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國徽是一面紅色盾形徽,主要由一只展翅傲立的雙頭鷹組成。它的兩頭分別雄視東西兩個完全相反的方向,兩眼圓睜,炯炯有神。鷹頭上裝飾著彼得大帝的三頂皇冠,兩只鷹爪左執(zhí)權杖,右握金球,是沙皇專制王權的標志;鷹胸前的小型紅色盾牌當中是一個圣·喬治屠蛇的白馬勇士像,寓意為光明必然戰(zhàn)勝邪惡。 雙頭鷹作為國家徽記首次出現(xiàn)在俄羅斯的國璽上是1497年。那時,伊凡三世把俄羅斯的土地基本上聯(lián)合到一起,形成了一個疆域遼闊的統(tǒng)一的國家。在十月革命勝利的1918年,這個國徽被取代。75年后的1993年11月30日,這只象征俄羅斯國家團結和統(tǒng)一的雙頭鷹又“飛”回到俄羅斯的國徽上。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認為,雙頭鷹國徽既是俄羅斯的國家象征,又是民族性格的象征。這個雙頭鷹左顧右盼,期望左右逢源的擬人化形象,絕妙地顯露出俄羅斯的民族性格忽左忽右,搖擺不定。
民族性格的“兩面性” 事實正是如此,從古至今,從大的方面到小的方面,俄羅斯民族總要表現(xiàn)出性格上的“兩面性”。他們性格剛烈,勇猛剽悍,尚武善戰(zhàn),在歷史上贏得了很多次世界規(guī)模的戰(zhàn)爭;他們又多愁善感,猶豫彷徨,優(yōu)柔寡斷,尤其在喝醉酒以后,多半的俄羅斯人都會變得非常傷感,會和人談起傷心的事情,甚至聲淚俱下。俄國哲學家別爾嘉耶夫甚至認為:日耳曼是男人的民族,俄羅斯只能是女人的民族。 俄羅斯人大多溫順馴服,但又往往缺乏理性,經(jīng)常感情用事,極易走極端?!皼Q斗”便是這種性格特征的產(chǎn)物。19世紀以來有相當一批俄羅斯作家都是由于一時激動,走上了極端的道路——決斗。普希金死于決斗。萊蒙托夫、赫爾岑、屠格涅夫、托爾斯泰等都曾參與決斗或走到了決斗的邊緣。葉利欽時代的激進改革政策更是俄羅斯人走極端的寫照。 他們信仰宗教,善良真誠,樂于助人,在人際關系上比較大度,非??犊?span lang='EN-US'>,熱情好客,但有時又顯得十分小氣,冷漠無情,他們有時非常懶惰,有時又非常勤奮,有時非常霸道,有時又非常恭順;有時非常蠻橫,有時又非常虔誠;有時非常暴躁,有時又耐性十足。其他民族的性格也具有兩面性,但都不像俄羅斯民族性格的擺幅那么大,都不像他們表現(xiàn)的那么生動,那么豐富,那么鮮明,那么強烈。
橫跨歐亞的地理環(huán)境 這種相互對立的矛盾性格是俄羅斯遼闊的土地、徘徊于東西方文明的曲折歷史和古老的宗教共同作用、長期浸染的結果。 從地理環(huán)境看,俄羅斯是世界最大的橫跨歐亞的國家。它“既不屬于歐洲,也不屬于亞洲”。說它是歐洲國家,它的版圖卻占有亞洲1/3的陸地;說它是亞洲國家,無論是它的發(fā)源地,還是政治文化中心都在歐洲。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極易使其受到來自東西方兩個方面的影響,使俄羅斯民族還在襁褓之中時,便已具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的特質(zhì)。 正像幾十年前別爾嘉耶夫在《俄羅斯思想》中所說,“東方與西方兩股世界歷史潮流在俄羅斯發(fā)生碰撞,俄羅斯處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之中,俄羅斯民族不是純粹的歐洲民族,也不是純粹的亞洲民族。在俄羅斯精神中,東方與西方兩種因素永遠在相互角力?!?span lang='EN-US'>
曲折發(fā)展的歷史文化 橫跨歐亞大陸不僅僅是俄羅斯在地理位置上的特點,更是它在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的特點。從文化發(fā)展角度看,俄羅斯歷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基輔羅斯時期,即公元862至1240年,這是俄國接受先進的歐洲文化、積極參與歐洲文化發(fā)展的階段。公元988年,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與拜占庭聯(lián)姻并皈依基督教,隨后宣布基督教為國教,同時下令基輔市民到第涅伯河集體受洗,史稱“羅斯洗禮”?!傲_斯洗禮”使基輔羅斯成為歐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浇檀砹水敃r歐洲的主體文化,接受了基督教就等于接受了西方的文明。然而,俄羅斯接受的基督教是由拜占庭而來的,拜占庭文化本身就帶有東方色彩,因此俄羅斯接受的基督教是東方化了的基督教,即東正教。東正教為俄羅斯精神兩面性的形成起到了奠基的作用。 第二階段是1240年至1480年蒙古韃靼人統(tǒng)治時期。在這一時期,俄國在文化上急劇地向亞洲靠攏。1241年蒙古人征服了俄羅斯大部分國土,并以伏爾加河為中心,建立了金帳汗國。蒙古人的征服和統(tǒng)治使剛剛接受了西方文明的俄羅斯人急轉(zhuǎn)向東,這不僅嚴重地破壞了俄羅斯的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而且阻礙了同歐洲的聯(lián)系,使得俄羅斯與西方文明之間的距離擴大了。然而,雖然蒙古人統(tǒng)治俄羅斯長達240年之久,但始終沒有使俄羅斯徹底東方化。因為俄羅斯人仍然保留著本民族的語言——俄語,仍然保留著基督教即東正教的信仰。 第三階段是15世紀末到20世紀初,由彼得一世改革再次開始了西化的歷程。15世紀代表新興資產(chǎn)階級利益的文藝復興運動在歐洲開始后,西歐已經(jīng)闊步邁向了資本主義道路,而俄國當時還處在封建集權的統(tǒng)治下,其國力遠遠落后于西歐各國。彼得一世利用手中的權力強行改革,大規(guī)模學習西方,使一個愚昧落后、因循守舊的俄羅斯一躍成為歐洲的強國。葉卡捷琳娜二世是彼得一世改革的繼承者,她使俄國在西方化的道路上繼續(xù)前進,同時她引進法國的啟蒙思想,使俄羅斯進一步深入接觸了西方文明的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