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視眼,中醫(yī)稱為“能近怯遠癥”。 驗方“近視養(yǎng)肝丸”:黨參60g,白術50g,川芎50g,當歸50g,酸棗仁60g,遠志30g,五味子30g,茯神50g,枸杞子50g,山茱萸30g,石菖蒲30g,蔓荊子30g,炙甘草15g。 功效:益氣養(yǎng)血,養(yǎng)肝益腎。 用法:煉蜜為丸,每丸重6g,每日2~3次。 適應證:青少年近視眼。 案例:趙某,男,15歲,初三學生,2000年4月10日來診。初一時就有近視眼,驗光為200°,到了初三猛增至350°,逐漸加重,乏力倦怠,時有頭痛,學習持久力下降,納谷不香,多夢少眠。舌質淡紅、苔白、脈滑數。辨證:脾腎兩虛,雙目失養(yǎng)。治法:益氣養(yǎng)血,滋補肝腎。方藥:用上方“近視養(yǎng)肝丸”。每次1丸,每日2次。服2個療程計60天后感覺良好,頭痛、乏力消失,學習時間延長,查視力由350°降為270°,到2000年9月查驗,結果在250°左右。 體會 青少年近視眼多由于學習壓力、思慮過重,傷脾傷血,陰血耗損,雙目失養(yǎng)漸漸發(fā)展成近視。雖然少數高度近視與遺傳有關,但絕大多數是后天用眼不良習慣所形成。特別是上網、電腦前光電閃爍、距離過近或手機閱讀,光線不足,閱讀時間過久,都能使眼睛漸漸發(fā)展成近視。(陳勝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