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想到,馬東也有翻車的一天。 車禍現(xiàn)場就在他的新綜藝《樂隊的夏天》。 本來這是一檔被寄予厚望的國內(nèi)超級樂隊pk節(jié)目,選的樂隊也很多元:搖滾、民謠、流行、爵士都有。 由馬東、高曉松、張亞東、吳青峰、喬杉任導師。 然而,原本大家渴望的綜藝清流第一期,觀眾就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泥石流。 在一組樂隊表演結束之后,馬東和高曉松開始圍繞了“女主唱到底跟誰在一起”展開討論。 高曉松首先對女主唱發(fā)問,并得意地分析了自己的看法:“一個好看的女主唱,如果不跟吉他手在一起,就要跟經(jīng)紀人在一起。” 想問這是誰告訴你的感覺?又是什么陳年刻板印象??? 如果說高曉松只是把“臆想”當“有品”的話,那馬東接下來的發(fā)言,可以說非常不堪。 他“一本正經(jīng)”地問:“到底是吉他(的技術)好一些,還是貝斯?!?/p> 看現(xiàn)場圖,F(xiàn)a姐可沒冤枉他! 而臺上的女主唱此時的表情是,舉目無措,左右張望回避,明顯對這個尷尬問題拒絕回答。 在另一個成員出來解圍后,馬東全然不理,繼續(xù)追問女主唱:“你的心里面,誰的技術更好?!?/p> 高曉松也接著點評小紅莓(已逝知名樂隊女主唱)的私生活,自己點評得開懷,而臺上的樂隊只能勉強笑著。 可以說,這些問題,一個比一個冒犯,乃至無恥。 作為一檔音樂綜藝,導師不討論節(jié)目本身,卻負責揣測別人私生活? 尤其這些問題是從兩個有涵養(yǎng)學識的中年男人口中說出來,多少“油膩”得招人反感了。 這也不得不讓Fa姐反思,什么時候開始,連馬東都變得這么油膩了? 馬東為什么討人喜歡? 或者說,以前的馬東好在哪里? 首先,他出身名門,傳奇相聲大師馬季的兒子,天生帶著知識分子氣息。 而這個時代馬東的崛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奇葩說》。 在辯論場上的馬東:控場能力沒得說,高情商,談吐有學識,看似插科打諢,實則有遠見卓識。 最厲害的是,在節(jié)目上,他跟女嘉賓“眉來眼去”,卻絲毫不讓人生厭,準確把握了度。 有一期大s來當嘉賓,馬東也雞賊地問:你婚后還好嗎? 然后再巧妙自圓其說:像你老公這樣的白富帥,娶到你后還能這樣幸福。 配合滿臉的遺憾,既圓了場,又展現(xiàn)了自己的主持能力,情商之高,無數(shù)人佩服。 這是曾經(jīng)的他,人們以為他是老藝術家,其實他有年輕人的偶像包袱,反而更討喜。 即便拿講黃段子來說,相聲界的郭德綱講黃段子常被人吐槽,但馬東的污段子卻讓人倍感清新。 就是因為他懂得尊重他人,無論是女性還是男性。 在尊重的基礎上,他懂得談話的分寸,言語里從來沒有貶低對方的意思。 但不知從何時起,他的高情商直線崩塌,滑向了中年油膩那一檔。 新綜藝《樂隊的夏天》里的車禍現(xiàn)場赤裸裸表明,他如今的有趣,是生怕別人覺得他無趣。 而這樣的馬東,跟在《十三邀》里調(diào)戲俞飛鴻、貶低她拍的電視劇“低俗”,甚至逼問她為何一直不嫁人的許知遠有什么區(qū)別? Fa姐發(fā)現(xiàn),一個人油不油膩,和他自身的閱歷,以及讀多少書都沒關系。閱歷和學識只不過讓他們油膩得更有自信罷了。 拿這期節(jié)目來說,當盤尼西林樂隊唱完原創(chuàng)完英文歌后,高曉松直接說想幫他們改詞,但主唱直接拒絕了。 且不說這種舉動讓作者本身不滿,對一貫以學者身份自居的高曉松來說,這“好為人師”的老毛病,就是邁向油膩的第一步。 想要與年輕人平等交流,就要懂得尺寸,讓大家站在同一個天平上,享有同等話語權。 諷刺的是,高曉松曾語重心長告誡大家:“怎么樣才能知輕重,首先有靜,才有動;首先有輕,才有重。你現(xiàn)在感覺特別滿,你裝的滿滿的,就是缺少了那些知輕重的東西?!?/p> 什么是知輕重,其實就是分得清什么是玩笑,什么是界限。 但現(xiàn)在,恕我直言,你們不知輕重。 有人說,人到中年就會發(fā)福,那種甩著大肚子,裝腔作勢教育別人的樣子就很油膩。 特別在娛樂圈,男明星們對“油膩”避之不及,油過了頭,口誅筆伐是必然的,因為大家摻著理和義在看人,比以前更理智。 即便很多看著不油的男明星,也逃不開被說“油”。 曾經(jīng)因《偽裝者》爆紅的靳東,劇里有范又帥氣,演技爆棚。 但出了片場,還是跑不掉“好為人師”。 發(fā)微博喜歡用繁體字,以文化人自居,告誡大家多讀書不說,還要讀諾貝爾“數(shù)學獎”得主的作品。更直接在微博表明:純爺們就跟純爺們合作,拒絕一切非男非女的人。 輪番下來,誰才應該多看書,提高涵養(yǎng),一目了然。 不過,中年人真的無法避免油膩嗎?不見得。 這種反差,F(xiàn)a姐不由得想起最近的黃磊。 在最新的《向往的生活》里,高情商的代表黃磊直接吐槽嘉賓:我跟你們也不熟,沒必要跟不熟的人有話聊。 一席話下來,場面極其尷尬,立馬沖上熱搜。 但意外的是,這次大家都站在了黃磊這邊,因為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新加入的一批嘉賓的確太陌生。 直言不諱的黃磊轉而默默給大家做飯,不熟悉就可以不硬聊,因為因為高情商不意味著處事要油滑。 從另一個角度想,這種做法其實別有一番智慧:開誠布公表達自己對節(jié)目不斷加新人的不滿,但依然踏踏實實干活、做飯招待大家。 人們習慣了《極限挑戰(zhàn)》等綜藝里,黃磊一向是參透了生活的廚師、智者、父親的形象,而忽略了他也有耿直不滿的一面。 其實他也會跟年輕人一樣狂歡,舞蹈,甩著大肚腩樂呵,可他油膩了嗎? 相反,看個隨意的場景:當他在節(jié)目中遇到一個熱愛演戲卻放棄了的大學生,黃磊帶著她走到山坡上,動情地說: 你不斷地暗示自己說“我是不好的”,那就會覺得自己真的是不好的了。人想得開太重要了,要跟自己做最親近的人,然后傾聽自己心里的聲音,這是對自己“執(zhí)”的那一面最好的對抗。所謂“執(zhí)”,就是聽不見、看不清、想不明白。 因為他當初就經(jīng)歷過同樣的困境,所以這一番從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中提取出來的話,非但不“油”,反而令人醍醐灌頂。 人們經(jīng)常都會聽到這樣一句話:“我是過來人,聽我的沒錯?!?/p> 但事實上,擁有同樣的經(jīng)歷,并不表明要好為人師,給別人炫耀或者灌輸自己的過來人經(jīng)驗。真正的善意應該是,因為我也經(jīng)歷過相似感受,而做出的一種善意指引和點撥。 回到這檔新綜藝,可能很多人會糾結:是你們過度揣測吧,馬東就是為了綜藝效果,沒人會想那么多。 那請看節(jié)目的彈幕,無數(shù)彈幕或調(diào)侃,或吐槽,這還不夠嗎? 你以為你是在玩幽默,實際上已經(jīng)觸犯了大多數(shù)人的底線! 甚至許多人都覺得玩笑開得不適,并且已經(jīng)算是“性騷擾”。 很多時候,并不是大眾太敏感,而是很多人習慣了這種油膩和惡俗! 就像有人坦言:不管讀了多少書走了多少路的中年男人,都自覺或者不自覺用自以為幽默的葷段子取悅女性,最可怕的是這兩位還是所謂的文化人。 而精彩的葷段子,是當你說完后,大家非但沒有被冒犯,反而佩服其幽默,這才是好的。 相反,傷到人、讓人反感,你還覺得自己很幽默,那就太自以為是了。 這一方面也可以看看主持人撒貝寧,他“污”得來,反應又極快,在各種風格里來去自如。 最重要的是,身為央視臺柱子,北大高材生,從來沒有賣弄過學識。 當一個人一旦自我感覺良好,就免不了會膨脹。 馮唐曾在微博發(fā)了一篇《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本意是指責中年油膩,沒想到許多人先批評他太油膩。 在文章里他寫—— 不要成為一個胖子;不要停止學習;不要呆著不動;不要追憶從前;不要教育晚輩;不要給別人添麻煩;不要停止購物;不要臟兮兮;不要鄙視和年齡無關的人類習慣。 可故意撇清自己、賣弄經(jīng)驗說出這種話的人,不正是油膩嗎? 所以底下最熱門的一條評論說:賊喊捉賊。 Fa姐希望廣大男性能明白,講葷段子不表示懂幽默,教育年輕人也不是目的。 大家一起交流也好,做節(jié)目也罷,意義是給彼此一些思考與啟發(fā),而前提是,雙方都能被尊重。 時代在發(fā)展,如今的觀眾比誰都清楚自己的位置,懂得被冒犯的界限。 真正的“不油”,是知世故,卻能保持溫暖,多照顧別人的感覺,明白沒有誰的人生需要有人指導,如此下來,才不至于被自我好感沖垮。 最后,F(xiàn)a姐想用王朔先生的話作結:“我是在過我自己的生活,看著好,你就覺得好,你愛看不看,和我沒有關系。我也不是為了取悅你們,我活著也不是為了讓你們認可?!?/p> |
|
|
來自: 金貝殼bf6un0sx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