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xiàn)在的家長都非常重視對孩子免疫力的培養(yǎng),總是想盡辦法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因為這樣就能讓孩子的體質(zhì)增強,少生疾病。不過很多家長只知道免疫力對孩子重要,卻不知道怎么才算免疫力強,有的家長看到自己孩子老生病,就覺得自己孩子免疫力低下,也有的家長覺得自己孩子生病少,就是免疫力強。 猛的一聽這種想法也是有道理的,免疫力強就是體質(zhì)好,結(jié)果就是生病少,所以生病少的孩子免疫力強,反之,生病多的孩子就是免疫力弱。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人體的免疫力是分為先天和后天的。先天的免疫力就是寶寶從母體中帶出來的,不過先天的免疫力只能保護寶寶六個月,所以細心的寶媽會發(fā)現(xiàn),寶寶在6個月內(nèi)幾乎很少生病,而一過6個月生病的情況突然多了起來。這就是寶寶在六個月時,從母體帶來的先天免疫力已經(jīng)喪失,而后天的免疫力還沒有建立起來。 那么后天的免疫力是如何建立的呢?這需要寶寶生了某種病后,通過自己身體的調(diào)節(jié),戰(zhàn)勝了這種病,并由此獲得對這種病的抗體,以后就不容易再得這種病了,也就是對這種病有了免疫。所以,寶寶如果感個冒,發(fā)個燒,也不是什么壞事,因為每生病一次,寶寶的免疫力就會增強一點。所以說,寶寶生病多,不一定就是免疫力低下,而是在培養(yǎng)自己的免疫力呢。 和上面的情況相反,寶寶不生病也就不代表是免疫力強,因為總不生病,也就沒有機會在體內(nèi)產(chǎn)生抗體,自然也很難提高免疫力。只不過是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有的家長會給寶寶更為全面的保護,冬天凍不著,夏天熱不著,家里天天消毒,不讓寶寶接觸任何臟東西,這樣的寶寶很少能接觸病菌,也就很少會生病。但你不可能永遠讓寶寶生活在家長創(chuàng)造的環(huán)境中,以后畢竟還是要接觸社會的,而一旦到了社會上,環(huán)境不如家里那么干凈,寶寶則會更加容易生病。 所以,從孩子是否經(jīng)常生病這點來看,并不能判斷孩子免疫力的強弱。不過倒是能從孩子生病后抗病能力來判斷,如果孩子經(jīng)常生病,但是生病后一兩天就好了,說明孩子的免疫力還是挺好的,如果孩子生病了十天半個月還不好,那就說明孩子免疫力不強,家長就要提高下孩子的免疫力了。 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主要有母乳喂養(yǎng)、接種疫苗、睡眠充足、合理飲食、戶外鍛煉、適當接觸病菌、不濫用抗生素等方法,其他通過吃什么藥物、保健品來提高免疫力的方法,除了浪費錢,別的就沒有太大的用處了,寶媽們能不用就不要用了。 | 
|  |