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真子曰: 夏至三庚便數(shù)伏, 稻花落盡鯉魚肥。 芙蓉過雨芬芳溢, 苦萘微溫暑意揮。 好吧!我喜歡米飯!我喜歡蓮子!我喜歡茗茶!我喜歡鯉魚!我不喜歡伏天!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三伏天”了,停更了很久的“ 一真一生一道”最近也如大家心中的暑熱一樣,按捺不住煩躁的心情蠢蠢欲動了…… 先說一句:我好想你們??! 再說一句:關(guān)于停更的事兒原因是林林種種、歷歷落落、兢兢戰(zhàn)戰(zhàn)、轟轟烈烈、棲棲遑遑、零零散散、七七八八…… 一真:一生!停!不要詹詹炎炎! 說回正題: 伏天為什么叫做“伏”?又為什么是從夏至后第三個庚日開始計算的呢? 壹——天道速·地道遲 “陰陽”具有運動變化、此消彼漲的。對于一年來說,陽氣之盛極在午月夏至這一天,夏至也是具有天文學意義的,此時太陽直射點到達地球的北回歸線,對于北回歸線以北的地區(qū)來說,這一天日照時間最長,日晷上正午12點時指針的影子在一年中最短,這是“天道速”。 那么為什么此時不是最熱呢?因為地面有一個吸收、轉(zhuǎn)化熱能的過程,所以接下來的未月陽熱才表現(xiàn)出最盛大的一面。就像一天之中12點(午時)太陽高度角最大而地面氣溫卻是下午2點(未時)最高,道理是一樣的,這便是“地道遲”。 由此可見萬事萬物的變化都有一個過渡、轉(zhuǎn)化的過程的。 貳——一年其實有“五季” “伏”可稱“長夏”,“伏”有避匿之意,“伏者何也,金氣伏藏之日也?!贝送?,“伏日”當與“伏臘祭”就是與農(nóng)耕社會的祭祀有關(guān),悠久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時期。 我們都知道,春屬木,夏屬火、秋屬金、冬屬水。 但也許不知道,“伏”為“土”?!胺北硎娟帤馐荜枤馑炔胤诘叵碌囊馑?。一年五季春、夏、長夏、秋、冬,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環(huán)。但是由夏到秋則不然,火克金,金不敢出來。就要潛伏一段時間,“潛伏”就是“伏”的本義。 庚屬金,且是陽金,陽化氣、陰成形,秋天屬“庚辛金”所以“入伏”要從“庚日”開始,也就是說“數(shù)伏”是在夏天里的“秋天”(說的我自己都不信)。 夏至后第三個庚日入初伏,第四個庚日入中伏,立秋后第一個庚日入末伏,總稱“三伏”。由于末伏開始的庚日一定是要在立秋后的,但因為我們的農(nóng)歷(陰陽歷)中,天干地支紀年紀日法(陰歷)和24節(jié)氣(陽歷)兩部分的計數(shù)方式的不同,所以有時中伏與末伏會間隔20天。 簡單地說,萬事萬物的生養(yǎng)運動轉(zhuǎn)化,都是在產(chǎn)生之前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變化(量變),直到達到某個關(guān)鍵節(jié)點才呈現(xiàn)出一種現(xiàn)象來(質(zhì)變)。 以上就是這期的內(nèi)容,希望對您有用。 一真:一生數(shù)伏的時候,要喝溫開水、不要吃涼的生冷的、少吃水果、不要貪涼吹空調(diào)電扇,那樣你自然就會涼快了…… 一生:呃……我都想和空調(diào)過了!不吹空調(diào)?您能做到? 一真:不難,心靜自然涼,下回教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