與拍攝主體的色彩也有一定的關(guān)系,要理想的還原主體的色彩,在暗背景情況下,一般越是淺淡的色彩,曝光越要適當?shù)亩鄿p少一點。 ![]() ![]() 4、控住光線 在暗背景下拍攝,能夠強調(diào)拍攝對象被逆光照亮的部位,讓它們更加鮮明。同時,還能壓低背景的影響,處于背影下的背景,會更加變黑變暗,有效的排除背景區(qū)域的干擾。在后期中,微調(diào)對比度,效果會更加明顯。由于逆光拍攝,最好把拍攝主體安排在背景反差較明顯的位置,如白色和淺色的花卉,安排在黑色的背景中;紅色和紫色的花卉,安排在靚麗一點的背景中。這樣的反差,能夠有效地表現(xiàn)主體,突出主體。 ![]() ![]() 5、 試驗曝光 由于何種植物與花卉的葉片、花瓣的顏色、質(zhì)地、厚度、表面粗糙度等各體差異,其內(nèi)在的透光率、反光性以及由此造成的光比,也會有很大的不同。同時,光源的角度、拍攝的角度,對曝光都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在拍攝逆光花卉時,先要進行必要的實驗性曝光,采用不同的曝光時間(或曝光補償),通過查看,取得合適的參數(shù)進行拍攝。 ![]() ![]() 6、壓光 所謂的壓光,其實就是利用閃光燈,對拍攝主體補光。這樣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對拍攝主體暗部補光,壓低了明與暗部的對比度,也能起到降低光比的作用。但是,使用了閃光燈的實際效果,和你持有的閃光燈指數(shù)、拍攝距離等有關(guān)。運用壓光技法,在人物攝影中使用比較多,在植物、花卉攝影中,運用很少。在植物、花卉攝影中運用了閃光燈,就會失去主體的質(zhì)感和光的特殊效果。 ![]() ![]() 7、降低反差 當陽光較弱,或者在天空中的位置較低時,會讓畫面的反差降低,從而減少死黑的陰影以及死白的高光。然而,由于降低反差,可能會造成畫面色彩的變化,畫面平淡。這和拍攝角度、光線強度,有極大的關(guān)聯(lián)。要降低反差,還是要在拍攝后,及時檢查一下實際效果。當太陽達到接近地平線的角度,建議不妨采用側(cè)順光拍攝,也會達到不同于逆光的效果。 ![]() ![]() 8、遮光罩 在逆光拍攝時,一定要在鏡頭上加裝遮光罩,以避免眩光。在正對光源和光源角度很低的環(huán)境下拍攝時,眩光往往是最大的問題之一,所以不妨用手或者卡紙在鏡頭上方擋一下。如果和伙伴一起去拍攝,不妨帶上一把傘,互相利用傘為對方遮擋一下照射在鏡頭上的光線。此外,你還可以試驗一下,把太陽正好“藏”在被攝主體的后方,看看能獲得怎樣的有趣效果。 ![]() ![]() ![]() ![]() ![]() 作者:陶業(yè)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